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728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罩体,尤其是一种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包括与鼻咽腔适配的鼻咽通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鼻咽通气管头端的会厌下声门气囊;还包括能与鼻咽通气管尾端适配的供氧接头以及能对鼻咽通气管置入过程进行引导的光引导机构,通过光引导机构引导下,能将鼻咽通气管置入鼻咽腔且会厌下声门气囊位于会厌下方,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连通,利用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能提高呼吸支持时的舒适度以及置管的成功率,有效实现供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Light guided transnasal ventilation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罩体,尤其是一种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目前,多采用呼吸面罩或喉罩进行手术中的呼吸支持,但现有呼吸支持的方式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呼吸支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结构紧凑,能提高呼吸支持时的舒适度以及置管的成功率,有效实现供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包括与鼻咽腔适配的鼻咽通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鼻咽通气管头端的会厌下声门气囊;还包括能与鼻咽通气管尾端适配的供氧接头以及能对鼻咽通气管置入过程进行引导的光引导机构,通过光引导机构引导下,能将鼻咽通气管置入鼻咽腔且会厌下声门气囊位于会厌下方,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连通,利用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还包括能对会厌下声门气囊进行充气的声门气囊充气连管以及用于密封充气后会厌下声门气囊的声门气囊密封塞。所述供氧接头能套在鼻咽通气管的尾端,在供氧接头上设置供氧连接口,所述供氧连接口能与鼻咽通气管连通。所述光引导机构包括引导芯、设置于所述引导芯头部的撑开气囊以及设置于所述引导芯头端的发光体,引导芯穿过供氧接头后穿入鼻咽通气管内,且发光体、撑开气囊均位于鼻咽通气管的头端外侧;所述引导芯的尾部设置与所述引导芯适配连接的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与引导芯采用可分离连接,供电电源与引导芯连接后,所述发光体能发光。所述发光体为冷光源,所述发光体包括LED。所述光引导机构包括导光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体头部的撑开气囊,导光体穿过供氧接头后穿入鼻咽通气管内,且撑开气囊位于鼻咽通气管的头端外侧;导光体的尾部设置光源,所述光源与导光体采用可分离连接,光源与导光体连接后,通过导光体能将光源的光线射出。在所述鼻咽通气管的尾部还设置挡板。还包括能对所述撑开气囊进行充气的撑开气囊充气连管以及用于密封充气后撑开气囊的撑开气囊密封塞。在所述鼻咽通气管的头端设置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能与显示屏电连接。本技术的优点:鼻咽通气管能置于鼻咽腔内,鼻咽通气管的会厌下声门气囊能对会厌下方的气道进行密封,提高对声门密封的可靠性。通过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通过光引导机构能对鼻咽通气管置于鼻咽腔内的过程进行引导,鼻咽通气管置于鼻咽腔内后,在进行呼吸支持时,能提高呼吸支持的舒适性。利用供氧接头与外部气源连接,供氧接头与鼻咽通气管连通,从而能实现高流量的供氧,即对肥胖病人也能实现有效供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鼻咽通气管、2-会厌下声门气囊、3-撑开气囊、4-引导芯、5-发光体、6-声门气囊充气连接管、7-声门气囊充气密封塞、8-供氧接头、9-供电电源、10-供氧连接口以及1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了能提高呼吸支持时的舒适度以及置管的成功率,有效实现供氧,本技术包括与鼻咽腔适配的鼻咽通气管1以及设置于所述鼻咽通气管1头端的会厌下声门气囊2;还包括能与鼻咽通气管1尾端适配的供氧接头8以及能对鼻咽通气管1置入过程进行引导的光引导机构,通过光引导机构引导下,能将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且会厌下声门气囊2位于会厌下方,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利用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具体地,鼻咽通气管1、会厌下声门气囊2以及光引导机构均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鼻咽通气管1呈弧形的管状,鼻咽通气管1与鼻咽腔适配,即鼻咽通气管1能置入鼻咽腔内,会厌下声门气囊2包裹鼻咽通气管1的头端,通过会厌下声门气囊2能对会厌下方的气道进行密封。将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过程中,能利用光引导机构对所述鼻咽通气管1进行导向,以确保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内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即能实现置管的成功率。具体使用时,需要将会厌下声门气囊2置于会厌的下方。当鼻咽通气管1放置到所需的位置后,利用供氧接头8能与外部气源连接,即利用供氧接头8与外部气源连接后,通过鼻咽通气管1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操作。本技术实施例中,鼻咽通气管1与鼻咽腔适配,利用鼻咽腔能对鼻咽通气管1进行限位,利用会厌下声门气囊2能对声门进行有效密封,提高对声门密封的可靠性。鼻咽通气管1置于鼻咽腔内后,在进行呼吸支持时,能提高呼吸支持的舒适性。利用供氧接头8与外部气源连接,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从而能实现高流量的供氧,即对肥胖病人也能实现有效供氧。进一步地,还包括能对会厌下声门气囊2进行充气的声门气囊充气连管6以及用于密封充气后会厌下声门气囊2的声门气囊密封塞7。本技术实施例中,声门气囊充气连管6的一端与会厌下声门气囊2连接,声门气囊充气连管6与声门气囊密封塞7连接,外部气源通过声门气囊密封塞7、声门气囊充气连管6配合能对会厌下声门气囊2进行充气,并在充气后,利用声门气囊密封塞7对会厌下声门气囊2进行密封;当然,通过声门气囊密封塞7也能对会厌下声门气囊2进行放气。声门气囊密封塞7具体可以选用本
常用的结构形式,具体为本
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所述供氧接头8能套在鼻咽通气管1的尾端,在供氧接头8上设置供氧连接口10,所述供氧连接口10能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本技术实施例中,供氧连接口10呈管状,通过供氧连接口10能与外部气源连接,从而能实现呼吸支持。进一步地,所述光引导机构包括引导芯4、设置于所述引导芯4头部的撑开气囊3以及设置于所述引导芯4头端的发光体5,引导芯4穿过供氧接头8后穿入鼻咽通气管1内,且发光体5、撑开气囊3均位于鼻咽通气管1的头端外侧;所述引导芯4的尾部设置与所述引导芯4适配连接的供电电源9,所述供电电源9与引导芯4采用可分离连接,供电电源9与引导芯4连接后,所述发光体5能发光。本技术实施例中,引导芯4的长度大于鼻咽通气管1的长度,引导芯4的外径小于鼻咽通气管1的内径。所述发光体5为冷光源,所述发光体5包括LED。供电电源9位于鼻咽通气管1的尾端外,供电电源9与引导芯4采用可分离连接,当供电电源9与引导芯4分离时,能切断发光体5的发光状态,当供电电源9与引导芯4连接时,能提供发光体5所需的发光电源。引导芯4内埋设有电源线,即能满足发光体5与供电电源9之间的电连接。供电电源9可以采用锂电池等供电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当引导芯4置于鼻咽通气管1内时,发光体5以及撑开气囊3均位于鼻咽通气管1头端外侧,撑开气囊3位于发光体5与鼻咽通气管1的尾端之间。当发光体5处于发光状态时,能利用发光体5的光亮对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的过程进行导向,提高鼻咽通气管1置于鼻咽腔的成功率与可靠性。当鼻咽通气管1置入到所需的位置后,需要将引导芯4从鼻咽通气管1内移除,以不会影响后续的供气。此外,还包括能对所述撑开气囊3进行充气的撑开气囊充气连管以及用于密封充气后撑开气囊3的撑开气囊密封塞。本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撑开气囊充气连管、撑开气囊密封塞能对撑开气囊3进行充气,且在撑开气囊3充气后保持当前的充气状态,撑开气囊密封塞的具体作用等可以参考声门气囊密封塞7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在通过引导芯4以及发光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特征是:包括与鼻咽腔适配的鼻咽通气管(1)以及设置于所述鼻咽通气管(1)头端的会厌下声门气囊(2);还包括能与鼻咽通气管(1)尾端适配的供氧接头(8)以及能对鼻咽通气管(1)置入过程进行引导的光引导机构,通过光引导机构引导下,能将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且会厌下声门气囊(2)位于会厌下方,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利用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特征是:包括与鼻咽腔适配的鼻咽通气管(1)以及设置于所述鼻咽通气管(1)头端的会厌下声门气囊(2);还包括能与鼻咽通气管(1)尾端适配的供氧接头(8)以及能对鼻咽通气管(1)置入过程进行引导的光引导机构,通过光引导机构引导下,能将鼻咽通气管(1)置入鼻咽腔且会厌下声门气囊(2)位于会厌下方,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利用供氧接头(8)与鼻咽通气管(1)配合能实现所需的呼吸支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特征是:还包括能对会厌下声门气囊(2)进行充气的声门气囊充气连管(6)以及用于密封充气后会厌下声门气囊(2)的声门气囊密封塞(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特征是:所述供氧接头(8)能套在鼻咽通气管(1)的尾端,在供氧接头(8)上设置供氧连接口(10),所述供氧连接口(10)能与鼻咽通气管(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引导经鼻通气罩体,其特征是:所述光引导机构包括引导芯(4)、设置于所述引导芯(4)头部的撑开气囊(3)以及设置于所述引导芯(4)头端的发光体(5),引导芯(4)穿过供氧接头(8)后穿入鼻咽通气管(1)内,且发光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昌郑彬许立新阮祥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