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067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摆动单元和抛光单元,所述摆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安装腔内,所述抛光单元设置在摆动单元的弧形杆件的一端,且所述弧形杆件可延伸到所述安装腔内固定的弧形管内,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抵挡在所述弧形管一侧的定位件,所述安装腔的边缘具有固定壁,所述固定壁内设置有若干个抵挡在所述弧形管另一侧的紧定螺杆。本申请提供的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可适用于三种预设外径尺寸的弯管,解决了弯管内壁抛光难度大、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A polishing device for inner wall of arc b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内壁抛光一直是弯管生产的瓶颈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内表面质量。以往,对弯管的内壁进行抛光,还主要依赖于人力,这种方式具有费时费力,抛光难度大等缺点,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可通过调节适用于三种不同预设外径尺寸的弯管,解决了弯管内壁抛光难度大、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中,包括:基座、摆动单元和抛光单元,所述摆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安装腔内,所述抛光单元设置在摆动单元的弧形杆件的一端,且所述弧形杆件可延伸到所述安装腔内固定的弧形管内,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抵挡在所述弧形管一侧的定位件,所述安装腔的边缘具有固定壁,所述固定壁内设置有若干个抵挡在所述弧形管另一侧的紧定螺杆。进一步地,所述摆动单元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摆杆,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下侧的底腔内,所述摆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杆件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小锥齿轮、大锥齿轮、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小锥齿轮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和所述小齿轮同轴设置,且所述小锥齿轮和所述大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大齿轮与所述摆杆的一端同轴设置,且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相互啮合。更进一步地,所述大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中心轴的下部,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轴的上部,且所述中心轴上套设有调节套。进一步地,所述抛光单元包括固定在所述弧形杆件一端的抛光马达和连接在所述抛光马达输出轴上的磨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柱和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挡块,所述安装柱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挡块抵挡在所述弧形管的上端。更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的下侧具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杆件与所述弧形管的半径相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通过弧形杆件带动所述抛光单元沿弧形管的内壁运动,并且抛光单元的磨头在弧形管内转动,因而可实现对弧形弯管内壁抛光。2.由于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若干个圆孔,通过调节定位件安装在不同圆孔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直径的所述弧形管的定位,因而本技术通过调节可适合抛光三种预设尺寸规格的弧形弯管内壁,使用方便。3.所述定位件包括安装柱和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的挡块,所述安装柱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挡块抵挡在所述弧形管的上端,同时所述紧定螺杆抵挡在弧形管的外侧,所述有利于对弧形管紧紧的固定,防止在抛光过程中,所述弧形管发生晃动,影响抛光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基座-1、安装腔-11、固定壁-12、定位孔-13、底腔-14、摆动单元-2、电机-21、大齿轮-22、摆杆-23、固定套-231、调节孔-232、小齿轮-24、弧形杆件-25、小锥齿轮-26、大锥齿轮-27、中心轴-28、调节套-29、抛光单元-4、抛光马达-41、磨头-42、紧定螺杆-5、定位件-6、安装柱-61、挡块-62、橡胶垫-63、弧形弯管-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基座1、摆动单元2和抛光单元4,所述摆动单元2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安装腔11内,所述抛光单元4设置在摆动单元2的弧形杆件25的一端,且所述弧形杆件25可延伸到所述安装腔11内固定的弧形管7内,所述安装腔11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包括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一侧的定位件6,所述安装腔11的边缘具有固定壁12,所述固定壁12内设置有若干个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另一侧的紧定螺杆5,通过转动所述紧定螺杆5可使得所述紧定螺杆5的端部抵挡在弧形管7的另一侧,实现所述弧形管7的夹紧固定。具体的,所述定位孔13便有3组,分别位于所述弧形管7的两端内侧和中部内侧位置,每组定位孔13包括3个圆孔,分别对应3个不同外径尺寸的弧形管7,可通过调节所述定位件6安装在不同圆孔的位置,来实现不同尺寸的弧形管7的固定,使得本技术适应于抛光3中不同外径尺寸的弧形管7,且三种不同外径尺寸都是预设的,且3中不同外径尺寸依次相差不超过10毫米。如图2所示,所述摆动单元2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摆杆23,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1下侧的底腔14内,所述摆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杆件25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杆23摆动,使得所述摆杆23带动所述弧形杆件25摆动。所述摆杆23的一端具有固定套231,所述摆杆23的另一端具有若干个调节孔232,若干个调节孔232沿所述摆杆23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弧形杆件25通过连接螺钉与所述调节孔232连接,通过选择所述弧形杆件25安装在不同的调节孔232内,可进行调节所述弧形杆件25的摆动范围,使得所述弧形杆件25与3个不同外径的弧形管7的尺寸相适应,这样可调节使得所述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可对3种特定尺寸的弧形管7的内壁进行抛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小锥齿轮26、大锥齿轮27、小齿轮24和大齿轮22,所述小锥齿轮26连接在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27和所述小齿轮24同轴设置,且所述小锥齿轮26和所述大锥齿轮27相互啮合,所述大齿轮22与所述摆杆23的一端同轴设置,且所述大齿轮22和小齿轮24相互啮合。工作时,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小锥齿轮26转动,使得所述大锥齿轮27转动,所述大锥齿轮27带动所述小齿轮24转动,所述小齿轮24带动所述大齿轮22转动,所述大齿轮22带动所述摆杆23摆动,这样也使得所述摆杆23的摆动速度小于所述电机21的转速,实现了减速作用。所述大齿轮22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中心轴28的下部,所述摆杆23一端的固定套231套设在所述中心轴28的上部,且所述中心轴28上套设有调节套29,可根据使用的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调节套29,这样调节摆杆23的与所述安装腔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摆杆23与3种不同尺寸大小的弧形管7相适应。如图1所示,所述抛光单元4包括固定在所述弧形杆件25一端的抛光马达41和连接在所述抛光马达41输出轴上的磨头42,所述抛光马达41驱动所述磨头42转动,使得所述磨头42对所述弧形管7的内壁进行抛光。如图3所述,所述定位件6包括安装柱61和套设在所述安装柱61上的挡块62,所述安装柱61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圆孔内,所述挡块62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摆动单元(2)和抛光单元(4),所述摆动单元(2)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安装腔(11)内,所述抛光单元(4)设置在摆动单元(2)的弧形杆件(25)的一端,且所述弧形杆件(25)可延伸到所述安装腔(11)内固定的弧形管(7)内,所述安装腔(11)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包括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一侧的定位件(6),所述安装腔(11)的边缘具有固定壁(12),所述固定壁(12)内设置有若干个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另一侧的紧定螺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摆动单元(2)和抛光单元(4),所述摆动单元(2)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安装腔(11)内,所述抛光单元(4)设置在摆动单元(2)的弧形杆件(25)的一端,且所述弧形杆件(25)可延伸到所述安装腔(11)内固定的弧形管(7)内,所述安装腔(11)的底部具有若干组定位孔(13),所述定位孔(13)包括若干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一侧的定位件(6),所述安装腔(11)的边缘具有固定壁(12),所述固定壁(12)内设置有若干个抵挡在所述弧形管(7)另一侧的紧定螺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单元(2)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摆杆(23),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1)下侧的底腔(14)内,所述摆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弧形杆件(25)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21)、小锥齿轮(26)、大锥齿轮(27)、小齿轮(24)和大齿轮(22),所述小锥齿轮(26)连接在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上,所述大锥齿轮(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松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华创园智能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