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36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包括梁体,梁体由顶部板、底部板和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箱体结构,顶部板后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矩形状的顶板开口;梁体内设置顶煤破碎装置,顶煤破碎装置包括一破煤件、两个高压油缸、一矩形筒,矩形筒位于顶部板、底部板之间,矩形筒上下开口,矩形筒开口与顶板开口的尺寸相同,矩形筒上口与顶板开口焊接,矩形筒下口焊接在底部板上,高压油缸和破煤件位于矩形筒内,两个高压油缸底座固定在底部板上,破煤件呈正三棱柱状,破煤件水平放置,破煤件底面与顶板开口的尺寸相同,两个高压油缸顶部均与破煤件底面焊接。这种结构的顶梁安装在放顶煤液压支架上,可及时对顶煤进行破碎,提高工作面顶煤冒放性。

A roof beam with top coal cru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
本技术涉及放顶煤开采液压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
技术介绍
放顶煤采煤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在煤矿开采中占有较大比例。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开采的不断发展,放顶煤支架设备也不断改进完善。其主要特点是:在中厚煤层开采时,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米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的采煤方法进行回采,再利用矿山压力作用或人工松动作业,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破碎的顶煤从支架尾梁放煤口放出,并通过刮板输送机将其运出。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地质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一些结构复杂(如夹矸厚度大、有岩浆岩侵入带等)的煤层条件中回采效果不太明显。工作面回采时遇到夹矸层和顶煤强度较大的情况,会导致工作面顶煤的冒放性差,回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这种结构的顶梁安装在放顶煤液压支架上,可及时对顶煤进行破碎工作,提高工作面顶煤冒放性,提高回采效率和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包括梁体(1),所述梁体(1)由顶部板(11)、底部板(12)和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板(11),呈矩形板状,其后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矩形状的顶板开口(111);所述底部板(12),呈矩形板状;所述梁体(1)内设置顶煤破碎装置(13),所述顶煤破碎装置(13)包括一破煤件(131)、两个高压油缸(132)、一矩形筒(133),所述矩形筒(133)位于所述顶部板(11)、底部板(12)之间,矩形筒(133)上下开口,矩形筒(133)开口与顶板开口(111)的尺寸相同,矩形筒(133)上口与顶板开口(111)焊接,矩形筒(133)下口焊接在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顶煤破碎装置的顶梁,包括梁体(1),所述梁体(1)由顶部板(11)、底部板(12)和前后左右侧板围成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板(11),呈矩形板状,其后部沿宽度方向设置一矩形状的顶板开口(111);所述底部板(12),呈矩形板状;所述梁体(1)内设置顶煤破碎装置(13),所述顶煤破碎装置(13)包括一破煤件(131)、两个高压油缸(132)、一矩形筒(133),所述矩形筒(133)位于所述顶部板(11)、底部板(12)之间,矩形筒(133)上下开口,矩形筒(133)开口与顶板开口(111)的尺寸相同,矩形筒(133)上口与顶板开口(111)焊接,矩形筒(133)下口焊接在底部板(12)上,所述高压油缸(132)和破煤件(131)位于矩形筒(133)内,两个高压油缸(132)底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银华梁峰陈中华王虎许崇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袁店一井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