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宏仲专利>正文

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88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齿盘、控速装置及螺杆;输出齿盘与输入轴间以轴承活接,控速装置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轮盘,第一轴杆上设有活动轮,活动轮与轮盘摩擦接触,活动轮可连动第二轴杆旋转;螺杆与输出齿盘啮合,并由第二轴杆传动旋转;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透过螺杆传动输出齿盘,当活动轮移位于第一轴杆并与轮盘摩擦接触时,输出齿盘与输入轴的速度产生变化。可承受较大的负载并可达到无级变速。(*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啮合力强、输出力大的变速机构。大部分变速机构的型式,由于其输出速度无法为零或趋近于零,所以变速的范围便有了限制,如果变速机构的变速范围包括零速在内,也就是指其有无限多种变速范围,然而,事实上大多数的变速机构是无法产生无限多种变速能力。以往可变速的机械式传动构造中,最常见的是齿轮式的传动机构,但除了齿轮式传动结构,更可依据可变速传动构造的动作原理大致分类如下1、锥式传动(Conedrives)。2、盘式传动(Disk drives)。3、环式传动(Ring drives)。4、球式传动(Spherical drives)。5、多重-盘式传动(Multiole-disk drives)。6、冲动式传动(Impulse drives)。7、控制-差动传动(Controlled-differential drives)。8、带式传动(Belt drives)。9、链式传动(Chain drives)。当然,可变速的机械式传动构造并不止上述的形态,但上述中齿轮式的传动结构,由于其啮合能力强,所以具有可承受较大负载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如果要达到无级变速的要求时,恐怕须以极复杂的齿轮组才可达成;轮盘式的传动结构虽然具有可轻易达成无级变速的优点,但其啮合能力弱、输出力小是美中不足的所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机构,其具有啮合力强、输出力大的优点,并且更具有无级变速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齿盘、螺杆及控速装置,控速装置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轮盘,第一轴杆与输入轴活接,第一轴杆更设有可轴向移位的活动轮,并且该活动轮与轮盘摩擦接触,活动轮并连动第二轴杆旋转;所述螺杆与输出齿盘啮合,螺杆由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传动旋转;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通过螺杆传动输出齿盘,当活动轮移位于第一轴杆并与轮盘摩擦接触时,使输出齿盘与输入轴的变速比产生变化。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控速装置的第一轴杆上可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的活动轮与第一轴杆尾端之间。控速装置还可包括有连动杆。该连动杆可与输入轴固接,并且其连动控速装置的第一、二轴杆以输入轴为中心旋转。第一轴杆上的活动轮可藉由皮带轮组连动第二轴杆。螺杆及控速装置至少有二组以上并且呈对称地设置。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由于螺杆与输出齿盘的啮合力强,并且活动轮与轮盘间的变速快,两者合而为一可使本技术具有承受较大负载及易达到无级变速的效果。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变速机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Ⅰ-Ⅰ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Ⅱ-Ⅱ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输入轴1,输出齿盘2,螺杆3,及控速装置4;输出齿盘2是以轴承20与输入轴1活接(如图2),使输出齿盘2可转动于输入轴1上,螺杆3啮合于输出齿盘2的边缘(如图1),当螺杆3受控速装置4驱动时,螺杆3可以控制输出齿盘2产生转速,螺杆3及控速装置4均为两组对称的设置状态。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控速装置4包括第一轴杆41、第二轴杆42、轮盘43等主要构件;第一轴杆41的一端由轴承401与输入轴1活接,使第一轴杆41可在受控时以输入轴1为中心做360度的旋转,而第一轴杆41的另一端则结合于轴承座403内,第二轴杆42一端与螺杆3固接,另一端则与轴承座403内活接,藉以使第二轴杆42可以受控而驱动螺杆3自转,在第一轴杆41上更设有可轴向移位的活动轮412,且活动轮412更与轮盘43摩擦接触,而活动轮412一侧结合有皮带轮组414,藉由皮带轮组414可连动第二轴杆42自转,弹性元件402套设于第一轴杆41上,且位于活动轮412及皮带轮组414与第一轴杆41尾端之间,控速装置4还包括有曲形连动杆44,连动杆44与输入轴1固接,当输入轴1旋转时可连带连动杆44-并旋转,连动杆44上形成有滑槽442,而第一轴杆41上的活动轮412边缘处设有卡销405,其恰可嵌置于滑槽442内,当输入轴1连动杆44旋转时,藉由连动杆44连动第一、二轴杆41、42以输入轴1为中心做360度旋转。请同时参阅图4~6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输入轴1受外力驱动产生旋转时,可一并连动连动杆44做360度的旋转,此时连动杆44会适当推挤第一轴杆41上的弹性元件402,当推力与恢复力达到均等状态时,则连动杆44会藉由卡销405带动第一轴杆41与第二轴杆42一并绕着输入轴1旋转,此时活动轮412与轮盘43接触时,因为第一轴杆41旋转绕行输入轴1,所以活动轮412会在轮盘43上产生滚动的作用,当活动轮412滚动后会藉由皮带轮组414的传动,使得第二轴杆42产生自转,同时并且连动螺杆3产生自转,当螺杆3转动后即会控制输出齿盘2的速度。同时,因为受力的状态不同,使得活动轮412移位于第一轴杆41上的位置可以产生变化,当活动轮412愈接近轮盘43内侧时,表示输入轴1与输出齿盘2间速度变化的差异度较小,如果活动轮412愈接近轮盘43外缘时,则表示输入轴1与输出齿盘2间速度变化的差异度愈来愈大,因此可以达到自动无级变速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齿盘、螺杆及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控速装置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轮盘,第一轴杆与输入轴活接,第一轴杆更设有可轴向移位的活动轮,并且该活动轮与轮盘摩擦接触,活动轮并连动第二轴杆旋转;所述螺杆与输出齿盘啮合,螺杆由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传动旋转;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通过螺杆传动输出齿盘,当活动轮移位于第一轴杆并与轮盘摩擦接触时,使输出齿盘与输入轴的变速比产生变化。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控速装置的第一轴杆上设有弹性元件。3.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的活动轮与第一轴杆尾端之间。4.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控速装置还包括有连动杆。5.依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连动杆与输入轴固接,并且其连动控速装置的第一、二轴杆以输入轴为中心旋转。6.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轴杆上的活动轮藉由皮带轮组连动第二轴杆。7.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螺杆及控速装置至少有二组以上并且呈对称地设置。专利摘要一种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齿盘、控速装置及螺杆;输出齿盘与输入轴间以轴承活接,控速装置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轮盘,第一轴杆上设有活动轮,活动轮与轮盘摩擦接触,活动轮可连动第二轴杆旋转;螺杆与输出齿盘啮合,并由第二轴杆传动旋转;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透过螺杆传动输出齿盘,当活动轮移位于第一轴杆并与轮盘摩擦接触时,输出齿盘与输入轴的速度产生变化。可承受较大的负载并可达到无级变速。文档编号F16H3/06GK2143273SQ92243668公开日1993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林宏仲 申请人:林宏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齿盘、螺杆及控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控速装置包括第一轴杆、第二轴杆、轮盘,第一轴杆与输入轴活接,第一轴杆更设有可轴向移位的活动轮,并且该活动轮与轮盘摩擦接触,活动轮并连动第二轴杆旋转;所述螺杆与输出齿盘啮合,螺杆由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传动旋转;控速装置的第二轴杆通过螺杆传动输出齿盘,当活动轮移位于第一轴杆并与轮盘摩擦接触时,使输出齿盘与输入轴的变速比产生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仲
申请(专利权)人:林宏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