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603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 3~3.9%,Mg 0.7~0.9%,Fe≤0.15%,Cu 0.2~0.3%,Cr 0.25~0.35%,Ti 0.15~0.25%,余量为铝;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高铝合金中硅的含量,使合金产生大量的过剩Si粒子。铝工件在切削加工时,铝基体率先发生塑性变形,而Si粒子不发生塑性变形,Si粒子由此产生应力集中,随着Si粒子内部能量的逐渐积累,最终Si粒子发生脆性开裂(破坏),断裂沿着Si粒子传递,最终导致铝屑发生折断。

A kind of easy cutting aluminum allo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
,尤其涉及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易切削铝合金由于其削加工性能好,而使工件加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再者其产品表面光洁度好、精度高,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精密部件。现有的易切削铝合金,一般是在合金中添加低熔点的铅(Pb),当材料切削加工时,低熔点Pb金属化合物在较低温度下发热,率先熔融并使铝屑变脆,生成细小的铝屑,从而解决铝屑对刀具的交缠问题。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含有有毒元素铅的铝合金逐渐被禁止生产。新型的无铅易切削铝合金一般是在铝合金中添加锡(Sn)和铋(Bi),但是,铋具有毒性,Sn为重金属,价格昂贵。且添加锡铋后,铝合金脆性较高;为了改善此问题,中国专利CN201310498437.8在配方之中添加了锌(Zn),有效降低了铝合金的脆性,但是加入Zn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合金的抗腐蚀性。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思路是通过控制合金中的硅元素,来实现提高切削性能的目的。如专利CN100371485C即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挤压材,其含有Si:3.0-6.0质量%、Mg:0.1-0.4(0.4除外)质量%、Cu:0.01-0.5质量%、Mn:0.01-0.5质量%,Fe控制在0.40-0.90质量%的范围,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填缝性和耐磨损性。但是这种合金的切削性依然较差,且其延伸率较低,加工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其切削性能良好、机械性能优良、延伸率高。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易切削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3.9%,Mg0.7~0.9%,Fe≤0.15%,Cu0.2~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10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5~3.9%,Mg0.85~0.9%,Fe0.1~0.15%,Cu0.28~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1~3.5%,Mg0.7~0.8%,Fe0.05~0.1%,Cu0.25~0.3%,Cr0.3~0.35%,Ti0.2~0.25%,余量为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的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290MPa,延伸率≥13%;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为3~6mm。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易切削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一)按照比例准备原料备用;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材料配方如下:Si3~3.9%,Mg0.7~0.9%,Fe≤0.15%,Cu0.2~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二)将各种原材料在720~760℃下熔炼得到高温铝液;(三)将所述高温铝液在720~760℃下精炼20~30分钟;(四)将所述高温铝液静置15~30分钟,得到铸造液;(五)将所述铸造液进行铸造,得到铸棒坯体;(六)将所述铸棒进行均质处理,得到铸棒;(七)将所述铸棒进行挤压,得到挤压坯体;(八)将所述挤压坯体进行时效处理,得到易切削的铝合金成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六)包括:(6.1)将所述铸棒坯体在540~550℃下均质处理6~8h;(6.2)采用喷水+强风混合冷却至室温,得到铸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六)包括:(6.1)将所述铸棒坯体在480~510℃下均质1~3h;(6.2)将所述铸棒坯体在520~560℃下均质5~12h;(6.3)将所述铸棒坯体在70~90℃的热水中冷却,然后空冷至室温,得到铸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七)中,挤压温度为480~520℃,挤压速度为1~10m/min。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八)中,时效处理的温度为160~180℃,时间为8~12h。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Si粒子自身有脆性破坏的特点,在配方中提高铝合金中硅的含量,使合金产生大量的过剩Si粒子。铝工件在切削加工时,铝基体率先发生塑性变形,而Si粒子不发生塑性变形,Si粒子由此产生应力集中,随着Si粒子内部能量的逐渐积累,最终Si粒子发生脆性开裂(破坏),断裂沿着Si粒子传递,最终导致铝屑发生折断。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于铝合金中各元素的联合控制,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中的铝合金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290MPa,延伸率≥13%。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于Cu含量以及均质工艺的联合控制,有效提升了铝合金的弹性模量,减小了铝合金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幅度;提升了铝合金的切削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专利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定。传统的易切削铝合金中多含有Pb、Bi、Sn等金属,随着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上述金属被限制使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含有上述金属的易切削的铝合金。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易切削铝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3.9%,Mg0.7~0.9%,Fe≤0.15%,Cu0.2~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其中,Si元素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与Mg相结合,形成Mg2Si相,以提升铝合金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另一方面是过剩硅,其主要以Si粒子的形式存在于铝合金之中,Si粒子自身有脆性破坏的特点,使得铝工件在切削加工时,铝基体率先发生塑性变形,而Si粒子不发生塑性变形,Si粒子由此产生应力集中,随着Si粒子内部能量的逐渐积累,最终Si粒子发生脆性开裂(破坏),断裂沿着Si粒子传递,最终导致铝屑发生折断。在同时考虑力学性能与切削性能的基础上,控制Si为3~3.9%,Mg为0.7~0.9%。优选的,控制Si为3.5~3.9%,Mg为0.85~0.9%或控制Si为3.1~3.5%,Mg为0.7~0.8%;通过上述范围的Si和Mg,可有效控制Mg2Si相和过剩硅粒子的含量,获得较优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另外,Mg2Si虽然能够强化力学性能,但是也会对铝合金的延伸率造成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铝合金的加工性能。为此,在确保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Mg的含量,故在本专利技术中,控制Mg的最低含量为0.7%;但为了提升铝合金力学性能,应将Mg控制在0.9%以下。为了进一步优化铝合金的延伸率,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之中添加了Ti和Cr,其能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有效提升铝合金的延伸率。其中,Ti的添加量为0.15~0.25%,当Ti含量超过0.25%时,其会缩短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优选的Ti含量为0.2~0.25%。其中,Cr的添加量控制为0.25~0.35%,优选的,Cr的添加量控制为0.3~0.35%。经试验,F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 3~3.9%,Mg 0.7~0.9%,Fe≤0.15%,Cu 0.2~0.3%,Cr 0.25~0.35%,Ti 0.15~0.25%,余量为铝;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3.9%,Mg0.7~0.9%,Fe≤0.15%,Cu0.2~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1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5~3.9%,Mg0.85~0.9%,Fe0.1~0.15%,Cu0.28~0.3%,Cr0.25~0.35%,Ti0.15~0.25%,余量为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Si3.1~3.5%,Mg0.7~0.8%,Fe0.05~0.1%,Cu0.25~0.3%,Cr0.3~0.35%,Ti0.2~0.25%,余量为铝。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易切削的铝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的抗拉强度≥330MPa,屈服强度≥290MPa,延伸率≥13%;所述易切削的铝合金切削后,碎屑长度为3~6mm。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易切削的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按照比例准备原料备用;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材料配方如下:Si3~3.9%,Mg0.7~0.9%,Fe≤0.15%,Cu0.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李永超邹尚锋严兰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坚美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