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523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和陶瓷层,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壳体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旋连接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套接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线电缆,所述支线电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压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壳体的底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套接管、压板和壳体实现了对接线安装的简化,提升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检修的效率,强化防水功能,增强电缆通电的可靠性,便于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分别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因此,对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远红外电热膜电缆接线安装费时费力,工作人员安装和检修的效率低下,缺少防水功能,通电可靠性有待提高,不便于大规模应用,而且传统的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不够安全,工作人员难于确认总线电缆是否通电,接线过程容易导致触电和火灾危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和陶瓷层,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铜芯,所述壳体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壳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旋连接有套接管,所述套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套接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线电缆,所述支线电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压板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壳体的底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滑套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栓,所述滑套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总线电缆,所述总线电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数量为3个,且第一弹簧呈对称分布在位于右侧的压板的左端面底顶侧和底侧,位于底侧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内侧开设有凹槽,且套接管的外侧通过凹槽与压板的内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栓的外侧与限位架的底端内侧滑动连接,且限位架的外侧与滑套的内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由硅胶块制成,且防滑垫由丁腈橡胶块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套接管、压板和壳体实现了对接线安装的简化,提升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检修的效率,强化防水功能,增强电缆通电的可靠性,便于大规模应用。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挡板、连接栓和限位架实现了对接线工作中安全性的改进,工作人员接线完毕后总线电缆才能通电,避免接线过程未断电导致的触电和火灾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图中:1-壳体、2-陶瓷层、3-铜芯、4-压板、5-第一弹簧、6-套接管、7-防滑垫、8-支线电缆、9-第一密封圈、10-限位架、11-滑套、12-挡板、13-连接栓、14-第二弹簧、15-总线电缆、16-第二密封圈、a-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和陶瓷层2,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陶瓷层2,所述陶瓷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铜芯3,所述壳体1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旋连接有套接管6,所述套接管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所述套接管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线电缆8,所述支线电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压板4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0,所述壳体1的底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滑套11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栓13,所述滑套11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连接栓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总线电缆15,所述总线电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6。所述第一弹簧5的数量为3个,且第一弹簧5呈对称分布在位于右侧的压板4的左端面底顶侧和底侧,位于底侧的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壳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位于左右两侧的限位架10保持距离,所述压板4的内侧开设有凹槽a,且套接管6的外侧通过凹槽a与压板4的内侧滑动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套接管6的外侧压紧压板4的内侧,所述连接栓13的外侧与限位架10的底端内侧滑动连接,且限位架10的外侧与滑套11的内侧滑动连接,这种设置有利于连接栓13对滑套11限位,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6均由硅胶块制成,且防滑垫7由丁腈橡胶块制成,这种设置有利于转动套接管6,接线工作更加省力。工作流程:接线工作时,首先连接支线电缆8,将壳体1的左端插入位于左侧的套接管6内,旋转防滑垫7,带动套接管6螺旋拧紧,位于左侧的第一密封圈9的右端与陶瓷层2的左端相贴合,位于左侧的支线电缆8的右端与铜芯3的左端相贴合并压紧,位于左右两侧的压板4互相靠近,第一弹簧5受力压缩,实现了对接线安装的简化,提升了工作人员安装和检修的效率,强化防水功能,增强电缆通电的可靠性,便于大规模应用,限位架10互相靠近,向上推动挡板12,拉动连接栓13,第二弹簧14伸长,限位架10先后插入挡板12和滑套11内侧,第二弹簧14缩短,连接栓13插入限位架10底端内侧,第二密封圈16的顶端与陶瓷层2的底端相贴合,总线电缆15的顶端与铜芯3的底端相贴合并压紧,实现了对接线工作中安全性的改进,工作人员接线完毕后总线电缆15才能通电,避免接线过程未断电导致的触电和火灾危险。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和陶瓷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陶瓷层(2),所述陶瓷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铜芯(3),所述壳体(1)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旋连接有套接管(6),所述套接管(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所述套接管(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线电缆(8),所述支线电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压板(4)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0),所述壳体(1)的底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滑套(11)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栓(13),所述滑套(11)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连接栓(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总线电缆(15),所述总线电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电缆用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和陶瓷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陶瓷层(2),所述陶瓷层(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铜芯(3),所述壳体(1)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5),所述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螺旋连接有套接管(6),所述套接管(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7),所述套接管(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线电缆(8),所述支线电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9),所述压板(4)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0),所述壳体(1)的底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1),所述滑套(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滑套(11)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栓(13),所述滑套(11)的外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与连接栓(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套(1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栖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翰阳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