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包括机架、聚酯膜上料架、铝箔上料架和收料架;机架上具有聚酯膜上料架至收料架的聚酯膜传送线、铝箔上料架至收料架的铝箔传送线,以及机架上还设置有:上胶工位,上胶工位位于聚酯膜传送线上;上油工位,上油工位位于铝箔传送线上;热烘室,热烘室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校准机构,校准机构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复合工位,复合工位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和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位置校准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将铝箔和聚酯膜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显著的提高了润滑铝箔聚酯膜的制作效率。
Lubricating aluminum foil polyester film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润滑铝箔聚酯带生产过程中的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
技术介绍
铝箔聚酯复合带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的屏蔽包覆层,主要有纵包和绕包两种方式。为了提高铝箔聚酯复合带在电线电缆上的高速绕包,会在铝箔聚酯复合带上进行润滑处理。然而现有技术中,铝箔复合带上进行润滑处理的方式较为复杂,导致润滑型铝箔聚酯复合带的生产效率较低,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显著的提高了润滑铝箔聚酯膜的制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包括机架、聚酯膜上料架、铝箔上料架和收料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聚酯膜上料架至收料架的聚酯膜传送线、铝箔上料架至收料架的铝箔传送线,以及机架上还设置有:上胶工位,所述上胶工位位于聚酯膜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聚酯膜上胶;上油工位,所述上油工位位于铝箔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铝箔上油;热烘室,所述热烘室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上油完成的铝箔和上胶完成的聚酯膜穿过,并进行热烘;校准机构,所述校准机构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热烘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进行位置校准;复合工位,所述复合工位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和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位置校准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将铝箔和聚酯膜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优选的,所述上胶工位包括上胶槽、上胶辊和上胶导向辊;所述上胶导向辊位于上胶槽外,并与上胶辊贴合,所述上胶辊的部分位置位于上胶槽内。优选的,所述上油工位包括上油槽、上油辊和上油导向辊;所述上油导向辊位于上油槽外,并与上油辊贴合,所述上油辊的部分位置位于上油槽内。优选的,所述校准机构包括铝箔校准组件和聚酯膜校准组件,所述铝箔校准组件和聚酯膜校准组件均包括校准辊、底座、滚珠丝杠副和电机;所述底座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副和电机均安装于底座上,并且电机与滚珠丝杠副连接,以带动滚珠丝杠副运行;所述校准辊的端部安装于滚珠丝杠副上。本技术的优点为:对传送中的铝箔和聚酯膜分别实现上油和上胶操作,并将上油完成的铝箔以及上胶完成的聚酯膜进行热烘和位置调整后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最后收卷,该过程一次性实现传送、复合,显著的提升了润滑铝箔聚酯膜的制作效率,以及校准工位的设置,显著的提升了铝箔与聚酯膜复合位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铝箔校准组件或是聚酯膜校准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铝箔校准组件或是聚酯膜校准组件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架的侧示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包括机架9、聚酯膜上料架1、铝箔上料架2和收料架8;所述机架9上具有聚酯膜上料架1至收料架的聚酯膜传送线、铝箔上料架2至收料架的铝箔传送线,以及机架上还设置有:上胶工位3,所述上胶工位3位于聚酯膜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聚酯膜上胶,该胶为贴合胶;上油工位4,所述上油工位4位于铝箔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铝箔上油,该油为离型硅油;热烘室5,所述热烘室5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上油完成的铝箔和上胶完成的聚酯膜穿过,并进行热烘,热烘室内具有热电阻丝,热烘温度在50-100度;校准机构6,所述校准机构6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热烘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进行位置校准;复合工位6,所述复合工位6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和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位置校准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将铝箔和聚酯膜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工位由两个热压辊组成。多个导向辊,该导向辊用于铝箔和聚酯膜在传送过程的导向。机架9由横梁和支撑柱形成,其具体结构可根据上述各部件的安装进行设置,以起到支撑作用。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铝箔卷和聚酯膜卷分别架设在铝箔上料架2和聚酯膜上料架1上,将铝箔和聚酯膜进行传送;传送中的铝箔和聚酯膜分别实现上油和上胶操作,上油完成的铝箔以及上胶完成的聚酯膜通过热烘室5进行热烘,热烘完成后通过校准机构6进行位置调,最后通过复合工位6进行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并且收卷在收料架8上,需说明的是,收料架上的收料辊连接有减速电机,即减速电机通过皮带与收料辊的端部连接,以驱动收料辊转动,从而使得收料辊对铝箔和聚酯膜起到牵引的作用,该过程一次性实现传送、复合,显著的提升了润滑铝箔聚酯膜的制作效率,以及校准工位的设置,显著的提升了铝箔与聚酯膜复合位置的准确性。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胶工位3包括上胶槽33、上胶辊32和上胶导向辊31;所述上胶导向辊31位于上胶槽33外,并与上胶辊32贴合,所述上胶辊32的部分位置位于上胶槽33内,该设置下能够对传送中的聚酯膜起到有效的上胶操作;另一方面,上胶完成后的聚酯膜需经过若干导向辊后再进入热烘室5,以将聚酯膜上的胶均匀。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油工位4包括上油槽43、上油辊42和上油导向辊41;所述上油导向辊41位于上油槽43外,并与上油辊42贴合,所述上油辊42的部分位置位于上油槽43内,该设置能够对传送中的铝箔起到有效的上油操作;另一方面,上油完成后的铝箔需经过若干导向辊后再进入热烘室5,以将铝箔上的油均匀。本实施例中,上胶辊和上油辊可由传送中的聚酯膜和铝箔通过摩擦带动其转动,以将胶和油分别涂布在聚酯膜和铝箔上,也可以直接在上胶辊和上油辊上连接电机,以带动其转动,进行涂布。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校准机构6包括铝箔校准组件和聚酯膜校准组件,所述铝箔校准组件和聚酯膜校准组件均包括校准辊65、底座61、滚珠丝杠副62和电机64;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滚珠丝杠副和电机均安装于底座上,并且电机与滚珠丝杠副连接,以带动滚珠丝杠副运行;所述校准辊的端部安装于滚珠丝杠副上,即校准辊包括辊轴和周向可转动连接于辊轴上的辊体,辊轴上具有连接孔,滚珠丝杠副的丝杠上连接有滑块63,滑块上具有定位柱631,辊轴通过连接孔连接在定位柱上,电机驱动后,能够带动辊轴的端部移动,从而调整辊轴的角度,使得传送中的铝箔与聚酯膜的位置对准,实现精确复合,提高了复合的质量以及效率,如图2、3所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聚酯膜上料架、铝箔上料架和收料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聚酯膜上料架至收料架的聚酯膜传送线、铝箔上料架至收料架的铝箔传送线,以及机架上还设置有:上胶工位,所述上胶工位位于聚酯膜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聚酯膜上胶;上油工位,所述上油工位位于铝箔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铝箔上油;热烘室,所述热烘室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上油完成的铝箔和上胶完成的聚酯膜穿过,并进行热烘;校准机构,所述校准机构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热烘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进行位置校准;复合工位,所述复合工位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和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位置校准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将铝箔和聚酯膜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铝箔聚酯膜复合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聚酯膜上料架、铝箔上料架和收料架;所述机架上具有聚酯膜上料架至收料架的聚酯膜传送线、铝箔上料架至收料架的铝箔传送线,以及机架上还设置有:上胶工位,所述上胶工位位于聚酯膜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聚酯膜上胶;上油工位,所述上油工位位于铝箔传送线上,对传送中的铝箔上油;热烘室,所述热烘室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上油完成的铝箔和上胶完成的聚酯膜穿过,并进行热烘;校准机构,所述校准机构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以及聚酯膜传送线上,供热烘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进行位置校准;复合工位,所述复合工位同时位于铝箔传送线和聚酯膜传送线上,供位置校准完成的铝箔和聚酯膜穿过,并将铝箔和聚酯膜复合,形成润滑铝箔聚酯膜。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华,孙浩雄,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泰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