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98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所述高效遮光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按重量份及:聚醚多元醇20~30份、炭黑30~40份、混合溶剂30~45份、二氧化钛1~3份、异氰酸酯1~2份、陶瓷微粉2~4份、分散剂2~5份、抗氧剂1~2份、抗紫外线剂1~2份、催化剂0.01~0.03份制备而成。替代传统遮光材料只能将紫外线吸收,遮光效果差,通过陶瓷微粉、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与二氧化钛的配比,使得制备的遮光材料具有反射紫外线的效果,使得照射的紫外线被遮光材料以反射的形式阻挡在遮光材料的外部,从而提到遮光的效果,使得遮光材料内部的原材料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工作,增加遮光材料的耐久度,使得遮光材料保持一个较佳的状态遮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遮光材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
技术介绍
遮光材料是一种可以吸收紫外线和防止紫外线穿透皮肤的化学合成剂,能有效防止紫外线,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分为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和广谱紫外线遮光材料。遮光材料广泛应用于窗帘、光学设备、遮光膜等,遮光材料大多为液体状然后再用设备涂覆在物体表面形成遮光层,阻挡阳光照射,从而起到保护设备阻挡紫外线的作用,现有遮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阳光的直射,遮光层中部分原料出现氧化,导致涂覆层从物体表面脱落,无法再次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遮挡,同时遮光材料在制备后,内部的炭黑颗粒在扩散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较小,造成炭黑粒子之间相互靠拢吸附,多个小炭黑粒子相互之间聚拢,导致炭黑粒子逐渐变大,制备成的遮光材料表面凹凸不平,内部炭黑粒子分散较差,部分区域无炭黑粒子,制备成的遮光材料遮光效果较差,无法有效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无法对物体或设备进行遮光保护,且遮光材料长时间的照射,内部炭黑等原材料容易出现老化的现象,导致遮挡的效果变差,降低遮挡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解决了遮光层脱落、内部材料老化、炭黑分散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所述高效遮光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按重量份及:聚醚多元醇20~30份、炭黑30~40份、混合溶剂30~45份、二氧化钛1~3份、异氰酸酯1~2份、陶瓷微粉2~4份、分散剂2~5份、抗氧剂1~2份、抗紫外线剂1~2份、催化剂0.01~0.03份制备而成,具体按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合溶液,将30份甲苯与45份丙酮溶剂导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8分钟,搅拌过程中温度保持室温即可,甲苯与丙酮的制备比例为1:1.5;步骤二、将30~40份炭黑称重倒入反应釜中,与混合溶液混合搅拌10~15分钟,并将反应釜温度升至40摄氏度,然后再加入聚醚多元醇20~30份至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5摄氏度并搅拌5~10分钟,再次加入催化剂0.01~0.03份至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得到炭黑混合溶液;步骤三、将1~3份二氧化钛称重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中的炭黑混合溶液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然后加入1~2份异氰酸酯与炭黑溶液混合,再加入2~4份陶瓷微粉与2~5分散剂,然后将混合溶液搅拌10~20分钟,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并保温25~30分钟,然后打开反应釜观察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含有絮状物体时,继续将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等待20~30分钟后,再次打开观察混合溶液的状态,若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继续重复上述动作,若混合溶液中没有絮状物体,则炭黑溶液制备完成;步骤四、将1~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并保温搅拌,然后再将1~2份抗紫外线剂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0摄氏度,然后搅拌3~5分钟、保温0.5~1小时,待保温结束后观察最终的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可加入0.5~1份分散剂滴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9分钟,待混合溶液冷却放置常温后即可得到遮光材料,然后将溶液从反应釜中取出储存至容器中,可将制备的混合溶液用设备或毛刷均匀涂覆至塑料板、玻璃板、纺织物上,然后将涂覆层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溶液即可吸附在板材上形成遮光层即可。优选的,所述炭黑的粒径选用8nm或6nm或5nm的一种,其中5nm为最佳粒径。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800~1000分子量,2000~3000分子量的混合物,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比例为1:1.5。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DLTP或抗氧剂TPP或抗氧剂TNP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抗紫外线剂为UV531或AM-101或UV329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或PMA或醋酸丁酯中的一种。有益效果如下:1、该高效遮光材料,通过多种溶剂的混合,使得炭黑粒子在加入反应釜中能快速得到溶解,使得制备的遮光材料内部含有均匀的炭黑粒子,使得遮光材料能均匀的将阳光中的紫外线吸收,同时替代传统遮光材料只能将紫外线吸收,遮光效果差,通过陶瓷微粉、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与二氧化钛的配比,使得制备的遮光材料具有反射紫外线的效果,使得照射的紫外线被遮光材料以反射的形式阻挡在遮光材料的外部,从而提到遮光的效果,使得遮光材料内部的原材料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工作,增加遮光材料的耐久度,使得遮光材料保持一个较佳的状态遮光,阻挡外部的紫外线。2、该高效遮光材料,通过陶瓷微粉的作用,使得整个遮光材料耐高温,使得遮光材料内部的原料寿命耐久度增加,防止出现老化或氧化,同时利用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增加遮光材料的粘度,使得遮光材料涂覆至物体后不易脱落,耐热、耐水,增加遮光材料在使用时的耐久度,使得遮光材料能长久使用,阻挡紫外线,同时利用遮光材料的黑度阻挡光线的照射,提高遮光材料遮挡的效果,起到对物体进行遮光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所述高效遮光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按重量份及:聚醚多元醇20~30份、炭黑30~40份、混合溶剂30~45份、二氧化钛1~3份、异氰酸酯1~2份、陶瓷微粉2~4份、分散剂2~5份、抗氧剂1~2份、抗紫外线剂1~2份、催化剂0.01~0.03份制备而成,具体按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合溶液,将30份甲苯与45份丙酮溶剂导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8分钟,搅拌过程中温度保持室温即可,甲苯与丙酮的制备比例为1:1.5;步骤二、将30~40份炭黑称重倒入反应釜中,与混合溶液混合搅拌10~15分钟,并将反应釜温度升至40摄氏度,然后再加入聚醚多元醇20~30份至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5摄氏度并搅拌5~10分钟,再次加入催化剂0.01~0.03份至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得到炭黑混合溶液;步骤三、将1~3份二氧化钛称重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中的炭黑混合溶液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然后加入1~2份异氰酸酯与炭黑溶液混合,再加入2~4份陶瓷微粉与2~5分散剂,然后将混合溶液搅拌10~20分钟,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并保温25~30分钟,然后打开反应釜观察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含有絮状物体时,继续将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等待20~30分钟后,再次打开观察混合溶液的状态,若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继续重复上述动作,若混合溶液中没有絮状物体,则炭黑溶液制备完成;步骤四、将1~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并保温搅拌,然后再将1~2份抗紫外线剂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0摄氏度,然后搅拌3~5分钟、保温0.5~1小时,待保温结束后观察最终的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可加入0.5~1份分散剂滴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9分钟,待混合溶液冷却放置常温后即可得到遮光材料,然后将溶液从反应釜中取出储存至容器中,可将制备的混合溶液用设备或毛刷均匀涂覆至塑料板、玻璃板、纺织物上,然后将涂覆层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溶液即可吸附在板材上形成遮光层即可。其中,所述炭黑的粒径选用8nm或6nm或5nm的一种,其中5nm为最佳粒径。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遮光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按重量份及:聚醚多元醇20~30份、炭黑30~40份、混合溶剂30~45份、二氧化钛1~3份、异氰酸酯1~2份、陶瓷微粉2~4份、分散剂2~5份、抗氧剂1~2份、抗紫外线剂1~2份、催化剂0.01~0.03份制备而成,具体按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合溶液,将30份甲苯与45份丙酮溶剂导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8分钟,搅拌过程中温度保持室温即可,甲苯与丙酮的制备比例为1:1.5;步骤二、将30~40份炭黑称重倒入反应釜中,与混合溶液混合搅拌10~15分钟,并将反应釜温度升至40摄氏度,然后再加入聚醚多元醇20~30份至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5摄氏度并搅拌5~10分钟,再次加入催化剂0.01~0.03份至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得到炭黑混合溶液;步骤三、将1~3份二氧化钛称重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中的炭黑混合溶液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然后加入1~2份异氰酸酯与炭黑溶液混合,再加入2~4份陶瓷微粉与2~5分散剂,然后将混合溶液搅拌10~20分钟,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并保温25~30分钟,然后打开反应釜观察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含有絮状物体时,继续将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等待20~30分钟后,再次打开观察混合溶液的状态,若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继续重复上述动作,若混合溶液中没有絮状物体,则炭黑溶液制备完成;步骤四、将1~2份抗氧剂加入反应釜中并保温搅拌,然后再将1~2份抗紫外线剂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0摄氏度,然后搅拌3~5分钟、保温0.5~1小时,待保温结束后观察最终的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可加入0.5~1份分散剂滴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9分钟,待混合溶液冷却放置常温后即可得到遮光材料,然后将溶液从反应釜中取出储存至容器中,可将制备的混合溶液用设备或毛刷均匀涂覆至塑料板、玻璃板、纺织物上,然后将涂覆层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溶液即可吸附在板材上形成遮光层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遮光的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遮光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按重量份及:聚醚多元醇20~30份、炭黑30~40份、混合溶剂30~45份、二氧化钛1~3份、异氰酸酯1~2份、陶瓷微粉2~4份、分散剂2~5份、抗氧剂1~2份、抗紫外线剂1~2份、催化剂0.01~0.03份制备而成,具体按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制备混合溶液,将30份甲苯与45份丙酮溶剂导入反应釜中,并搅拌5~8分钟,搅拌过程中温度保持室温即可,甲苯与丙酮的制备比例为1:1.5;步骤二、将30~40份炭黑称重倒入反应釜中,与混合溶液混合搅拌10~15分钟,并将反应釜温度升至40摄氏度,然后再加入聚醚多元醇20~30份至反应釜中,将反应釜升温至45摄氏度并搅拌5~10分钟,再次加入催化剂0.01~0.03份至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得到炭黑混合溶液;步骤三、将1~3份二氧化钛称重后加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中的炭黑混合溶液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然后加入1~2份异氰酸酯与炭黑溶液混合,再加入2~4份陶瓷微粉与2~5分散剂,然后将混合溶液搅拌10~20分钟,将反应釜中的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并保温25~30分钟,然后打开反应釜观察混合溶液,若混合溶液中含有絮状物体时,继续将混合溶液搅拌10~15分钟,等待20~30分钟后,再次打开观察混合溶液的状态,若再次出现絮状物体时,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庆许诺陈罡星丰海波杜二威张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