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29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首饰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戒指,包括戒指本体,戒指本体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以及指环中框,第一指环与第二指环间隔设置,指环中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指环和第二指环相接,且第一指环、第二指环与指环中框围合形成有环形槽,戒指还包括可沿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转动环容置于环形槽内,第一指环、第二指环和/或转动环的外壁上雕刻有装饰图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戒指本体上套设可沿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使得用户可随意更换展示在手背所在侧的外观图案,增强了戒指的可玩性,并且使得戒指的结构不再单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戒指结构功能单一、可玩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戒指
本技术属于首饰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戒指。
技术介绍
戒指作为一种具有装饰功能和收藏价值的首饰,一直紧跟流行趋势,外观的设计和变化层出不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追逐。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戒指结构功能单一,普遍注重外观的变化,缺少结构的创新,可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戒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戒指结构功能单一、可玩性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戒指,包括戒指本体,所述戒指本体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以及指环中框,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间隔设置,所述指环中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环和所述第二指环相接,且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指环中框围合形成有环形槽,所述戒指还包括可沿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和/或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雕刻有装饰图案。进一步地,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上环设有限位凸齿组,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设有弹簧钢丝,所述弹簧钢丝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相接,所述弹簧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凸齿组抵顶以限制所述转动环单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钢丝的外轮廓与所述转动环的内轮廓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环设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伸入于所述限位凸齿组与所述第一指环之间的间隔处,所述第一凸棱的顶面与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抵顶,所述限位凸齿组和所述弹簧钢丝夹设于所述第一凸棱与所述第二指环之间的间隔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棱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弹簧钢丝的一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与所述第一凸棱插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还环设有第二凸棱,所述第二凸棱与所述第一凸棱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凸棱的顶面与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抵顶。进一步地,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上还环设有自所述指环中框的边缘向外凸起的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凸棱的顶面抵顶,所述第二凸棱的凸起高度与所述第三凸棱的凸起高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凸棱的凸起高度。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设有装饰凸台。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凸台上镶嵌有宝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呈对称分布。本技术提供的戒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戒指本体上套设可沿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使得用户可随意更换展示在手背所在侧的外观图案,增强了戒指的可玩性,并且使得戒指的结构不再单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戒指结构功能单一、可玩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戒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戒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戒指、10—戒指本体、20—转动环、30—弹簧钢丝、11—第一指环、12—第二指环、13—指环中框、21—第一凸棱、22—第二凸棱、23—装饰凸台、100—环形槽、131—限位凸齿组、132—第三凸棱、210—定位孔、1310—限位凸齿、1311—第一斜面、1312—第二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戒指进行说明。该戒指1包括戒指本体10和转动环20,其中,戒指本体10包括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以及指环中框13,第一指环11与第二指环12间隔设置,指环中框1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指环11和第二指环12相接,并且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与指环中框13围合形成有环形槽100,转动环20容置在环形槽100内,并且转动环20可沿指环中框13的外壁周向转动。具体地,指环中框13呈圆筒状,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与指环中框13同轴,其中,第一指环11可与指环中框13一体成型,第二指环12套设在指环中框13的一端,或者第一指环11和第二指环12可分别套设在指环中框13的相对两端,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与指环中框13还可通过其它方式组合,此处不作唯一限定。此处,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和/或转动环20的外壁上雕刻有装饰图案。戒指1佩戴时,戒指本体10套设在用户的一个手指上,用户想变换朝向手背所在侧的一侧的外观图案时,只需拔动转动环20,将转动环20的朝向相异于手背所在侧的其它侧面上的图案转动至朝向手背所在侧的一侧,即可完成戒指1外观的变化。本技术提供的戒指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戒指本体10上套设可沿指环中框13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20,使得用户可随意更换展示在手背所在侧的外观图案,增强了戒指1的可玩性,并且使得戒指1的结构不再单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戒指结构功能单一、可玩性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优选地,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环11、第二指环12、指环中框13与转动环20同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戒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指环中框13的外壁上环设有限位凸齿组131,同时,在上述转动环20的内壁上设有弹簧钢丝30,弹簧钢丝30的一端与转动环20相接,弹簧钢丝30的另一端与限位凸齿组131抵顶以限制转动环20单向转动。具体地,限位凸齿组131环设在指环中框13的外壁上,并且限位凸齿组131包括多个限位凸齿1310,多个限位凸齿1310沿指环中框13的外壁周向依次首尾相接形成齿轮状,其中,限位凸齿1310包括第一斜面1311和第二斜面1312,弹簧钢丝30的与限位凸齿1310抵顶的一端呈尖嘴状并且可伸入相邻两个限位凸齿1310的间隔处,当转动环2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该尖嘴端伸入相邻两个限位凸齿1310的间隔处时,第一斜面1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戒指,包括戒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指本体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以及指环中框,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间隔设置,所述指环中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环和所述第二指环相接,且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指环中框围合形成有环形槽,所述戒指还包括可沿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和/或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雕刻有装饰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1.戒指,包括戒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指本体包括第一指环、第二指环以及指环中框,所述第一指环与所述第二指环间隔设置,所述指环中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指环和所述第二指环相接,且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与所述指环中框围合形成有环形槽,所述戒指还包括可沿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周向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容置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指环和/或所述转动环的外壁上雕刻有装饰图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中框的外壁上环设有限位凸齿组,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设有弹簧钢丝,所述弹簧钢丝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环相接,所述弹簧钢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凸齿组抵顶以限制所述转动环单向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钢丝的外轮廓与所述转动环的内轮廓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环设有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伸入于所述限位凸齿组与所述第一指环之间的间隔处,所述第一凸棱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