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产品、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69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37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输入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两个子图像作为待输出图像,并且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子图像被丢弃;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得到拼接图像;以及输出所述拼接图像,其中,所述拼接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尺寸。

Image processing methods, computer products, display device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产品、显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产品、显示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近来,高清显示器逐渐普及,随着图像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观众的视觉体验不断提升。但是,另一方面,高分辨率图像对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多的带宽资源。对于人眼而言,由于负责观察色彩和细节的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浓度不同,使得人眼只能接纳注视区中心的细节,而对于任何超出人眼注视区5°以上的事物,人眼都会对这些事物的清晰度进行模糊化处理。可见,人眼的有效观察区近似于圆形。也就是说,对于一幅图像(特别地,高分辨率图像)来说,仅中心区域的圆形图像是最终被人眼有效捕捉的图像,而该圆形图像外的边缘区域中的图像并未落在人眼观察区域内。然而,图像处理器的输出只能是矩形图像,并且信道中传输的图像也只能是矩形图像。这就使得在现有技术中,在信道中仍然要保证传输矩形图像,而在所传输的矩形图像中,只有中心区域的圆形图像是有效图像,而该圆形图像外的边缘图像是无用图像。所以,信道中传输的矩形图像中的一部分图像(即,边缘区域的图像)一定程度浪费了信道带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降低传输带宽,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将输入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两个子图像作为待输出图像,并且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子图像被丢弃;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得到拼接图像;以及,输出所述拼接图像,其中,所述拼接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从拼接图像提取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以及,贴合各子图像,得到输出图像,其中所述贴合各子图像是所述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的逆向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各子图像是基于各子图像的贴合参数进行贴合,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于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计算该子图像的贴合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参数可以包括区域占比参数和偏移参数,所述区域占比参数可以包括子图像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宽度比和高度比,以及所述偏移参数可以包括子图像在显示区域的起点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图像可以是所选尺寸的矩形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所述拼接图像为非矩形图像,对所述拼接图像相对于所选尺寸的矩形的空缺区域进行填充使其形成所选尺寸的矩形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可以包括:固定各子图像中面积最大的子图像,其它子图像相对于所述面积最大的子图像进行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显示输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形状,确定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被丢弃的子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各子图像,可以包括按照与显示输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形状进行贴合。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产品,所述计算机产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运行计算机指令,以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经由数据传输器件连接到如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的计算机产品;所述计算机产品可以被配置为获取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形状,并基于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形状执行所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所述数据传输器件获取所述计算机产品的输出并传输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配置为跟踪和确定用户在显示装置的注视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产品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集成在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的形状可以包括非矩形。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通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上述处理步骤,一部分不需要被显示在显示屏上供用户观看的子图像被丢弃,而通过对其他待输出的子图像进行适当的拼接,可以获得适于信道传输且比原始的输入图像尺寸小的拼接图像。因而,相对于传输原始的输入图像而言,将尺寸较小的该拼接图像通过信道进行传输,可以节省信道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对图像进行拼接的过程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中建立完成如图2所示的拼接过程的模型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出的图2所示拼接图像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像拼接过程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输出的图6所示拼接图像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图像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中包括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计算机产品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为使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采用渲染引擎来创建、获取并进行图像处理操作。该渲染引擎例如可以是Unity渲染引擎,也可以是其他图像处理工具,本公开不对其做出限制。例如,渲染引擎所针对的待渲染的显示区域可以是执行渲染的渲染引擎(Renderer)所针对的整个场景(Scene)。例如,场景可以由渲染引擎根据构建场景的数据(Attri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将输入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两个子图像作为待输出图像,并且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子图像被丢弃;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得到拼接图像;以及输出所述拼接图像,其中,所述拼接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将输入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多个子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两个子图像作为待输出图像,并且所述多个子图像中的至少一个子图像被丢弃;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得到拼接图像;以及输出所述拼接图像,其中,所述拼接图像的尺寸小于所述输入图像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拼接图像提取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以及贴合各子图像,得到输出图像,其中,所述贴合各子图像是所述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的逆向操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贴合各子图像是基于各子图像的贴合参数进行贴合,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计算该子图像的贴合参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贴合参数包括区域占比参数和偏移参数,所述区域占比参数包括子图像相对于显示区域的宽度比和高度比,以及所述偏移参数包括子图像在显示区域的起点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拼接图像为所选尺寸的矩形图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拼接图像为非矩形图像,对所述拼接图像相对于所选尺寸的矩形的空缺区域进行填充使其形成所选尺寸的矩形图像。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拼接所述待输出图像中的各子图像,包括:固定各子图像中面积最大的子图像,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丰孙玉坤张浩陈丽莉苗京花赵斌李茜王立新索健文李文宇彭金豹范清文陆原介刘亚丽王晨如孙建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