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齐专利>正文

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91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包括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红外发光二极管装在检测侧板上和接口电路板8上的红外光敏三极管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水滴5滴过滴壶中心时,红外光敏三极管就会接收到水滴信号,经过接口电路板信号处理送到接口电路后,通过USB接口传输给智能手机。手机安装有手机振动APP软件,在手机上可以下载直接使用。这个APP软件可以接收鼠标接口电路传来的滴速信号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设置对滴速快慢、余量进行显示,并通过相应报警告知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可实现智能化。其中,LED指示灯7实时显示滴速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输液滴速信号转换为移动终端识别信号的接口电路模块。
技术介绍
输液滴速式检测告知器已经有使用,这种装置是根据输液的滴速来检测输液情况来告知患者和看护人员处理应急问题,因此对输液器的滴速测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使用的滴速测量装置采用一对红外发光管和接收管进行测量,无法和手机进行通讯。滴速测量装置一般都需要单独外接电源进行供电,测量也不方便。市面上也有输液宝输液提醒器,只是将输液管卡入输液提醒器卡槽来检测输液管液体有无,也不能和手机联接,以上都存在夹持不方便、检测装置复杂等情况,还需要专用锂电池供电,达不到智能化要求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本专利技术为手机传输滴速信号,再配以APP软件,实现手机智能化检测,可以克服上述不利问题,具有简单、经济、可靠、使用方便、智能化等优点。而且该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机进行OTG联接,实现用手机侧供电、LED指示,也可通过数据传送实现APP系统的网络化监控。这里OTG联接是On-The-Go的缩写,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滴速测量不便和电子设备连接复杂、智能化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输液器滴速检测夹上的信号传输模块,解决了滴速信号与智能手机的通讯和测量部件的供电问题,提高了滴速测量的方便性、智能性,使测量更加简单、可靠易于普及。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包括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红外线检测器由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器组成,发射管所在的检测侧板、红外线接收器所在的接口电路板安装在滴壶相对的两侧,发射管、红外线接收器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发射管与电阻R1串接接入+5V电源,电阻R2、红外线接收器、电容C7串接一起,然后也接入+5V电源;阈值比较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1、可调电阻RP1、负载电阻R3组成,可调电阻RP1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负载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红外线检测器输出信号传给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脉冲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U3、电阻R5组成,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在集成电路U3的1脚上,集成电路U3的2脚和电阻R5连接,集成电路U3的2脚电信号一路给模拟开关电路,另一路送给LED指示灯7;模拟开关电路是由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T2组成,电阻R4与二极管D2阳极连接,二极管D2阴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集电极与鼠标接口集成电路U2的2脚相连;接口电路由集成电路U2、晶振X1、电容、接口P1组成,集成电路U2将2脚开关量信号转换成手机识别的数据信号,经8脚、9脚输出,8脚、9脚分别与接口P1的D+D-连接,晶振X1连接在集成电路U2的1脚和14脚上;接口P1通过USB通讯线与手机建立连接。根据所述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所述运算放大器U1采用电压运算放大器OP07。根据所述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所述集成电路U3采用斯密特触发器74LS14,集成电路U3的2脚和电阻R4、R5连接,一路经模拟开关电路送给接口电路,另一路经施密特触发器翻转送给LED指示灯。根据所述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集成电路U2为USB鼠标接口电路PAN3502DL,电解电容C3、C4分别并联在U2的7脚与地之间、4脚与地之间;高频瓷片电容C5、C6分别并联在集成电路U2的9脚与地之间、8脚和地之间,为端口D+D-数据传输提供滤波。根据所述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所述USB通讯线为OTG数据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本装置与手机相连接的输液器滴速检测接口模块,非常方便地和智能手机联接,实现本模块的智能性和实用性,仅需与手机的USB接口连接就可以正常工作,给测量带来很大的便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应用在双S型输液器智能滴速检测夹上,作为手机传输滴速信号的接口模块,再配以手机APP软件,实现手机智能化检测,提高医疗设备的人性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输液更安全,更好的服务大众。本专利技术采用模拟开关和鼠标接口电路,将复杂的信号处理电路简单地转化成手机识别数字信号。电路设计巧妙、简单、重量轻、经济实用、能耗低,通用性好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口模块组成方框图。图3为接口模块电路原理图。图4为输液器智能滴速检测夹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发射管;2、红外线接收器;3、滴速检测夹;4、检测侧板;5、水滴;6、滴壶;7、LED指示灯;8、接口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作为与智能手机通讯连接的组合接口模块,包括: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方案实施过程为如图所示,滴速检测夹3夹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滴壶6上。滴速检测夹3的夹持部,分别安装有检测侧板4、接口电路板8,发射管、红外线接收器分别安装在弧形夹持部中间的安装孔上。其中一个夹持部末端安装有调节螺丝,用于调节夹紧程度。滴速检测夹3铰接位置右侧两个把手之间连接有拉簧。红外线检测器的发射管1装在检测夹的检测侧板4上,并通过导线与接口电路板8连接,接口电路板8及红外线接收器2装在检测夹另一侧。当水滴5滴过中心时,红外线接收器检测到的滴速信号,通过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输出滴速脉冲信号,经过模拟开关电路,为接口电路提供智能手机所识别的USB数字量信号;同时手机通过OTG方式为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接口电路等提供5V直流电源。所述红外线检测器由发射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光敏三极管)组成。红外发光二极管装在检测侧板上和接口电路板8上的红外光敏三极管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水滴5滴过滴壶中心时,红外光敏三极管就会接收到水滴信号,经过接口电路板信号处理送到接口电路后,通过USB接口传输给智能手机。手机安装有手机振动APP软件,在手机上可以下载直接使用。这个APP软件可以接收鼠标接口电路传来的滴速信号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设置对滴速快慢、余量进行显示,并通过相应报警告知给患者和护理人员,可实现智能化。其中,LED指示灯7实时显示滴速频率。如图2所示,输液器滴速检测装置接口模块示意框图,在输液器滴壶6外圈装有检测侧板和接口电路板。红外线检测器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敏三极管组成。红外发光二极管D1与电阻R1串接接入+5V电源;电阻R2、红外光敏三极管T1、电容C7串接一起,然后也接入+5V电源。下文所述的U1、U2、U3均是指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2、集成电路U3的简称。红外线检测器检测到信号输入到阈值比较电路。阈值比较电路如图3所示,它由运算放大器U1OP07、可调电阻RP1、负载电阻R3组成开环形式的电压比较电路。可调电阻RP1连接在U1的2脚负输入端,负载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的1脚,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P1来设定U1的2脚负输入端的电位。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当U1的3脚正输入的电位高于2脚电位时,输出脚1则输出5V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阈值比较电路输出脚1,接并输出波形至脉冲整形电路。脉冲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U3六反相斯密特触发器74LS14、电阻R5组成。脉冲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红外线检测器由发射管(1)和红外线接收器(2)组成,发射管(1)所在的检测侧板(4)、红外线接收器(2)所在的接口电路板(8)安装在滴壶(6)相对的两侧,发射管(1)、红外线接收器(2)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发射管(1)与电阻R1串接接入+5V电源,电阻R2、红外线接收器(2)、电容C7串接一起,然后也接入+5V电源;阈值比较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1、可调电阻RP1、负载电阻R3组成,可调电阻RP1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负载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红外线检测器输出信号传给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脉冲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U3、电阻R5组成,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在集成电路U3的1脚上,集成电路U3的2脚和电阻R5连接,集成电路U3的2脚电信号一路给模拟开关电路,另一路送给LED指示灯(7);模拟开关电路是由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T2组成,电阻R4与二极管D2阳极连接,二极管D2阴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集电极与鼠标接口集成电路U2的2脚相连;接口电路由集成电路U2、晶振X1、电容、接口P1组成,集成电路U2将2脚开关量信号转换成手机识别的数据信号,经8脚、9脚输出,8脚、9脚分别与接口P1 的D+D‑连接,晶振X1连接在集成电路U2 的1脚和14脚上;接口P1通过USB通讯线与手机建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器滴速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检测器、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红外线检测器由发射管(1)和红外线接收器(2)组成,发射管(1)所在的检测侧板(4)、红外线接收器(2)所在的接口电路板(8)安装在滴壶(6)相对的两侧,发射管(1)、红外线接收器(2)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发射管(1)与电阻R1串接接入+5V电源,电阻R2、红外线接收器(2)、电容C7串接一起,然后也接入+5V电源;阈值比较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1、可调电阻RP1、负载电阻R3组成,可调电阻RP1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负输入端,负载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红外线检测器输出信号传给运算放大器U1正输入端;脉冲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U3、电阻R5组成,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在集成电路U3的1脚上,集成电路U3的2脚和电阻R5连接,集成电路U3的2脚电信号一路给模拟开关电路,另一路送给LED指示灯(7);模拟开关电路是由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T2组成,电阻R4与二极管D2阳极连接,二极管D2阴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集电极与鼠标接口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齐
申请(专利权)人:秦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