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26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座、下套筒、上套筒、第二避雷器主体和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避雷器座的外侧铰接有安装件,所述避雷器座上安装有接地线,其上表面安装中空结构的下套筒,下套筒的顶端插接有中空结构的上套筒;所述避雷器座的上表面靠近下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下套体的内部设有第二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二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上套筒的内部靠近第二螺纹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一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延伸至上套筒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避雷器座上铰接安装件,安装件能更好地使避雷器座与建筑物顶部连接。

A kind of building arr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避雷器
本技术属于避雷器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避雷器。
技术介绍
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专利技术的,当云层上电荷较多时,避雷针与云层之间的空气就很容易被击穿,成为导体。这样,带电云层与避雷针形成通路,而避雷针又是接地的,避雷针就可以把云层上的电荷导入大地,使其不对高层建筑构成危险,保证了它的安全。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1620870924.1,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用避雷针),该专利可以使得原本过长的避雷针长度现在可以缩减到一半,方便生产与运输,同时在使用时又可恢复至理想长度,保证了避雷针理想的避雷效果,但是存在一定问题。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原有多数避雷器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但是在一些顶部不平整的建筑物上不便于安装;2、现有避雷器虽然可以做到运输安装方便,但是安装完成后,由于内部伸缩形成空腔,进而使得避雷器的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避雷器。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包括避雷器座、下套筒、上套筒、第二避雷器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座、下套筒、上套筒、第二避雷器主体和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避雷器座的外侧铰接有安装件,所述避雷器座上安装有接地线,其上表面安装中空结构的下套筒,下套筒的顶端插接有中空结构的上套筒;所述避雷器座的上表面靠近下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下套体的内部设有第二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二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上套筒的内部靠近第二螺纹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一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延伸至上套筒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座、下套筒、上套筒、第二避雷器主体和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避雷器座的外侧铰接有安装件,所述避雷器座上安装有接地线,其上表面安装中空结构的下套筒,下套筒的顶端插接有中空结构的上套筒;所述避雷器座的上表面靠近下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下套体的内部设有第二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二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上套筒的内部靠近第二螺纹杆的上方设有第一避雷器主体,所述第一避雷器主体的底部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其顶部延伸至上套筒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4个,每个安装件均设置于避雷器座的外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为矩形结构,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安装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