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26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组件和阻垢滤芯组件,所述阻垢滤芯组件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所述阻垢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溶解性阻垢滤材,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阻垢滤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而逐渐变小以保持阻垢滤材呈紧致状,有利于阻垢滤材与水流正常接触,溶出优质稳定的阻垢溶液,以与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避免阻垢滤材的异常溶解,事实上粉末化的阻垢滤材并未形成溶液,而是以小颗粒状悬浮于水中,并随着水流排至后端,不仅起不到阻止水垢形成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后端的反渗透膜表面被刮伤,另外,还使得阻垢滤材快速消耗,降低阻垢滤材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反渗透净水机依赖其出色的净化效果深受用户青睐,其中,反渗透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滤芯构成了反渗透净水机的核心部件。与PP棉、活性炭、超滤膜等不同的是,反渗透膜由于过滤精度较高,为了保证其使用寿命,反渗透膜一般采用错流过滤,即液流平行于反渗透膜表面流动。但是,在净化过程中,原水在压力驱动下透过反渗透膜,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溶质被截留,在膜与原水侧之间区域内浓度越来越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又会由反渗透膜向原水侧扩散,形成边界层,使原水透过膜的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纯水产水率下降,即为浓差极化现象。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原水大量的通过膜表面,进而在膜与原水侧之间区域的浓度大大升高直至过饱和溶液,有些无机盐如钙盐、镁盐等溶解度不大的盐份会慢慢析出形成晶体,开始这些无机盐只是很少的单晶体,只是在膜的表面沉积或者在溶液形成溶解平衡。但当随着膜的表面溶液的浓度不断增高,水流达到一定平衡度,则出现了晶核,晶核开始成长,逐渐形成面或螺旋状态,在膜的表面形成坚固的水垢,大大降低产水效率,甚至发生堵膜。市场上有产品将阻垢剂用于反渗透净水机内除水垢,阻垢剂可与水中含有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抑制水垢生成,并分散到水中。但是,由于产品结构设计不良,阻垢剂容易出现异常溶解,一般表现为阻垢剂粉末化,粉末化的阻垢剂事实上并未形成溶液,而是以小颗粒状悬浮于水中,并随着水流排至后端,不仅起不到阻止水垢形成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后端的反渗透膜表面被刮伤,另外,还使得阻垢剂快速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阻垢滤材异常溶解、快速消耗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溶出稳定浓度溶液且适于长效使用的阻垢滤芯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组件和阻垢滤芯组件,所述阻垢滤芯组件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所述阻垢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溶解性阻垢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阻垢滤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而逐渐变小以保持阻垢滤材呈紧致状。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轴向过水,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过水口位于两端且轴向过水,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端部设有压持阻垢滤材的形变件,所述形变件沿轴向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形变件朝向第一容纳腔的外端设有与壳体内壁固定的端盖部,所述壳体的部分内壁形成了第一容纳腔的内壁,所述端盖部具有供水流轴向通过的过水口。进一步的,所述端盖部边沿的侧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壳体内壁抵靠形成密封;或者,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出的定位沿,所述端盖部的边沿与定位沿抵靠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形变件还包括压盖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端盖部、压盖部固定,所述压盖部压持阻垢滤材,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所述压盖部受弹力作用压缩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进一步的,所述过水口的孔径为0.3-0.5毫米,所述过水口为多个并均布于端盖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端部和壳体的端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不变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第二滤材。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具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两端,所述形变件位于第一容纳腔的两端,靠近壳体出水口一端的第二容纳腔内填充颗粒状活性炭,所述形变件压持颗粒状活性炭;或者,所述第二容纳腔具有一个且位于第一容纳腔的靠近壳体出水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滤材为颗粒状活性炭,所述形变件压持颗粒状活性炭。进一步的,所述形变件的形变部分为海绵材料,所述形变件沿轴向的形变量为10-60毫米。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阻垢滤芯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与安装座装配的安装头,所述安装头上设有进出水口,所述壳体的进出水口分别位于两端,所述壳体的轴向与外壳的轴向一致,所述壳体外壁和外壳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连通外壳的进出水口之一和位于壳体远离外壳的安装头的端部上的进出水口。本技术中,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的阻垢滤芯组件中溶出的阻垢溶液,与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以使进入反渗透滤芯组件内的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低,难以形成水垢,重要的是,第一容纳腔的端部设置有形变件,形变件压持阻垢滤材并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而沿轴向变形以保持阻垢滤材呈紧致状,有利于阻垢滤材与水流正常接触,溶出优质稳定的阻垢溶液,避免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由于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不变而使阻垢滤材变的疏松,水流流过第一容纳腔时阻垢滤材在其中上下翻滚,互相之间发生碰撞,出现粉末化的异常溶解,事实上该粉末化的阻垢滤材并未形成溶液,而是以小颗粒状悬浮于水中,并随着水流排至后端,不仅起不到阻止水垢形成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后端的反渗透膜表面被刮伤,另外,还使得阻垢滤材快速消耗,降低阻垢滤材的寿命。除此之外,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内的水与阻垢滤材直接接触,在一定时长不过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将形成饱和溶液而使阻垢滤材不再进一步溶出,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逐渐变小,与阻垢滤材直接接触的水量亦逐渐减少,那么,溶出的阻垢滤材的量则会减少,即使其它部分的水与其连通,但与阻垢滤材非直接接触,而通过扩散效应溶解的效率较低,因而有利于阻垢滤材缓释。同时,形变件沿轴向变形,保证了壳体内轴向过水的有效过水截面积,使得阻垢滤材与水流充分接触,提高水流通过状态下阻垢滤材的溶出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水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端盖部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七中阻垢滤芯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组件400和阻垢滤芯组件500,阻垢滤芯组件500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400之前,与进入反渗透滤芯组件400前的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避免钙、镁等金属离子在膜的表面沉积形成水垢,大大降低产水效率,甚至发生堵膜。其中,阻垢滤芯组件500可以设置在增压泵700之前,也可以设置在增压泵700和反渗透滤芯组件400之间。另外,可以在阻垢滤芯组件500之前设置前置滤芯组件600,前置滤芯组件600内的滤材可以是PP棉、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组件和阻垢滤芯组件,所述阻垢滤芯组件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所述阻垢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溶解性阻垢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阻垢滤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而逐渐变小以保持阻垢滤材呈紧致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组件和阻垢滤芯组件,所述阻垢滤芯组件位于反渗透滤芯组件之前,所述阻垢滤芯组件包括壳体和溶解性阻垢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阻垢滤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而逐渐变小以保持阻垢滤材呈紧致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轴向过水,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过水口位于两端且轴向过水,所述第一容纳腔的端部设有压持阻垢滤材的形变件,所述形变件沿轴向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件朝向第一容纳腔的外端设有与壳体内壁固定的端盖部,所述壳体的部分内壁形成了第一容纳腔的内壁,所述端盖部具有供水流轴向通过的过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边沿的侧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壳体内壁抵靠形成密封;或者,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凸出的定位沿,所述端盖部的边沿与定位沿抵靠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件还包括压盖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与端盖部、压盖部固定,所述压盖部压持阻垢滤材,随着阻垢滤材的消溶所述压盖部受弹力作用压缩第一容纳腔的容纳空间。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胡祥建聂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