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298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制冷室、加湿室、加热室、旋转平台、箱体和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割器和罩体等的分体式设计方式,可将电子仪器单独进行检测,也可以将电子仪器单独进行多个项目的连续检测,还可以将多台电子仪器进行多个项目的不间断连续检测,只需要检测开始放置电子仪器和检测结束取下电子仪器即可,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A testing platform for electronic instruments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用具
,尤指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件是单独的封装,例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等,或是各种不同复杂度的群组,例如:运算放大器、排阻、逻辑门等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测,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人们通常使用自动化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现有的电子仪器检测平台的检测箱均为一个整体式结构,所有检测内容使用的工具均固定安装在这个箱体当中,进行检测时也就需要将所有的电子仪器放置在这个箱体中进行检测,这样一次就只能同时检测一项内容,检测效率较低,并且在进行完热环境检测后箱体内温度较高,再进行低温度检测时会消耗较多的电量,使用较为不便。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急需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的电子仪器检测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制冷室、加湿室、加热室、旋转平台、箱体和螺栓,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三升降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一液压油缸内,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一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一罩体,第一螺纹套与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一密封胶垫,第一液压油缸设置了第一上导油管和第一下导油管;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二液压油缸内,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二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二罩体,第二螺纹套与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二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二密封胶垫;所述的第三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三液压油缸,第三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三液压油缸内,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三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三罩体,第三螺纹套与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三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三密封胶垫。所述的箱体包括液压工作站、分割器、齿轮箱、电动机、电控箱和平台,箱体的顶部设置了平台,平台上安装了用以支撑和导行旋转平台的螺杆万向球,平台的底面中心位置安装了分割器,贯穿平台设置的过孔的分割器的转轴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旋转平台进行固定连接,分割器的右部安装了齿轮箱,齿轮箱上安装了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导线与电控箱进行电连接,箱体内设置了液压工作站和电控箱,液压工作站通过第一上导油管和第一下导油管与第一液压油缸进行连接,液压工作站通过第二上导油管和第二下导油管与第二液压油缸进行连接,液压工作站还通过第三上导油管和第三下导油管与第三液压油缸进行连接。所述的旋转平台上均匀地设置了热测区、湿测区、冷测区和待测区,第一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设置于热测区的外围,第二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设置于湿测区的外围,第三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设置于冷测区的外围,第一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的外围设置了加热室,加热室内安装了加热机和第一风机,第一风机通过第一导管与第一罩体进行连接,第二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的外围设置了加湿室,加湿室内安装了加湿机和第二风机,第二风机通过第二导管与第二罩体进行连接,第三升降机构的纵向架体的外围设置了制冷室,制冷室内安装了制冷机和第三风机,第三风机通过第三导管与第三罩体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电子元件置于旋转平台位于制冷室和加热室之间的待测区上,通过电控箱启动电动机及分割器,分割器带动旋转平台分割旋转一次,使得处于待测区位置的电子元件进入第一罩体下的热测区位置,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一上导油管进入,自第一下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一活塞杆自第一液压油缸中伸出,进而带动第一罩体下降,直至完全罩住电子元件为止,启动加热室内的加热机和第一风机,热空气通过第一风机经第一导管被送入第一罩体内,进行耐热测试,电子元件耐热测试完成后,关闭第一风机,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一下导油管进入,自第一上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一活塞杆向第一液压油缸中缩回,进而带动第一罩体上升至完全脱离电子元件为止;通过电控箱启动电动机及分割器,分割器带动旋转平台分割旋转第二次,使得处于热测区位置的电子元件进入第二罩体下的湿测区位置,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二上导油管进入,自第二下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二活塞杆自第二液压油缸中伸出,进而带动第二罩体下降,直至完全罩住电子元件为止,启动加湿室内的加湿机和第二风机,湿空气通过第二风机经第二导管被送入第二罩体内,进行耐湿测试,电子元件耐湿测试完成后,关闭第二风机,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二下导油管进入,自第二上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二活塞杆向第二液压油缸中缩回,进而带动第二罩体上升至完全脱离电子元件为止;通过电控箱启动电动机及分割器,分割器带动旋转平台分割旋转第三次,使得处于湿测区位置的电子元件进入第三罩体下的冷测区位置,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三上导油管进入,自第三下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三活塞杆自第三液压油缸中伸出,进而带动第三罩体下降,直至完全罩住电子元件为止,启动制冷室内的制冷机和第三风机,冷空气通过第三风机经第三导管被送入第三罩体内,进行低温测试,电子元件低温测试完成后,关闭第三风机,启动工作站控制液压油自第三下导油管进入,自第三上导油管流出,使得第三活塞杆向第三液压油缸中缩回,进而带动第三罩体上升至完全脱离电子元件为止;通过电控箱启动电动机及分割器,分割器带动旋转平台分割旋转第四次,使得处于冷测区位置的电子元件进入位于制冷室和加热室之间的待测区位置,取下测试过的电子元件,换上待测电子元件,继续进行耐热、耐湿和低温测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子仪器检测平台还可以通过向位于制冷室和加热室之间的待测区位置不间断地放置待测电子元件,实现不间断连续化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有意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割器和罩体等的分体式设计方式,可将电子仪器单独进行检测,也可以将电子仪器单独进行多个项目的连续检测,还可以将多台电子仪器进行多个项目的不间断连续检测,只需要检测开始放置电子仪器和检测结束取下电子仪器即可,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升降机构,11、第一液压油缸,111、第一上导油管,112、第一下导油管,12、第一活塞杆,121、第一螺纹套,13、第一罩体,131、第一密封胶垫,2、第二升降机构,21、第二液压油缸,22、第二活塞杆,221、第二螺纹套,23、第二罩体,231、第二密封胶垫,3、第三升降机构,31、第三液压油缸,32、第三活塞杆,321、第三螺纹套,33、第三罩体,331、第三密封胶垫,4、制冷室,41、制冷机,42、第三风机,421、第三导管,5、加湿室,51、加湿机,52、第二风机,521、第二导管,6、加热室,61、加热机,6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制冷室、加湿室、加热室、旋转平台、箱体和螺栓,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三升降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制冷室、加湿室、加热室、旋转平台、箱体和螺栓,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第三升降机构具有相同的结构。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一液压油缸内,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一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一罩体,第一螺纹套与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一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一密封胶垫,第一液压油缸设置了第一上导油管和第一下导油管;所述的第二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二液压油缸内,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二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二罩体,第二螺纹套与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二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二密封胶垫;所述的第三升降机构上设置了第三液压油缸,第三活塞杆的一端置于第三液压油缸内,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横贯第三升降机构的横向架体上设置的过孔,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贯穿第三罩体,第三螺纹套与第三活塞杆的另一端端头进行螺纹连接,第三罩体的底部设置了第三密封胶垫。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电子仪器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锋肖瑶雷菊华王真洪张翱代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