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宝堂专利>正文

远移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579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远移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牵引机构两大部分,其中传动机构是以直丝杆为其核心,以电机为动力源,将直丝杆两端分别用轴承安装在由导轨和上、下横板组成的支撑架上,在直丝杆的下端设底大轮,直丝杆上套有伞齿轮,伞齿轮内壁设有键槽,直丝杆上的直条丝穿过伞齿轮内键槽,伞齿轮下设承压轴承和撑环,直丝杆上套有的伞齿轮与另一伞齿轮相互啮合,该伞齿轮与伞轴的一端连接,伞轴上设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作业机轴轮连接,伞齿轮下方的撑环固定在连杆上,连杆与支撑架的导轨滑移连接,连杆通过牵引机构与作业机相连。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当可靠、效率高、省力安全等特点,解决了作业机远离电机、且作业机不断移动位置的工况下的传动问题,为诸如建筑业等特殊行业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满足电机与作业机距离较远、且作业机不断移动位置的工况下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机和作业机之间的传动方式,多为带轮、齿轮、链轮等的传动,电机和作业机距离较近,而且电机和作业机都是固定不动的。正是因为传统传动方式的局限,限制了一些行业机械化的实现,如建筑行业。如果用传统的传动方式,抹灰机与电机用三角带连接在一起上墙抹灰,不仅沉重费力,而且十分危险。正因为此,截至目前建筑业领域沿用的还是古老的、劳动强度很大的、效率十分低下的手工方式完成砌墙、抹灰、贴瓷砖等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当可靠、效率高、省力安全的远移传动装置,以解决作业机远离电机、且作业机不断移动位置工况下的传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远移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牵引机构两大部分,其中传动机构是以直丝杆为其核心,以电机为动力源,将直丝杆两端分别用轴承安装在由导轨和上、下横板组成的支撑架上,在直丝杆的下端设底大轮,直丝杆上套有伞齿轮,伞齿轮内壁设有键槽,直丝杆上的直条丝穿过伞齿轮内键槽,伞齿轮下设承压轴承和撑环,直丝杆上套有的伞齿轮与另一伞齿轮相互啮合,该伞齿轮与伞轴的一端连接,伞轴上设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通过三角带与作业机的轴轮连接,伞齿轮下方的撑环固定在连杆上,连杆与支撑架的导轨滑移连接,连杆通过牵引机构与作业机相连。所述牵引机构也是以电机为动力源,以旋丝杆、绳辊、滑轮组或链轮方式牵引传动机构的移动部分和作业机。所述旋丝杆式牵引机构,是在旋丝杆或丝杠下端设与电机连接的底大轮,旋丝杆上螺有内丝套,内丝套固定在连杆上并与作业机连接。所述绳辊式牵引机构,是在支撑架的下横板上设有与电机相连的辊大轮,与辊大轮同轴设有两单向辊,两单向辊内均设有拨子,两辊转动方向相反;丝绳的一端固定在一单向辊上,另一端经过支撑架上横板上的滑轮,向下至连杆上的轴承环,在轴承环的上小环处固定,再在轴承环的下小环上固定后向下引出至另一单向辊上固定;轴承环套接在连杆上并与作业机连接。所述滑轮组方式的牵引机构,在支撑架的下横板上设有与电机相连的带轮,与带轮同轴设有一辊轮,丝绳的一端固定在辊上,另一端经滑轮组后固定在支撑架的上横板上,支撑杆上的滑套固定在连杆的一端并与作业机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远移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当可靠、效率高、省力安全等特点,解决了作业机远离电机、且作业机不断移动位置的工况下的传动问题,为诸如建筑业等特殊行业实现机械化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远移传动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远移传动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远移传动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直丝杆;2-直条丝;3A、3B-伞齿轮;4-承压轴承;5-撑环;6-伞轴;7-三角带轮;8-小连杆;9A-直丝杆底大轮、9B-旋丝杆底大轮;10-旋丝杆、10′-支撑杆;11-螺旋丝;12-内丝套、12′-滑套;13-作业机;14-支撑架;15-连杆;16-小轮;17-配重;18-电机;19-轴承环;20-滑轮;21-丝绳;22-辊大轮;23-单向辊I;24-单向辊II;25-定滑轮组;26-动滑轮组;27-带轮;28-辊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是一种直旋丝杆结构的远移传动装置。该远移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和牵引机构两大部分。其中传动机构是以直丝杆1为其核心,以电机18为动力源,将直丝杆1两端分别用轴承安装在由导轨和上、下横板组成的支撑架14上,所述直丝杆1是将直条丝2固定在圆柱杆上而成,在直丝杆1的下端设底大轮9A,直丝杆1上套有伞齿轮3A,伞齿轮3A内壁设有键槽,直丝杆1上的直条丝2穿过伞齿轮3A的内键槽,伞齿轮3A下设承压轴承4和撑环5,直丝杆1上套有的伞齿轮3A与另一伞齿轮3B相互啮合,该伞齿轮3B与伞轴6的一端连接,伞轴6的另一端通过一小连杆8与作业机13箱壳连接,伞轴6上设三角带轮7,三角带轮7通过三角带与作业机13的轴轮连接,伞轴6上可以设手扳简易离合器;伞齿轮3A下方的撑环5固定在连杆15中间,连杆15的一端与支撑架14的导轨通过小轮16滑移连接,此端必要时可设维持平衡和加减配重17;连杆15的另一端通过旋丝杆式牵引机构与作业机13相连,牵引传动机构的伞轮3A与3B、伞轴6及三角带轮7等移动部件和作业机13。所述旋丝杆式牵引机构,是在旋丝杆10下端设与电机18连接的底大轮9B,旋丝杆10上螺有内丝套12,内丝套12固定在连杆15上并与作业机13连接。所述旋丝杆10是将螺旋丝11固定在圆柱杆上而成,旋丝杆10也可用丝杠来代替。该结构中的直丝杆1和旋丝杆10,还可设附加的各种长度节,在需要延长时将附加节连接在下端,连接处用方形榫卯连接即可。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直旋丝杆结构的远移传动装置,在传动时,开动电机18开关,三角带带动直丝杆1和旋丝杆10下端的底大轮9A、9B,使直丝杆1和旋丝杆10同时转动。直丝杆1上的直条丝2带动伞齿轮3A转动,与之相啮合的伞齿轮3B随之转动,通过伞轴6带动三角带轮7转动,三角带轮7通过三角带带动作业机13上轴轮转动作业。与此同时,旋丝轩10上螺旋丝11推动内丝套12向上运行,内丝套12带动连杆15推动作业机13向上运行,通过撑环5推动承压轴承4、伞齿轮3A、3B、伞轴6、三角带轮7均向上运行。连杆15的另一端通过小轮16在支撑架14的导轨内向上滚动,此处所设配重17酌情加减以维持两端平衡。当作业机需要暂停时,扳动伞轴6上简易离合器可暂停作业机13,而旋丝杆10上内丝套12所推动的传动机构的移动部分和作业机照样向上运行。若电机倒转,则反之,均向下运行,作业机13也可在下行时作业,也可暂停作业。如图2所示,本技术施例㈡是一种直丝绳辊结构的远移传动装置,其直丝杆1的动力传动机构与实施例㈠完全相同,不再重复说明。区别在于采用了由单向辊23和24、辊大轮22、丝绳21、轴承环19等组成的绳辊牵引机构代替了实施例一中由旋丝杆10和内丝套12组成的旋丝杆牵引机构。现作如下详细说明所述绳辊式牵引机构,是在支撑架14的下横板上设有与电机18相连的辊大轮22,与辊大轮22同轴设有两单向辊23、24,两单向辊23、24内均设有拨子,两辊转动方向相反;丝绳21的一端固定在一单向辊24上,另一端经过支撑架14上横板上的滑轮20,向下至连杆15上的轴承环19,在轴承环19的上小环处固定,再在轴承环19的下小环上固定后向下引出至另一单向辊23上固定;轴承环19套接在连杆15上并与作业机13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直丝绳辊结构的远移传动装置,在传动时,开动电机18开关,以三角带带动直丝杆底大轮9A和辊大轮22同时转动,底大轮9A带动直丝杆1转动,直丝杆1通过直条丝2带动伞齿轮3A、伞齿轮3B及伞轴6转动,伞轴6上三角带轮7以三角带带动作业机13内轴轮转动,作业机13开始作业。与此同时辊大轮22带动一单向辊23转动,即开始缠绕丝绳21牵引作业机13、伞齿轮3A、3B、三角带轮7等向上运行,此时另一单向辊24被动而转,不断绽丝绳。若电机18倒转,则反之。如图3所示,本技术施例㈢是一种直丝滑轮组结构的远移传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远移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传动机构和牵引机构两大部分,其中传动机构是以直丝杆(1)为其核心,以电机(18)为动力源,将直丝杆(1)两端分别用轴承安装在由导轨和上、下横板组成的支撑架(14)上,在直丝杆(1)的下端设底大轮(9A),直丝杆(1)上套有伞齿轮(3A),伞齿轮(3A)内壁设有键槽,直丝杆(1)上的直条丝(2)穿过伞齿轮(3A)的内键槽,伞齿轮(3A)下设承压轴承(4)和撑环(5),直丝杆(1)上套有的伞齿轮(3A)与另一伞齿轮(3B)相互啮合,该伞齿轮(3B)与伞轴(6)的一端连接,伞轴(6)上设三角带轮(7),三角带轮(7)通过三角带与作业机(13)的轴轮连接,伞齿轮(3A)下方的撑环(5)固定在连杆(15)上,连杆(15)与支撑架(14)的导轨滑移连接,连杆(15)通过牵引机构与作业机(1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堂
申请(专利权)人:杨宝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