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3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包括壳体,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依次贯通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及第三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电路板,第三台阶孔内安装有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感线圈,第一台阶孔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电感线圈包括磁环以及分别缠绕在磁环上的5组绝缘导线;电路板包括印制板,印制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5根信号线,印制板的底面上设有与5根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的排针插头,排针插头对应连接到5组绝缘导线的输出端,5组绝缘导线的输入端连接有伸出外壳的输入插接件;5根信号线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接口,每根信号线上还设有接地的限流电阻,降低了滤波组件维修成本高,具有防静电功能。

A touch screen filter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
本技术涉及滤波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
技术介绍
手持式触摸屏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产生的静电现象造成触控失效的情况比较常见,而且在手持触摸屏的连接线缆上也存在外部干扰信号,对触控信号的准确度产生影响,造成手持式触摸屏失效的情况。现目前的微型触摸屏直接在屏幕电路板中集成滤波组件进行滤波,但是对于手持式触摸屏或者大型触控设备中采用集成式的滤波组件容易造成维修成本高的情况,而且集成式的滤波组件不具有防静电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解决了手持式触摸屏采用集成式滤波组件造成维修成本高、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依次贯通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及第三台阶孔,其中第二台阶孔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电路板,第三台阶孔内安装有与电路板连接的电感线圈,第一台阶孔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所述电感线圈包括磁环以及分别缠绕在磁环上的5组绝缘导线;所述电路板包括印制板,印制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5根信号线,印制板的底面上设有与5根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的排针插头,所述排针插头对应连接到5组绝缘导线的输出端,5组绝缘导线的输入端连接有伸出外壳的输入插接件;5根信号线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接口,每根信号线上还设有接地的限流电阻;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块,安装块上开设有安装孔。使用时将整个滤波组件安装到手持式触摸屏装置中,并将输入插接件连接到信号输入端,同时将信号输出端也连接;当从输入端输入的5路信号分别通过电感线圈后将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保证输入到电路板中的信号的准确性较高,避免产生干扰的情况。而且通过整个壳体将电路板进行包围,将壳体连接到手持触摸屏装置中后能够将产生的静电快速导到接地点,同时在每根信号线上连接有接地的限流电阻,进一步对信号电压进行过滤,保证电路板接收到的信号电压是处于较为精确的范围内。整个滤波组件采用插接连接的方式连接在触摸屏装置中,将滤波组件作为单独模块进行安装,能够便于进行维修或替换,降低维修成本。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滤波组件作为单独模块进行组装并采用插接连接的方式安装到手持式触摸屏装置中,避免的现有技术中将滤波元器件集成到屏幕电路板中的方式,在进行维修或替换时只需要将滤波组件进行更换即可,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而且模块化的安装方式能够将滤波过程与触摸屏进行隔离开,能够有效避免静电干扰对触摸屏产生的干扰现象;2、将壳体内部开设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及第三台阶孔,将电路板以及电子元器件全部进行收纳安装,能够从整体上减小壳体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壳体1、第一台阶孔101、第二台阶孔102、第三台阶孔103、电路板2、印制板21、排针插头22、输入接插件23、接引线231、接线端子232、防波套233、限流电阻24、电感线圈3、磁环31、绝缘导线32、盖板4、安装块5、安装孔50、金属簧片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依次贯通的第一台阶孔101、第二台阶孔102及第三台阶孔103,在第二台阶孔102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电路板2,第三台阶孔103内安装有与电路板2连接的电感线圈3,第一台阶孔101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4,从而将电路板2以及电感线圈3分别进行安装,通过分隔安装的方式减小壳体1的体积,并且让电器元件之间能够具有间隔距离,避免连接线路产生缠绕的情况,而且能够将各自的连接线路分别束缚在各自的安装空间中,便于进行接插件安装以及线路的稳定性束缚;而电感线圈3包括磁环31以及分别缠绕在磁环31上的5组绝缘导线32;利用电感线圈3能够分别进行5路信号的滤波处理,其中磁环31采用WUL2008型号规格的产品,而绝缘导线32采用AFR-250-0.12W的线材,保证制成的电感线圈3具有良好的效果,保证滤波效果。电路板2包括印制板21,印制板2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5根信号线,印制板21的底面上设有与5根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的排针插头22,所述排针插头22对应连接到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出端,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入端连接有伸出外壳的输入插接件;5根信号线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接口,每根信号线上还设有接地的限流电阻24,限流电阻24采用型号为CT0603S5ARFG。通过输入接插件23将输入信号引入到电路板2之前经过电感线圈3进行滤波,从而将线路中产生的一些干扰信号进行过滤,保证电路板2上处理的信号处于可识别的范围中,而且通过限流电阻24辅助信号电压的过滤,能够调节信号线中过高电压的导地,保证电路板2的正常使用,避免被烧坏的情况。为了输入接插件23的信号输入可靠性以及稳定性,输入接插件23包括5根接引线231以及连接在5根接引线231末端的接线端子232;每根接引线231上均套设有内层热缩管,5根接引线231通过外层热缩管进行束缚,分别将5根接引线231进行绝缘封装,保证相邻接引线231之间的绝缘效果,避免产生干扰现象,并且将5根接引线231进行统一束缚,能够保证使用时的强度;为了提高及促进防静电效果,在外层热缩管上还套设有采用轻型镀镍铜编织的防波套233,通过防波套233的防静电作用,将静电屏蔽在防波套233外,从而避免静电对接引线231造成的干扰情况。在壳体1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块5,安装块5上开设有安装孔50,通过安装块5将整个壳体1安装在手持式触摸屏装置中,比较方便、快捷,在维护或维修时可快速进行安装或拆卸,而且整体替换的方式能够降低维修成本。为了便于连接防波套233,在电路板2与第二台阶孔102的底面之间设有位于电路板2两端的金属簧片6,金属簧片6包括水平段以及与水平段固接的曲线段,其中曲线段的截面呈“Ω”形结构;所述水平段夹紧在电路板2与第二台阶孔102的底面之间,利用水平段将防波套233连接并压紧,从而将防波套233与壳体1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保证整体的接地效果;而且利用曲线段的弹性作用,还促进电路板2的安装稳定性,保证电路板2安装后不会产生摆动的情况。本技术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使用数量、安装顺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依次贯通的第一台阶孔(101)、第二台阶孔(102)及第三台阶孔(103),其中第二台阶孔(102)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电路板(2),第三台阶孔(103)内安装有与电路板(2)连接的电感线圈(3),第一台阶孔(101)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4);所述电感线圈(3)包括磁环(31)以及分别缠绕在磁环(31)上的5组绝缘导线(32);所述电路板(2)包括印制板(21),印制板(2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5根信号线,印制板(21)的底面上设有与5根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的排针插头(22),所述排针插头(22)对应连接到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出端,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入端连接有伸出外壳的输入插接件;5根信号线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接口,每根信号线上还设有接地的限流电阻(24);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块(5),安装块(5)上开设有安装孔(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滤波组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依次贯通的第一台阶孔(101)、第二台阶孔(102)及第三台阶孔(103),其中第二台阶孔(102)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电路板(2),第三台阶孔(103)内安装有与电路板(2)连接的电感线圈(3),第一台阶孔(101)的底面上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4);所述电感线圈(3)包括磁环(31)以及分别缠绕在磁环(31)上的5组绝缘导线(32);所述电路板(2)包括印制板(21),印制板(2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5根信号线,印制板(21)的底面上设有与5根信号线的输入端连接的排针插头(22),所述排针插头(22)对应连接到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出端,5组绝缘导线(32)的输入端连接有伸出外壳的输入插接件;5根信号线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接口,每根信号线上还设有接地的限流电阻(24);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利群熊瑞君任添祥梁异荣汪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山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