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564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焚烧炉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水泵、供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一跳汰机、第二跳汰机以及洗沙机,供水管的进水端通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供水管的出水端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连接,供水管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口与第二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出水口与第三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焚烧炉渣处理系统中水泵的使用数量并降低处理系统的建造成本;焚烧炉渣处理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操控方便,便于规模化处理焚烧炉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焚烧炉渣处理
,尤其是指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焚烧炉渣处理的跳汰和洗沙等工序中,均需要用到水。现有技术中,焚烧炉渣处理中每个需要用水的工序中均会配备至少一个水泵,因此传统的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大多设置有多个水泵,导致焚烧炉渣处理系统的建造成本高。同时现有的焚烧炉渣处理系统,焚烧炉渣中的原料利用率不高,且处理产生的水处理效果不好,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建造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的焚烧炉渣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针一种提供焚烧炉渣处理方法,该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操控方便,便于规模化处理焚烧炉渣。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循环处理单元、水泵、供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依次连接的振动筛装置、猪笼筛装置、破碎装置和磁选机,所述焚烧炉渣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磁选机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第一跳汰机、与磁选机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第二跳汰机、与第一跳汰机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洗沙机以及与第一跳汰机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跳铝机,第一跳汰机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的出水端均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水泵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以及第四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与第三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的进水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包括滤沙装置、第一沉降池、第二沉降池以及清水池,第四出水口、第一跳汰机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的出水端均与滤沙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滤沙装置的出水端与第一沉降池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沉降池的出水端与第二沉降池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沉降池的出水端与清水池的进水端连接,清水池的出水端与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一泥浆泵、第二泥浆泵以及污泥收集池,第一沉降池的出料端通过第一泥浆泵与污泥收集池的进料端连接,第二沉降池的出料端通过第二泥浆泵与污泥收集池的进料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电动阀门,清水池的进水端通过电动阀门与外部水源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均固定于清水池的侧壁,第一液位传感器位于第二液位传感器的上方,第一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电动阀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还包括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齿轮、混合杆、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沉降池外部的滑轨,所述混合杆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杆体以及由第一杆体的一端弯折而成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伸入第一沉降池的内部,所述第二杆体的两侧均凸出形成有混合板,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焚烧炉渣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采用上述焚烧炉渣处理系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焚烧炉渣进入振动筛装置进行第一次分筛;步骤B、粒径较大的焚烧炉渣继续进入猪笼筛装置,猪笼筛装置26将成团状的焚烧炉渣分散并对焚烧炉渣进行第二次分筛;步骤C、采用破碎装置对猪笼筛装置筛出的粒径较大的焚烧炉渣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焚烧炉渣进入磁选机;步骤D、采用磁选机分选带有磁性的物质以及不带磁性的物质,不带有磁性的物质从磁选机的第一出料端进入第一跳汰机并经由第一跳汰机3跳汰后进入洗沙机或跳铝机,带有磁性的物质从磁选机的第二出料端进入第二跳汰机并经由第二跳汰机进行跳汰;步骤E、第一跳汰机、第二跳汰机以及洗沙机产生的污水均流入污水循环处理单元并经污水循环处理单元处理后继续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处理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其资源利用率高,经过二次分筛、磁选和二次跳汰处理后,金属回收率高,金属回收能力达90%以上,经过处理后焚烧炉渣可与水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用于制造建筑砖块或用于其他场合,炉渣粉经处理后又可应用于处理污水,污水可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使焚烧炉渣废弃物得到良好的利用,该处理方法操控方便,便于规模化处理焚烧炉渣。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污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滤沙装置对污水进行滤沙处理,以回收污水中的沙;(b)经过滤沙处理的污水流入投有第一处理剂的第一沉降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其中的浮渣和泥浆进入污泥收集池;(c)经第一沉降池处理的污水流入投有第二处理剂的第二沉降池进行处理,处理后其中的浮渣和泥浆进入污泥收集池;污水经第二沉降池处理后流入清水池,用于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方法可优化污水处理效果,将用于炉渣处理的水处理成清水后循环使用,大大减少污染排放,且省时省力,处理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第一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0-15份、消石灰15-20份、炉渣粉6-10份。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处理剂对进入第一沉降池进行第一次絮凝和沉降处理,成本低,可实现对炉渣粉的回收利用,进一步的,炉渣粉为被水淋洗后过的炉渣粉,所述炉渣粉的粒径200-300μm。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炉渣粉中氧化铝的含量在14%以上,氧化钙的含量在0.8%以上。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炉渣粉中铝的含量在14-30%,氧化钙的含量0.8-2%。通过炉渣粉的粒径的设置,使炉渣粉与污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对污水中的污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又可防止絮凝团体积过小。本专利技术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炉渣粉与其他组分相配合,实现了炉渣粉的高价值利用,炉渣具有多孔结构,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具有较强的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炉渣粉在水中溶出的铝,可在水中形成氢氧化物,对污水中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起絮凝作用,加强其澄清沉降效果,炉渣粉也可对污水也有混凝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第二处理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6-20份、聚合氯化铝8-12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5-8份、羧甲基硫脲壳聚糖3-4份、活性起泡剂5-7份、木质素6-10份、柠檬酸4-6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5-8份、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2-4份。柠檬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可使污垢和灰分散、悬浮,以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且无毒、易溶于水、易生物降解,对金属管路的腐蚀性小。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增加了聚丙烯酰胺的粘度,提升了絮凝能力;羧甲基硫脲壳聚糖为一种改性壳聚糖,改性后提高了溶解能力,其分子内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离解使其表面电荷,可作为第二处理剂的分散稳定剂,聚丙烯酰胺与木质素、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顺丁烯二酸单十六烷基酯钠盐、羧甲基硫脲壳聚糖相互配合,提高了絮凝效果,并且木质素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对加快悬浮物去除速度有重要作用,优化了第二沉降池的液固分离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剂使用时,将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混合后组成组分A;将阴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水泵(2)、供水管(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以及依次连接的振动筛装置(25)、猪笼筛装置(26)、破碎装置(27)和磁选机(28),所述焚烧炉渣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磁选机(28)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第一跳汰机(3)、与磁选机(28)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第二跳汰机(4)、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洗沙机(5)以及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跳铝机(6),第一跳汰机(3)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4)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5)的出水端均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的进水端通过水泵(2)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22)与第一跳汰机(3)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阀门(23)与第二跳汰机(4)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24)与第三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四出水口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水泵(2)、供水管(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4)以及依次连接的振动筛装置(25)、猪笼筛装置(26)、破碎装置(27)和磁选机(28),所述焚烧炉渣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磁选机(28)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第一跳汰机(3)、与磁选机(28)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第二跳汰机(4)、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一出料端连接的洗沙机(5)以及与第一跳汰机(3)的第二出料端连接的跳铝机(6),第一跳汰机(3)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4)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5)的出水端均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的进水端通过水泵(2)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供水管(21)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22)与第一跳汰机(3)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阀门(23)与第二跳汰机(4)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24)与第三跳汰机的进水端连接,第四出水口与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的进水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包括滤沙装置(17)、第一沉降池(11)、第二沉降池(12)以及清水池(13),第四出水口、第一跳汰机(3)的出水端、第二跳汰机(4)的出水端以及洗沙机(5)的出水端均与滤沙装置(17)的进水端连接,滤沙装置(17)的出水端与第一沉降池(11)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沉降池(11)的出水端与第二沉降池(12)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沉降池(12)的出水端与清水池(13)的进水端连接,清水池(13)的出水端与供水管(21)的进水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还包括第一泥浆泵(14)、第二泥浆泵(15)以及污泥收集池(16),第一沉降池(11)的出料端通过第一泥浆泵(14)与污泥收集池(16)的进料端连接,第二沉降池(12)的出料端通过第二泥浆泵(15)与污泥收集池(16)的进料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循环处理单元(1)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71)、第二液位传感器(72)、处理器(73)以及电动阀门(7),清水池(13)的进水端通过电动阀门(7)与外部水源连接,第一液位传感器(71)和第二液位传感器(72)均固定于清水池(13)的侧壁,第一液位传感器(71)位于第二液位传感器(72)的上方,第一液位传感器(71)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液位传感器(72)的输出端与处理器(7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处理器(73)的输出端与电动阀门(7)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焚烧炉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广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翔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