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22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包括多个转动管,多个转动管两端通过销轴与端盖连接,销轴外设有轴套,多个转动管两端内部均设有盲孔,两端的盲孔深度相同,销轴的一端和轴套均位于盲孔内,盲孔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在转动管内部,另一端与销轴连接,每根转动管表面均设有多个凸块,凸块下端通过第二弹簧与转动管内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电极箔表面的拉伸性能,且更换过程简单,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辊轮表面均为光滑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电极箔的拉伸性能不可调节,更换时费时费力且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局限,提供一种可调节电极箔表面的拉伸性能,且更换过程简单,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包括多个转动管,多个转动管两端通过销轴与端盖连接,销轴外设有轴套,多个转动管两端内部均设有盲孔,两端的盲孔深度相同,销轴的一端和轴套均位于盲孔内,盲孔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在转动管内部,另一端与销轴连接,每根转动管表面均设有多个凸块,凸块下端通过第二弹簧与转动管内部连接。优选的是,凸块为圆柱形,凸块两端面设有转轴与转动管内部连接,转轴设在滑槽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调节电极箔表面的拉伸性能,且更换过程简单,可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A部放大图;图3为转动管与凸块连接的左视图;图4为转动管与凸块连接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转动管、2-端盖、3-盲孔、4-第一弹簧、5-销轴、6-轴套、7-凸块、8-第二弹簧、9-转轴、10-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包括多个转动管1,多个转动管1两端通过销轴5与端盖2连接,销轴5外设有轴套6,多个转动管1两端内部均设有盲孔3,两端的盲孔3深度相同,销轴5的一端和轴套6均位于盲孔3内,盲孔3内设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一端抵在转动管1内部,另一端与销轴5连接,每根转动管1表面均设有多个凸块7,凸块7下端通过第二弹簧8与转动管1内部连接。如图4所示,凸块7为圆柱形,凸块7两端面设有转轴9与转动管1内部连接,转轴9设在滑槽10内。电极箔在辊轮上通过时,通过电极箔对凸块7的压迫,凸块7压迫第二弹簧8,来调节电极箔表面张力及拉伸性能,同时将凸块7设置成圆形,凸块7可绕转轴9旋转,可减少电极箔与凸块7之间的摩擦,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转动管(1),所述多个转动管(1)两端通过销轴(5)与端盖(2)连接,所述销轴(5)外设有轴套(6),所述多个转动管(1)两端内部均设有盲孔(3),所述两端的盲孔(3)深度相同,所述销轴(5)的一端和轴套(6)均位于盲孔(3)内,所述盲孔(3)内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一端抵在转动管(1)内部,另一端与销轴(5)连接,所述每根转动管(1)表面均设有多个凸块(7),所述凸块(7)下端通过第二弹簧(8)与转动管(1)内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箔用表面调节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转动管(1),所述多个转动管(1)两端通过销轴(5)与端盖(2)连接,所述销轴(5)外设有轴套(6),所述多个转动管(1)两端内部均设有盲孔(3),所述两端的盲孔(3)深度相同,所述销轴(5)的一端和轴套(6)均位于盲孔(3)内,所述盲孔(3)内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