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海乐专利>正文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8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08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属于医疗器械;在∏型手柄的定位体底端部位上设置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的立向两侧面分别呈平面状和平面与圆弧面组合面状,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的高度尺寸为4.8‑5.2毫米,宽度尺寸为13‑17毫米,总厚度尺寸为9‑11毫米,圆弧面宽度尺寸为9‑11毫米,圆弧面半径尺寸为9‑11毫米,圆弧面里端头的厚度尺寸为1‑2毫米;本器依据人体膝关节骨结构特征,采用与其相匹配的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提供了一个客观准确的胫骨骨隧道定位解剖标志,提高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质量,保证手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医疗器械,主要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器械中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
技术介绍
骨科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膝关节镜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特别是在辨别出后交叉韧带胫骨足印区后建立胫骨隧道时方向的控制上,传统的定位器无法更准确定位胫骨骨隧道,甚至由于胫骨骨隧道定位不稳导致胫骨近端后侧皮质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从而影响了术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定位器无法更准确定位胫骨骨隧道方向控制的缺陷,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达到准确定位胫骨骨隧道方向、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安全、缩短手术医生学习时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型手柄,在∏型手柄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导向体和定位体,在所述导向体部位上安装点对点导向套筒,在∏型手柄的定位体底端部位上设置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的立向两侧面分别呈平面状和平面与圆弧面组合面状,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的高度尺寸H为4.8-5.2毫米,宽度尺寸S1为13-17毫米,圆弧面宽度尺寸S2为9-11毫米,圆弧面半径尺寸R为9-11毫米,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总厚度尺寸L1为9-11毫米,圆弧面里端头的厚度尺寸L2为1-2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设计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造依据人体膝关节骨结构特征,采用与其相匹配的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提供了一个客观准确的胫骨骨隧道定位解剖标志,提高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手术质量,保证手术安全;2、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手术中对手术医生技术水平的依赖程度,缩短手术医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技术推广,更广泛的服务于患者,节约社会医疗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中件号说明:1、∏型手柄、2、导向体、3、点对点导向套筒、4、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5、定位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型手柄1,在∏型手柄1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导向体2和定位体5,在所述导向体2部位上安装点对点导向套筒3,在∏型手柄1的定位体5底端部位上设置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的立向两侧面分别呈平面状和平面与圆弧面组合面状,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的高度尺寸H为4.8-5.2毫米,宽度尺寸S1为13-17毫米,圆弧面宽度尺寸S2为9-11毫米,圆弧面半径尺寸R为9-11毫米,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总厚度尺寸L1为9-11毫米,圆弧面里端头的厚度尺寸L2为1-2毫米。手术定位使用时,手术医生手持∏型手柄1,将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圆弧面贴靠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足印区下方骨皮质部份,依靠胫骨足印区下方骨皮质部份的解剖角度与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圆弧面的配合,即可准确定位胫骨骨隧道的方向,实现点对点的准确导向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Π型手柄(1),在Π型手柄(1)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导向体(2)和定位体(5),在所述导向体(2)部位上安装点对点导向套筒(3),其特征在于:在Π型手柄(1)的定位体(5)底端部位上设置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的立向两侧面分别呈平面状和平面与圆弧面组合面状,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的高度尺寸H为4.8‑5.2毫米,宽度尺寸S1为13‑17毫米,圆弧面宽度尺寸S2为9‑11毫米,圆弧面半径尺寸R为9‑11毫米,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总厚度尺寸L1为9‑11毫米,圆弧面里端头的厚度尺寸L2为1‑2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包括Π型手柄(1),在Π型手柄(1)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导向体(2)和定位体(5),在所述导向体(2)部位上安装点对点导向套筒(3),其特征在于:在Π型手柄(1)的定位体(5)底端部位上设置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所述胫骨平台后坡定位支持体(4)的立向两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乐李非
申请(专利权)人:潘海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