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云专利>正文

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39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控同轴变向机构,涉及物件、机件、结构、机构的转动、变向、空档和圆周范围往复动作。便于所述领域物件、机构的正反向转动、变向、空档和往复动作各状态的实现。它主要由基套、芯件(芯件可为空心螺套状或套状,也可为实心状或轴状)、棘件、换向套、盖板、柄、控制机构等组成,便于换向、空档和往复动作等操作。用于轮子、轴类等物件正反向转动和空档,还可用于物件的正反向紧松等旋动。本设计应用范围广、易制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物件、机件、结构、机构的转动、变向空挡和圆周范围往复动作的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已有的此范筹的技术与实物、与该技术易控同轴变向机构结构不同,无易控机构、应用面很窄,还有的结构繁杂而苯重,不利于应用。该技术是为了便于轮类及其它物件、机件、结构、机构的正反向转动、空挡、旋动和操作柄在圆周范围的往复动作。该技术不但便于控制、而且结构简单、新颖、轻便、应用面广、便于制作。解决了过去的应用窄、有的无空挡无易控机构、有的结构繁杂和笨重、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它由基套、芯件(芯件因用途不同可为空心螺套状或套状、也可实心状或轴状)、棘块、换向套、盖板、柄、控制机构等组成,其主要是芯件的外齿置于基套的腔中、棘块一个或数个与基套的环圈缺口处相联接并和芯件的外齿相对应,变向套与基套的外径相套接且其缺口分别与各基块的尾部相对应,半环形板2片或整环形板1片经螺钉数条与基套相联接从而使变向套、芯件、基套形成一个只能相互转动的整体,基套上可设柄、柄的外端部设有变向把结构、变向套经牵盘和牵线与变向把结构相联接,可调长度的防滑套套于柄的上部且与变向把处于柄上的部件相顶接、以防变向把受力时下滑,这样,同一只手握住柄且捏动变向把柄而沿着圆周正转或反转或反复摆动、变向套缺口拨动棘块尾部、棘块左右两个前角对芯件外齿产生作用状态,为了更好地产现这三种状态、可在基套和变向套之间设置定位机构,芯件的中部可为内螺孔状、也可为空套状、实心状、轴状、四角或多角的单头状,从而可使轮类(有的轮类经芯件的内螺纹及联接盘与芯件联接)、物件、机件、结构、机构实现正转、反转、正反旋动和空挡之状态。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轻便、易控、功能多、应用面广、易制作,解决了过去的应用面窄、有的无易控、无空挡、有的结构繁杂和笨重等问题。 附图说明图1为芯件中部为内螺孔的、基套、芯件、连接套、珠粒、变向套、牵盘、半圆的环形板等结构的半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和局部剖视示意图,该图表达出了芯件的外齿、基套缺口、变向套缺口和棘块的位置等。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局部剖视示意图,该图从侧立面进一步表达了棘块尾部基套缺口、变向套缺口、牵盘缺口及其各件的相互关系。图4为实心芯件、基套、珠粒、变向套、牵盘、牵线、环形盖板等结构的半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示意图。图6为芯件为内螺孔的变向机构的易控结构、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易控结构顶部的防滑套、变向把、稳制器、及柄端套的示意图图8为稳制器结构的正视和局部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府视和局部剖视示意图。图10为芯件中部为内螺孔的同轴易控变向机构在立轮上使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左视示意图。图13为防滑套结构半剖视示意图。图14为芯件中部为轴体的易控同轴变向机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左视示意图。图16为定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左视示意图。图18为芯件中部为轴体的套式架设示意图。图19为芯件中部为轴体的单端半活架式架设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Z-Z剖视示意图。图21为芯件中部为实心的单端出四方体头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左视示意图。图23为芯件中部为内螺孔的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在立轮上使用时、立轮架体后部所设的转折加伸缩式推柄的前视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左视示意图。图25为图23的府视示意图。图26为基套柄中普通伸缩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基套柄中防脱伸缩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基套柄中折叠部位结构示意图。图29为图28下部的右视示意图。图30为图28上部的左视示意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易控同轴变向机构,芯件2的中部为螺孔2.1状的同轴变向机构、主要由基套1、芯件2、变向套6.1、棘块4、整圆或半圆形盖板3等组成,其中具有外齿内螺孔的芯件2装入基套1的腔中、棘件4经螺销5与基套1的缺口1.3处联接且该棘件的内棘角4.2、4.3与芯件2的外齿2.2相对应、棘块4根据需要可以设1个也可以设1个以上的多个分布于基套1相应圆周的各适当缺口处、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基套1与变向套6.1的接触面向摩擦力较大时可设珠粒8若干个以单排或双排8.1、8.2形式均布于基套1相应园周上的各凹坑中且略有凸出,变向套6.1的缺口J-K与棘块4的尾部4.1相对应且与基套1相套接、整园或半圆环形盖板3.1 3.2经螺钉7数条与基套1联接、从而使基套1与变向套6.1间只能适度转动而不脱开,当该变向机构用于具有双层扶条的车轮上时、采用半圆环形盖板、联接螺钉7一般不少于6条且位于两个半圆环形盖板各交缝两侧处—例图2中所标螺钉7螺孔1.2的位置-----的两个螺钉要相对接近、以防止该盖板7的端头翘起。此时,当棘块4处于图2所示状态时为空挡,转动基套1、芯件2不转动;当将变向套6.1向B向转动时则该套6.1的缺口J---K带动棘块4的尾部4.1向B向偏转、且棘块4的右棘角4.3插入芯件2的外齿部的相应齿间凹处而将该齿的左侧面顶住,此时向C向转动基套1、对芯件2无作用,而向B向转动基套1、芯件2则因棘块4和棘角4.3的作用而带动芯件2向B向转动---从而、人为地使基套1一直向B向转动或沿圆周往返摆动、均使芯件2向B向转动;同理,反之芯件2则向C向转动。从而达到了使芯件空挡或变化转动方向的目的。如图4图5所示,一种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它由基套9、实心芯件10、棘块12、变向套14、盖板11等组成。其主要是基套9的环形平面9.1上分布有3个或3个以上的螺孔9.2,基套9开有缺口9.3,棘块12经螺销13而联接于该缺口9.3平面的适当位置,根据需要棘块12亦可设1个以上的多个分布于基套9的相应圆周的各缺口处,具有外齿的实心芯件10置于基套9的腔中,两者的接触面L、M将芯件9定位、使其只能转动,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基套9与变向套14.1的接触面摩擦力较大时,可设珠粒15若干个以单排或双排15.1 15.2形式均布于基套9相应园周上的各凹坑中且略有凸出,变向套14.1的缺口P-Q与棘块12的尾部12.3对应且与基套的环形圈9.1套接、相互可适度转动,环形盖板11经螺钉80三条或三条以上、固定于基套9的环形圈9.1的平面上,螺钉80若干个与基套9上的螺孔9.2若干相联接。变向套14.1和棘块12、基套9及芯件10的运动原理与上一个自然段对变向套6.1、棘块4、基套1、芯件2的运动描述相同。如图1、图2、图4---图6、图11、图12、图14、图15、图18----图22所示,本技术易控同轴变向机构、由于其应用场合的不同、其芯件2、芯件10的心部分别可以为内螺孔状2.1空管状、空心轴状、实心轴状态10,可以为普通轴轴可设横向螺孔10.1.2,也可以为滑键轴、或具有外螺纹、或具有内螺纹的轴头,轴头也可以为四方状形状10.1.3、也可以为其它多角形等,轴可两面出头10.1、10.3,也可以单面出头10.1.3。如图6、图7、图11、图12、图14、图15、图26----图30所示,本技术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在某种使用场合下可设柄柄21经螺拴或螺钉28三条或多条与基套1固定,柄77经螺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控同轴变向机构,它由基套、芯件、棘块、变向套、盖板等构成,其特征是:基套(1)的环形平面(1.1)上分布有螺孔(1.2)6个或6个以上,其中有4个螺孔较接近该环形平面(1.1)的假想平分线处,基套(1)开有缺口(1.3)、棘块(4)经螺销(5)连接于该缺口(1.3)平面的适当位置,具有外齿和内螺纹的芯件(2)置于基套(1)的腔中、两者的接触面(H)(G)将芯件(2)定位,使其只能转动,变向套(6.1)与基套(1)相套接、相互可转动,换向套上的缺口(J-K)与棘块(4)的尾部(4.1)相对应,两个半圆的环形板(3.1)(3.2)经螺钉(7)6只或6只以上与基套(1)相连接、以将芯套(2)和变向套(6.1)挡住、使其只能转动而不与基套(1)脱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