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齐专利>正文

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910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靠、便于使用的输液滴速检测器固定装置,通过对夹持器的合理设计,使之使用方便、夹持可靠、重量轻,解决目前各种输液检测器使用不方便等问题。夹持器包括:两个在中部铰接一起的S形组件,S形组件中部的铰接位置一侧的两个手柄之间安装有夹紧弹簧,铰接位置另一侧是两个成弧形的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组件的安装孔,其中一个夹持部的末端装有压力调整部件,压力调整部件为头端装在夹持部外侧的螺钉,其中一个手柄末端带有用于卡入支架杆的辅助支撑卡口。

Double S-type intelligent infusion set dropping speed detection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滴速检测器用的夹持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在输液时通常是通过患者或陪护人员守护床前观测输液时的点滴情况。但是由于患者、陪护人员不经心、睡觉等原因不能及时观察到输液点滴情况,致使出现滴尽、滴快、鼓包、回血等现象出现,有时还会造成输液事故,给输液安全带来隐患,医患关系处理不好还比较紧张,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无尽烦恼。市面上也有输液宝输液提醒器,只是将输液管卡入输液提醒器卡槽来检测输液管液体有无,存在夹持不方便、检测装置复杂、不能和手机联接等情况,有的还需要专用锂电池供电,达不到智能化要求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靠、便于使用的输液滴速检测器固定装置,通过对夹持器的合理设计,使之使用方便、夹持可靠、重量轻,解决目前各种输液检测器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夹持器包括:两个在中部铰接一起的S形组件,S形组件中部的铰接位置一侧的两个手柄之间安装有夹紧弹簧,铰接位置另一侧是两个成弧形的夹持部;两个夹持部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组件的安装孔,其中一个夹持部的末端装有压力调整部件,压力调整部件为头端装在夹持部外侧的螺钉,其中一个手柄末端带有用于卡入支架杆的辅助支撑卡口。根据所述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S形组件、螺钉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根据所述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所述安装孔为用于安装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的十字形孔,红外线发射器所在的红外线发射板外面罩有发射盒,红外线接收器所在的红外线接收板外面罩有接受盒;红外线接收板上面的USB接口通过OTG数据线与手持设备连接。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卡口为圆弧形的半开口式卡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本夹持器材质主要是塑料重量轻,最大地减少对输液器的影响;结构简单、检测可靠、使用方便,无需专用电池耗电少,经济实惠。本装置的夹持端松紧间隙调整器,是为了适应夹持各种类型输液器和不同直径的滴壶。通过塑料螺钉顶开的间隙大小,来调整夹持器对滴壶的夹紧力。滴壶内的水滴每次滴过检测孔位置时,红外线接收器检测到的滴速信号,通过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输出滴速脉冲信号,经过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将滴速信号传输给手机。因此,本夹持器能适用于各种颜色、各种透明度的几乎所有输液药水、营养液及血液,对药水、营养液及血液没有任何接触和影响;本夹持器适用于各种材质、各种壁厚、各种颜色、各种透明度、各种直径的输液器。附图说明图1为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安装示意图。图3为接口模块组成方框图。图4为接口模块电路原理图。附图中:1、夹持部;2、手柄;3、压力调整螺钉;4、夹紧弹簧;5、滴壶;6、红外线发射板;7、辅助支撑卡口;8、LED指示灯;9、红外线接收板;10、USB接口;11、传感器控制盒;12、数据线;13、手持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方便夹持的双S型夹持器像鱼形钳一样,中间有铰接有固定销,在手柄内侧安装拉式夹紧弹簧,使手柄2在自由状态时鱼头端(即夹持部末端)具有一定的闭合压力,用于夹紧物件。其中一个手柄的末端带有弹性塑料半开口式卡扣(即辅助支撑卡口7),半开口式卡扣一般为圆弧形,圆弧形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辅助支撑卡口用于卡入输液支架杆等固定物,起到稳定支撑作用。在两个弧形夹持部中部内弧处开有十字形孔,用于安装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由于夹持部是圆弧形,可以和滴壶紧密接触,方便地将十字形孔对准滴壶中心,准确地检测水滴滴速。检测电路采用手机OTG供电方式,无需单独提供电源。本装置带有松紧间隙调整器,是为了适应夹持各种类型输液器和不同直径的滴壶。其中一个夹持部的末端钻一个M6丝孔,旋入M6塑料螺钉即可。通过塑料螺钉顶开的间隙大小,来调整夹持器对滴壶的夹紧力。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输液器双S型滴速检测夹持器原理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附图1所示,两个S形的塑料组件通过中间的销钉铰接在一起,成为类似像鱼形钳的结构。两个手柄2内侧之间安装有夹紧弹簧4,夹紧弹簧两端挂在手柄端起到拉紧作用,使夹持器的夹持部紧密夹紧滴壶5。在其中一个手柄末端设置了辅助支撑卡口7,用于卡在吊瓶支架等固定物件上,作为辅助支撑。红外线发射板6装在发射盒内,红外线发射板上的红外线发射器装在加持部1的中心部位的十字形孔,用于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板9安装有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板外面罩有接收盒,红外线接收器位于另一个加持部的十字形孔,用于接收红外线信号。如图2所示,输液吊瓶挂在吊架上,本夹持器一端通过辅助支撑卡口7卡在输液支架杆上作为辅助支撑,另一端夹住输液器的滴壶。本夹持器将有效减轻病人家属、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别适用于住院初期病人、长期输液病人,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当输液时,滴壶内的水滴每次滴过十字形的检测孔位置时,就挡住了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检测到的滴速信号,通过阈值比较电路、脉冲整形电路输出滴速脉冲信号,经过模拟开关电路、接口电路,将滴速信号传输给手机。手机上有专用的APP软件来接收滴速脉冲信号,通过设定值来判断滴速正常与否。当滴速为0、低于或者超过设定值时,手机产生相应振动和声音警示,也可通过APP软件传送到护士监控平台实现网络化管理和预警。在电路板上还装有显示点滴速度的LED指示灯随水滴闪烁,能直观滴速情况,做到及时提醒。红外线接收板9有USB接口,通过OTG数据线与手持设备(不仅限于手机)进行信号传输,并给检测电路供电,不用额外供电电池。红外线检测器由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组成,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红外线发射器与电阻R1串接接入+5V电源,电阻R2、红外线接收器、电容C7串接一起,然后也接入+5V电源。红外线检测器检测到信号输入到阈值比较电路。阈值比较电路如图4所示,它由运算放大器U1OP07、可调电阻RP1、负载电阻R3组成开环形式的电压比较电路。可调电阻RP1连接在U1的2脚负输入端,负载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的1脚,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P1来设定U1的2脚负输入端的电位。根据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当U1的3脚正输入的电位高于2脚电位时,输出脚1则输出5V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阈值比较电路输出脚1,接并输出波形至脉冲整形电路。脉冲整形电路由集成电路U3六反相斯密特触发器74LS14、电阻R5组成。脉冲整形电路将阈值比较电路的信号经过整形后,形成稳定标准的脉冲信号。运算放大器U1的1脚连接在U3的1脚上,U3的2脚和电阻R4、R5连接,U3的2脚一路经过模拟开关送给手机接口电路,另一路送给LED指示灯7。电阻R6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相连,提供实时滴速显示。模拟开关电路是由电阻R4、二极管D2、三极管T2组成。电阻R4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集成电路U2的2脚相连,发射极和地相连组成模拟开关。接口电路用于将信号转换成手机识别USB数据,通过USB接口线将滴速数字量信号D+D-传输给手机的OTG接口,供手机APP软件检测使用,同时OTG接口为接口电路板和检测侧板提供+5V电源。接口电路由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夹持器包括:两个在中部铰接一起的S形组件,S形组件中部的铰接位置一侧的两个手柄(2)之间安装有夹紧弹簧(4),铰接位置另一侧是两个成弧形的夹持部(1);两个夹持部(1)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组件的安装孔,其中一个夹持部(1)的末端装有压力调整部件,压力调整部件为头端装在夹持部(1)外侧的螺钉,其中一个手柄(2)末端带有用于卡入支架杆的辅助支撑卡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夹持器包括:两个在中部铰接一起的S形组件,S形组件中部的铰接位置一侧的两个手柄(2)之间安装有夹紧弹簧(4),铰接位置另一侧是两个成弧形的夹持部(1);两个夹持部(1)的中部开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组件的安装孔,其中一个夹持部(1)的末端装有压力调整部件,压力调整部件为头端装在夹持部(1)外侧的螺钉,其中一个手柄(2)末端带有用于卡入支架杆的辅助支撑卡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S型智能输液器滴速检测夹持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齐
申请(专利权)人:秦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