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兰华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57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包括:管廊本体、盖板、蓄水池、溢流管、分流口、供热舱、综合舱、电力舱、透水地面、支撑柱、集水舱、竖隔断、燃气舱、排污渠道、渗水层、加强层、透水底层;所述管廊本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集水舱,且集水舱的内部通过浇筑设置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的改进,具有与管廊结构融为一体且独立成型的给排水结构,减小了施工面积,增加了管廊结构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给排水对管廊主体机构的影响,提高了管廊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优化了地下管廊结构的使用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concrete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of urban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工程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消防等用水需要以及将各类用水中所产生的污水收集、处理后排放至水体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给排水工程是一项集城市用水的取水、净化、输送,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降水的汇集、处理、排放,以及城市防洪、排涝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地下给排水系统作为市政服务功能的地下神经,是城市的“主动脉”,一旦暴雨降临,它还担负着为城市疏泄积水的功能,因此,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将给排水系统纳入综合管廊,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但是,雨水管道一般属于重力自流,管道需要形成最小为4‰的坡度,如遇地势低洼段,水流则无法利用重力排出,这就导致管道越埋越深,增加了施工成本,而其他市政管道为压力管道,不受重力影响,平铺即可,因此,二者很难做到协调、统一布置在同一管廊内,导致综合管廊在竖向上与排水管网不可避免地交错在一起,在一定范围内阻隔了排水管网的连接,二者将相互影响与制约,影响综合管廊与给排水系统的的施工,并增大了施工面积,降低了综合管廊的使用效果。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给排水系统与综合管廊难以做到协调统一,易交错,阻隔排水管网的连接,影响综合管廊与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并增大了施工面积,降低了综合管廊的使用效果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包括:管廊本体、盖板、溢流口、取水口、蓄水池、溢流管、分流口、供热舱、综合舱、电力舱、透水地面、支撑柱、集水舱、竖隔断、燃气舱、排污渠道、溢流尘沙井、排水渠道、透水面层、渗水层、加强层、透水底层;所述管廊本体内部底端设置有集水舱,且集水舱的内部通过浇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透水地面,且透水地面通过浇筑方式与支撑柱及管廊本体相连接;所述透水地面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面层、渗水层、加强层、透水底层;所述透水地面的顶端呈线性阵列设置有三处竖隔断,且所述的三处竖隔断从左到右依次将管廊本体分割成燃气舱、电力舱、综合舱及供热舱;所述管廊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溢流尘沙井,且溢流尘沙井的底端通过浇筑方式与管廊本体相连接;所述溢流尘沙井的两侧开设有矩形状的分流口,且分流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道;所述排水渠道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状的溢流口,且溢流口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开设有圆形状的取水口;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溢流管,且溢流管通过嵌入方式与蓄水池相连接;所述排水渠道的另一侧设置有独立的排污渠道,且排污渠道通过浇筑方式与管廊本体及排水渠道相连接;所述排污渠道的顶端设置有盖板,且盖板通过嵌入方式与排污渠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所述管廊本体设置为采用钢结构提前预制,高强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施工而成的内部呈矩形中空状的管廊段,且管廊本体内部的竖隔断与管廊本体为一体浇筑成型的墙体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所述溢流尘沙井通过分流口的设置与排水渠道相贯通,且排水渠道通过溢流口的设置与蓄水池相贯通,并且溢流尘沙井与排水渠道及蓄水池分别与管廊本体一体浇筑成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所述透水面层与透水底层均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所述渗水层采用两层单向渗透土工布交错铺设而成,且加强层采用玻纤格栅铺设而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所述排污渠道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中空状渠道,且排污渠道的内外壁均涂覆有高级脂肪酸防水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通过溢流尘沙井与排水渠道及蓄水池的设置,不仅增加了管廊的空间利用率,还能减小给排水结构对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影响,提高了管廊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且无需设置额外的排水系统,就能形成雨水汇流,并持续为绿化带提供水源,避免水资源浪费,优化了地下管廊结构的使用效果。2、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通过透水地面的设置,不仅便于管廊本体内各舱室产生的积水渗透到底部的集水舱,经积水舱排出,还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降低工作人员在管廊本体内操作的危险性,提高了管廊结构整体的安全性。3、本技术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通过排污渠道的设置,将排污渠道直接作为直接排污的通道,不仅节省了铺设排污管道的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综合管廊结构融为一体还节约了排污设备占用城市空间的概率,简化了排污结构的安装,便于检修与维护,提高了综合管廊的使用效果。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的改进,具有与管廊结构融为一体且独立成型的给排水结构,减小了施工面积,增加了管廊结构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给排水对管廊主体机构的影响,提高了管廊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优化了地下管廊结构的使用效果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透水地面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管廊本体1、盖板2、溢流口3、取水口4、蓄水池5、溢流管6、分流口7、供热舱8、综合舱9、电力舱10、透水地面11、支撑柱12、集水舱13、竖隔断14、燃气舱15、排污渠道16、溢流尘沙井17、排水渠道18、透水面层1101、渗水层1102、加强层1103、透水底层110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包括:管廊本体(1)、盖板(2)、溢流口(3)、取水口(4)、蓄水池(5)、溢流管(6)、分流口(7)、供热舱(8)、综合舱(9)、电力舱(10)、透水地面(11)、支撑柱(12)、集水舱(13)、竖隔断(14)、燃气舱(15)、排污渠道(16)、溢流尘沙井(17)、排水渠道(18)、透水面层(1101)、渗水层(1102)、加强层(1103)、透水底层(1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集水舱(13),且集水舱(13)的内部通过浇筑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顶端设置有透水地面(11),且透水地面(11)通过浇筑方式与支撑柱(12)及管廊本体(1)相连接;所述透水地面(1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面层(1101)、渗水层(1102)、加强层(1103)、透水底层(1104);所述透水地面(11)的顶端呈线性阵列设置有三处竖隔断(14),且所述的三处竖隔断(14)从左到右依次将管廊本体(1)分割成燃气舱(15)、电力舱(10)、综合舱(9)及供热舱(8);所述管廊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溢流尘沙井(17),且溢流尘沙井(17)的底端通过浇筑方式与管廊本体(1)相连接;所述溢流尘沙井(17)的两侧开设有矩形状的分流口(7),且分流口(7)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道(18);所述排水渠道(1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状的溢流口(3),且溢流口(3)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池(5);所述蓄水池(5)的开设有圆形状的取水口(4);所述蓄水池(5)的一侧设置有溢流管(6),且溢流管(6)通过嵌入方式与蓄水池(5)相连接;所述排水渠道(18)的另一侧设置有独立的排污渠道(16),且排污渠道(16)通过浇筑方式与管廊本体(1)及排水渠道(18)相连接;所述排污渠道(16)的顶端设置有盖板(2),且盖板(2)通过嵌入方式与排污渠道(16)相连接;所述管廊本体(1)设置为采用钢结构提前预制,高强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施工而成的内部呈矩形中空状的管廊段,且管廊本体(1)内部的竖隔断(14)与管廊本体(1)为一体浇筑成型的墙体结构;所述溢流尘沙井(17)通过分流口(7)的设置与排水渠道(18)相贯通,且排水渠道(18)通过溢流口(3)的设置与蓄水池(5)相贯通,并且溢流尘沙井(17)与排水渠道(18)及蓄水池(5)分别与管廊本体(1)一体浇筑成型;所述透水面层(1101)与透水底层(1104)均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所述渗水层(1102)采用两层单向渗透土工布交错铺设而成,且加强层(1103)采用玻纤格栅铺设而成;所述排污渠道(16)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矩形中空状渠道,且排污渠道(16)的内外壁均涂覆有高级脂肪酸防水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建筑地下给排水混凝土结构,包括:管廊本体(1)、盖板(2)、溢流口(3)、取水口(4)、蓄水池(5)、溢流管(6)、分流口(7)、供热舱(8)、综合舱(9)、电力舱(10)、透水地面(11)、支撑柱(12)、集水舱(13)、竖隔断(14)、燃气舱(15)、排污渠道(16)、溢流尘沙井(17)、排水渠道(18)、透水面层(1101)、渗水层(1102)、加强层(1103)、透水底层(110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1)内部底端设置有集水舱(13),且集水舱(13)的内部通过浇筑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顶端设置有透水地面(11),且透水地面(11)通过浇筑方式与支撑柱(12)及管廊本体(1)相连接;所述透水地面(11)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透水面层(1101)、渗水层(1102)、加强层(1103)、透水底层(1104);所述透水地面(11)的顶端呈线性阵列设置有三处竖隔断(14),且所述的三处竖隔断(14)从左到右依次将管廊本体(1)分割成燃气舱(15)、电力舱(10)、综合舱(9)及供热舱(8);所述管廊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状溢流尘沙井(17),且溢流尘沙井(17)的底端通过浇筑方式与管廊本体(1)相连接;所述溢流尘沙井(17)的两侧开设有矩形状的分流口(7),且分流口(7)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兰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