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612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单元式建筑外窗包括立柱、横梁、玻璃和连接结构;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立柱采用分体式设计,有利于后续立柱与横梁连接组装并构成单元式建筑外窗结构,提高工厂组装及现场单元式建筑外窗与墙壁的安装效率;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包括单元式建筑外窗、分别连接于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第一装饰层和第二装饰层,第一装饰层用于从室外侧遮挡楼层吊顶结构,第二装饰层用于从室外侧遮挡安装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相邻楼层之间的楼板,实现建筑外窗的幕墙装饰效果。

The exterior window system of unit building, unit building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门窗
,具体涉及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外窗系统,是一种根据图纸生产窗框交付给装配式建筑构建生产企业,由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将窗框浇筑在建筑构建中,门窗企业在建筑装配过程中安装窗扇的系统。当前建筑外窗安装现状及标准化附框安装技术在DGJ32/J157-2017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中有详细介绍。当前市场上的建筑外窗装配式工艺首先制造窗框,其次由建筑构件生产企业将窗框浇筑,最后由门窗企业安装窗扇的过程确起到了节约化的作用,但是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1)窗框与窗扇不是一次性组装完成的,需要二次组织施工安装,属于耗工现象;2)外窗系统的安装不是由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完成安装的,上述工艺由三个企业完成,需要增加沟通成本,会增加转运成本;3)建筑外窗是安装在建筑窗洞内的,不可以包住建筑横梁、柱子、楼板,从建筑外部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窗户,从装饰的角度,起不到幕墙的装饰效果。现有技术中,建筑外窗在现场安装时,需要独立组装窗框和窗扇,再将窗框和窗扇组装构成建筑外窗,工厂及现场窗户安装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单元式建筑外窗能在工厂一次完成生产,将铝型材、PVC卡件、玻璃等配件直接在工厂组装成完整的单元体,至建筑现场通过连接件高效的进行安装,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及安装的效率,且能有效实现建筑外窗系统的幕墙装饰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窗由不同单位分别安装增加沟通及转运成本,窗框与窗扇必须分别组装并二次组织施工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横梁、玻璃和连接结构;所述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一第一分立柱、一第二分立柱,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的一连接部,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所述横梁沿纵向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横梁横向两端采用连接结构分别垂直连接于立柱,且横梁与立柱构成矩形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窗框结构;所述玻璃适配安装于窗框结构中。其中,立柱采用三个组成部件的分体式设计,有利于后续立柱与横梁连接组装并构成单元式建筑外窗结构,整体提高工厂安装及现场外窗结构与墙壁的安装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立柱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隔热条,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和第一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一断桥结构;所述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为第一U形结构,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第一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二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结构有利于工厂采用标准化的模具制立柱分部件,同时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可以选用不同的制备材料,降低立柱整体的散热效率。当所述立柱为中梃,中梃两侧分别安装设置玻璃,此时第二分立柱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与第一分立柱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对,且第二分立柱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在开口端对应拼接。中梃结构中连接部包括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工字形,并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沿纵向部分设置在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拼接位置;所述第一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一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将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固定后,使得中梃内部沿纵向构成封闭的两个腔室结构,腔室有利于提高中梃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当所述立柱为边立柱,边立柱一侧连接楼板,另一侧安装设置玻璃,此时第二分立柱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第二隔热条,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和第二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二断桥结构;所述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设置为类L形结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及第二隔热条构成横向截面为第二U形结构的第二分立柱,并且第三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四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的第二U形结构的开口与第一分立柱上的第一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对,并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在第二U形结构和第一U形结构开口端对应拼接。分立柱结构中连接部设置在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内部,并沿纵向与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相对侧壁构成开口朝向第一分立柱的两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与第二型材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翼板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三卡槽内;该连接部有利于确保当第二分立柱在液压变形的情况下始终能与第一分立柱沿纵向构成封闭的腔室结构。进一步的,定义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U形结构沿纵向形成的半包围空间为内部,半包围空间之外的空间为外侧;所述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用于抵接玻璃的第一玻璃挡板,第一玻璃挡板垂直连接于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所述第一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设置有若干尼槽,尼槽用于安装玻璃卡件。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沿横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五型材部件、第六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五型材部件和第六型材部件的第三隔热条,第五型材部件、第六型材部件和第三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三断桥结构;所述第五型材部件和第六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为空心的类矩形结构,第五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六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并且由第五型材部件及第六型材部件组装的横梁至少部分延伸至建筑外侧;空心的类矩形结构有利于提高横梁的保温性能和吸收噪音的能力,延伸至建筑外侧的横梁上有利于排水。定义所述第六型材部件的类矩形结构中垂直于纵向的两侧壁分别为上腹板和下腹板,则:当第六型材部件的上腹板与玻璃下端装配时,上腹板远离下腹板的壁面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玻璃挡板,并且所述上腹板上第二玻璃挡板与第三隔热条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下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孔;当第六型材部件的下腹板与玻璃上端装配时,下腹板远离上腹板的壁面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三玻璃挡板,并且所述上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所述下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与第三玻璃挡板之间设置有第四排水孔;排水孔有利于横梁安装时,在横梁的内部空心结构内形成与外界气压相同的等压舱,当雨水渗入等压舱内时,会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水口将雨水等排出,避免排水过程中产生流挂。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外窗系统从装饰的角度,无法达到幕墙装饰效果的问题,包括第一装饰层、第二装饰层和上述单元式建筑外窗;所述单元式建筑外窗至少包括两个,且沿建筑楼层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装饰层设置在任一建筑楼层上安装的单元式建筑外窗的顶部,用于从室外侧遮挡楼板吊顶结构;所述第二装饰层设置在建筑相邻楼层上安装的单元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横梁、玻璃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一第一分立柱、一第二分立柱,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的一连接部,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所述横梁沿纵向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横梁横向两端采用连接结构分别垂直连接于立柱,且横梁与立柱构成矩形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窗框结构;所述玻璃适配安装于窗框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建筑外窗,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横梁、玻璃和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一第一分立柱、一第二分立柱,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的一连接部,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和连接部可拼接组装并构成立柱;所述横梁沿纵向间隔设置在相邻两根立柱之间,横梁横向两端采用连接结构分别垂直连接于立柱,且横梁与立柱构成矩形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窗框结构;所述玻璃适配安装于窗框结构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立柱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隔热条,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和第一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一断桥结构;所述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为第一U形结构,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同,并且第一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二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梃,则所述第二分立柱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第二分立柱与第一分立柱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第二型材部件的开口朝向相对,且第二分立柱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在开口端对应拼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纵向平行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横向截面均为工字形,并且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沿纵向部分设置在第一分立柱和第二分立柱拼接位置;所述第一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一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远离第二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所述第二盖板工字形结构的两侧沿纵向形成的两个第二卡槽分别与第一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第二分立柱上第二型材部件远离第一型材部件的翼板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边立柱,则所述第二分立柱平行且对应于第一分立柱,包括沿纵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第二隔热条,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和第二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二断桥结构;所述第三型材部件和第四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设置为类L形结构,第三型材部件、第四型材部件及第二隔热条构成横向截面为第二U形结构的第二分立柱,并且第三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四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所述第二分立柱上的第二U形结构的开口与第一分立柱上的第一U形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对,并沿纵向与第一分立柱在第二U形结构和第一U形结构开口端对应拼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内部,并沿纵向与第二分立柱上第二U形结构的相对侧壁构成开口朝向第一分立柱的两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一分立柱上第一型材部件与第二型材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翼板分别插接于两个第三卡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定义第一型材部件和第二型材部件的第一U形结构沿纵向形成的半包围空间为内部,半包围空间之外的空间为外侧;所述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沿纵向设置有用于抵接玻璃的第一玻璃挡板,第一玻璃挡板垂直连接于第二型材部件的腹板;所述第一型材部件的腹板外侧设置有若干尼槽,尼槽用于安装玻璃卡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沿横向平行且对应设置的第五型材部件、第六型材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五型材部件和第六型材部件的第三隔热条,第五型材部件、第六型材部件和第三隔热条之间构成第三断桥结构;所述第五型材部件和第六型材部件的横向截面均为空心的类矩形结构,第五型材部件靠近室内安装、第六型材部件靠近室外安装,并且由第五型材部件及第六型材部件组装的横梁至少部分延伸至建筑外侧;定义所述第六型材部件的类矩形结构中垂直于纵向的两腹板分别为上腹板和下腹板;当第六型材部件的上腹板与玻璃下端装配时,上腹板远离下腹板的壁面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二玻璃挡板,并且所述上腹板上第二玻璃挡板与第三隔热条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下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孔;当第六型材部件的下腹板与玻璃上端装配时,下腹板远离上腹板的壁面上沿横向设置有第三玻璃挡板,并且所述上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排水孔,所述下腹板靠近室外的端部与第三玻璃挡板之间设置有第四排水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建筑外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建筑外窗还包括翻窗,所述翻窗与单元式建筑外窗的窗框结构中立柱及横梁配合使用;所述翻窗包括翻窗窗框和翻窗窗扇,所述翻窗窗扇与翻窗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雷
申请(专利权)人:欧枫装配式建筑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