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76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絮凝池,絮凝池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二级泥斗,絮凝池与二级泥斗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架,沉淀池远离絮凝池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斜板,沉淀斜板上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上部悬浮填料床层,沉淀斜板下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下部悬浮填料床层,下部悬浮填料床层远离沉淀斜板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级泥斗,一级泥斗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排泥口,简单新颖,实用性强,可以强化接触絮凝作用,有效去除胶体及较小颗粒絮凝体,提高产水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后续滤池或膜处理的负荷,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后续滤池,且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适合制造推广和使用。

A suspended bed filtr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沉淀池,特别涉及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水质沉淀净化中为先絮凝,再沉淀,再过滤。设备分为絮凝池,沉淀池(斜板沉淀池或平流沉淀池)及滤池,然而此种装置或沉淀池占地面积大,沉淀的过程中,小颗粒难以沉降,小颗粒流出现象比较普遍,增加了后续过滤的负担。增加后续过滤的反洗水量,同时絮凝过程不完全,可能带来胶体未能完全脱稳,导致胶体进入沉淀池难以沉降,并最终穿透沉淀池及滤池,造成后续水质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部一侧设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二级泥斗,所述絮凝池与二级泥斗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架,所述沉淀池远离絮凝池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斜板,所述沉淀斜板上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上部悬浮填料床层,所述沉淀斜板下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下部悬浮填料床层,所述下部悬浮填料床层远离沉淀斜板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级泥斗,所述一级泥斗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排泥口,所述沉淀池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靠近下部悬浮填料床层且与出水口同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部悬浮填料床层的膨胀率是上部悬浮填料床层膨胀率的三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悬浮填料床层和下部悬浮填料床层填料材料为高分子PP、PE材料或聚氨酯泡沫材料,填料材料单体直径为2cm、密度在0.97-1.03之间,且填料材料为空心球形、圆形或方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部悬浮填料床层和下部悬浮填料床层底部均设有床层,且床层采用钢制网箱结构,通过填料箱体进行分割,且填料箱体底部和下部均覆盖有盖板或不锈钢网或尼龙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絮凝池内部设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絮凝体,且所述二级泥斗下方固定安装有排泥口。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结构简单,布局合理,通过设置的进水口可对待净化的水体进行注入,通过在絮凝池设置有絮凝体,形成接触絮凝作用,可去促使未反应的胶体脱稳,并使小颗粒絮凝体与大颗粒絮凝体融合,有效减少小颗粒絮体的含量,通过设置下部悬浮填料床层的膨胀率是上部悬浮填料床层膨胀率的三倍,可以进一步去除小颗粒絮凝体,通过设置床层采用钢制网箱结构和填料箱体进行分割,以确保填料在水平方向分布均匀,箱体底部及下部覆盖有盖板或不锈钢网或尼龙网,以保证填料不随水流流出箱体,方便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一级泥斗、二级泥斗和排泥口可进行排泥处理,本技术的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简单新颖,实用性强,可以强化接触絮凝作用,有效去除胶体及较小颗粒絮凝体,提高产水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后续滤池或膜处理的负荷,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后续滤池,且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适合制造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侧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外部示意图。图中:1、沉淀池;2、絮凝池;3、托架;4、上部悬浮填料床层;5、下部悬浮填料床层;6、一级泥斗;7、排泥口;8、沉淀斜板;9、出水口;10、进水口;11、检修孔;12、二级泥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内部一侧设有絮凝池2,絮凝池2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二级泥斗12,絮凝池2与二级泥斗12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架3,沉淀池1远离絮凝池2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斜板8,沉淀斜板8上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沉淀斜板8下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远离沉淀斜板8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级泥斗6,一级泥斗6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排泥口7,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出水口9,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0,沉淀池1靠近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且与出水口9同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孔11。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的膨胀率是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膨胀率的三倍,可以进一步去除小颗粒絮凝体,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和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填料材料为高分子PP、PE材料或聚氨酯泡沫材料,填料材料单体直径为2cm、密度在0.97-1.03之间,且填料材料为空心球形、圆形或方形,从而更好的进行净化滤净,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和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底部均设有床层,且床层采用钢制网箱结构,通过填料箱体进行分割,且填料箱体底部和下部均覆盖有盖板或不锈钢网或尼龙网,增加实用性,絮凝池2内部设有若干不规则分布的絮凝体,且二级泥斗12下方固定安装有排泥口7,从而可进行二级排泥工作。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进水口10可对待净化的水体进行注入,通过在絮凝池2设置有絮凝体,形成接触絮凝作用,可去促使未反应的胶体脱稳,并使小颗粒絮凝体与大颗粒絮凝体融合,有效减少小颗粒絮体的含量,通过设置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的膨胀率是上部悬浮填料床层膨胀率4的三倍,可以进一步去除小颗粒絮凝体,通过设置床层采用钢制网箱结构和填料箱体进行分割,以确保填料在水平方向分布均匀,箱体底部及下部覆盖有盖板或不锈钢网或尼龙网,以保证填料不随水流流出箱体,方便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一级泥斗6、二级泥斗12和排泥口7可进行排泥处理,同时可以强化接触絮凝作用,有效去除胶体及较小颗粒絮凝体,提高产水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后续滤池或膜处理的负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部一侧设有絮凝池(2),所述絮凝池(2)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二级泥斗(12),所述絮凝池(2)与二级泥斗(12)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架(3),所述沉淀池(1)远离絮凝池(2)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斜板(8),所述沉淀斜板(8)上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所述沉淀斜板(8)下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所述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远离沉淀斜板(8)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级泥斗(6),所述一级泥斗(6)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排泥口(7),所述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出水口(9),所述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0),所述沉淀池(1)靠近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且与出水口(9)同侧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检修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床层过滤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内部一侧设有絮凝池(2),所述絮凝池(2)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二级泥斗(12),所述絮凝池(2)与二级泥斗(12)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架(3),所述沉淀池(1)远离絮凝池(2)一侧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沉淀斜板(8),所述沉淀斜板(8)上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所述沉淀斜板(8)下方表面固定安装有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所述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远离沉淀斜板(8)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排列的一级泥斗(6),所述一级泥斗(6)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排泥口(7),所述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出水口(9),所述沉淀池(1)靠近上部悬浮填料床层(4)另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0),所述沉淀池(1)靠近下部悬浮填料床层(5)且与出水口(9)同侧外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邈徐丽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浠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