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智能戒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56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柔性戒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柔性戒圈的两端;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磁吸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位于所述柔性戒圈的外侧。且连接面垂直于手指延长线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将平展的戒圈倾斜角度并卷曲成环形,使戒指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柔性戒圈的外侧连接,形成磁吸连接面,避免了手指肌肉形变对磁吸连接面的影响,增加了智能戒指磁吸结构的稳定性。

Smart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戒指
本技术涉及微型智能终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戒指。
技术介绍
随着传感器、电池等电子电路技术的小型化发展,更多的微型智能终端产品应运而生。但是智能终端体积的减小,使得现有的手持式的使用形式不再适宜,因此,穿戴式的终端应运而生。智能手环、智能项链、智能戒指等穿戴式智能终端都在市场上有着很高的增长和相对良好的市场表现。可穿戴设备由于诸多因素,具有体积过大影响佩戴、摘戴不方便、尺寸固定不能适配多种不同的人体部位尺寸等问题,使得智能戒指、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并没有像其他智能穿戴终端一样,得到快速的发展。针对传统可穿戴设备摘戴不方便的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通过磁吸连接的智能终端。然而现有的磁吸智能戒指,磁吸连接面都是在手指周围的环状戒指的切面上,磁吸连接面的端部与手指肌肉相接触。当手指如果屈伸时,手指肌肉发生形变,手指肌肉的形变方向是沿手指的截面轴心向外的,手指肌肉形变产生的力容易把智能终端的磁吸连接面撑开,传统磁吸智能戒指的磁吸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传统磁吸智能戒指的磁吸连接不稳定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戒指。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戒指,包括柔性戒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戒圈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磁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位于所述柔性戒圈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磁吸卡扣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磁吸卡扣包括第一磁吸卡扣和第二磁吸卡扣,所述第一磁吸卡扣的一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一磁吸卡扣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具有磁吸结构的公头;所述第二磁吸卡扣的一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磁吸卡扣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具有磁吸结构的母头。优选的,所述公头和母头相对设置,且所述公头的触点数目与所述母头的触点数目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电池、核心智能模块和所述第一磁吸卡扣,所述电池与所述核心智能模块相连接;所述核心智能模块包括通讯模块、供电模块、传感信息处理模块和状态显示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磁吸卡扣;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体感模块、身体指标检测模块、骨传导耳机模块、音响模块、麦克风模块、触摸板模块、遥感按键模块、装饰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和摄像头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滑轨和定位槽孔,所述滑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底部,所述定位槽孔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上表面;所述功能模块底部固定连接定位珠,所述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链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将平展的戒圈倾斜角度并卷曲成环形,使戒指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柔性戒圈的外侧连接,形成磁吸连接面,避免了手指肌肉形变对磁吸连接面的影响,增加了智能戒指磁吸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佩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吸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磁吸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柔性戒圈;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切缝;5.滑轨;6.功能模块;7.定位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模块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在本文中,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并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佩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智能戒指包括柔性戒圈1、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戒圈1的两端;佩戴状态下,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磁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的连接面位于所述柔性戒圈的外侧。参照图2,柔性戒圈1展开状态下,可以看出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戒圈1的两端。如图1所示,佩戴状态下,柔性戒圈1弯曲形成环形戒圈,第一连接部2沿柔性戒圈宽度方向的一侧面与第二连接部3的侧面形成磁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戒指在佩戴形式上,大多数采取的都是将手指直接套入戒圈,并向手心方向推动戒指,以选择手指直径较为合适的佩戴位置,从而保证戒指与手指之间的紧固,防止掉落。而戒指的取下,大多都是之间拉拽的方式,有些可通过机械或金属的韧性调节尺寸的戒指,则可通过松动戒圈尺寸,将戒指从手指更轻松的拉拽下来。但是由于所有的佩戴方式,都会产生戒圈与整颗手指的摩擦,因此现有方案的戒指摘、戴都是十分不适以及困难的。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戒指在佩戴状态下,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通过磁扣吸附的方式连接,使得该智能戒指佩戴和取下更加便捷。智能戒指取下后为长条形结构,方便存放,也便于连接充电接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也能够通过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磁吸卡扣连接是其中一种连接方式,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现有的磁吸智能终端,磁吸连接面都是在手指周围一圈的部分,磁吸连接面的端部与手指肌肉相接触。当手指屈伸时,手指肌肉发生形变,手指肌肉的形变方向是沿手指的截面轴心向外的,手指肌肉形变产生的力容易把智能终端的磁吸连接面撑开,使现有的磁吸智能戒指的磁吸连接不稳定。而本实施例改进了智能戒指的佩戴状态,本实施例中,柔性戒圈1可以展开为长条形或弯曲为环形。通过将平展的条状戒圈倾斜角度并环绕在手指上,使戒指两端的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在柔性戒圈的外侧连接,形成磁吸连接面,手指肌肉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戒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戒圈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磁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位于所述柔性戒圈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戒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戒圈的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磁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面位于所述柔性戒圈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磁吸卡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卡扣包括第一磁吸卡扣和第二磁吸卡扣,所述第一磁吸卡扣的一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一磁吸卡扣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具有磁吸结构的公头;所述第二磁吸卡扣的一端面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磁吸卡扣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具有磁吸结构的母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和母头相对设置,且所述公头的触点数目与所述母头的触点数目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元春张印帅张腾翔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