一种新型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598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避雷器,包括底座、立柱、反光标识、接地极、金属球体、支撑杆、辅针、第一避雷针、第二避雷针、第三避雷针、钢筋框架、混凝土层、发泡水泥层、防腐层和加强筋;所述底座顶端中心处竖直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接地极;所述立柱由钢筋框架、混凝土层、发泡水泥层和防腐层构成;所述钢筋框架设置在混凝土层中间;所述发泡水泥层设置在混凝土层内侧,防腐层设置在混凝土层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在立柱顶端中心处,支撑柱顶端设置有金属球体;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降低装置的重量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雷电绕击及侧击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避雷器。
技术介绍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现有的避雷器安装使用不方便,长时间在户外环境中容易受到侵蚀,使用寿命短,并且防雷效果不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防止雷电击中,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型避雷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避雷器,以改进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能够降低装置的重量和提高装置的安全性。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新型避雷器,包括底座、立柱、反光标识、接地极、金属球体、支撑杆、辅针、第一避雷针、第二避雷针、第三避雷针、钢筋框架、混凝土层、发泡水泥层、防腐层和加强筋;所述底座顶端中心处竖直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接地极;所述立柱由钢筋框架、混凝土层、发泡水泥层和防腐层构成;所述钢筋框架设置在混凝土层中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避雷器,包括底座(1)、立柱(2)、反光标识(3)、接地极(4)、金属球体(5)、支撑杆(6)、辅针(7)、第一避雷针(8)、第二避雷针(9)、第三避雷针(10)、钢筋框架(11)、混凝土层(12)、发泡水泥层(13)、防腐层(14)和加强筋(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处竖直设置有立柱(2);所述底座(1)左侧设置有接地极(4);所述立柱(2)由钢筋框架(11)、混凝土层(12)、发泡水泥层(13)和防腐层(14)构成;所述钢筋框架(11)设置在混凝土层(12)中间;所述发泡水泥层(13)设置在混凝土层(12)内侧,防腐层(14)设置在混凝土层(12)的外侧;所述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避雷器,包括底座(1)、立柱(2)、反光标识(3)、接地极(4)、金属球体(5)、支撑杆(6)、辅针(7)、第一避雷针(8)、第二避雷针(9)、第三避雷针(10)、钢筋框架(11)、混凝土层(12)、发泡水泥层(13)、防腐层(14)和加强筋(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中心处竖直设置有立柱(2);所述底座(1)左侧设置有接地极(4);所述立柱(2)由钢筋框架(11)、混凝土层(12)、发泡水泥层(13)和防腐层(14)构成;所述钢筋框架(11)设置在混凝土层(12)中间;所述发泡水泥层(13)设置在混凝土层(12)内侧,防腐层(14)设置在混凝土层(12)的外侧;所述支撑杆(6)竖直设置在立柱(2)顶端中心处,支撑柱顶端设置有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嘉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