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靠背转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597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34
一种转角靠背转椅,转角靠背转椅的基架结构包括三根长立柱、一根短立柱,四根立柱呈菱形分布,分别位于菱形的四角,其中三根长立柱分别为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短立柱为前立柱,左立柱、右立柱上端与后立柱通过扶手固定连接,左立柱、右立柱的中部分别与后立柱通过横拉梁连接固定,左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右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设置靠板,前立柱、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之间通过十字形坐板支承梁连接固定,坐板支承梁上设置活动坐板,活动坐板通过一旋转盘与坐板支承梁连接,活动坐板后端位于转角靠背的V形开口中,活动坐板与转角靠背留有转动间距,活动坐板的前端从前立柱上方延伸出。该转椅转动时只需转动坐板即可,转动所占空间小。

Corner back swivel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角靠背转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特别涉及一种转角靠背转椅。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行动迟缓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由于目前的扶手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老年人坐上扶手座椅上,要想变换坐姿面对的方向,就只能起立后挪动椅子改变座椅方向后,再重新坐在椅子上,这种状况给很多行动迟缓的老年人带来不便。而目前市面上的转椅一般都是由下部的基座和上部的旋转部构成,上部对的旋转部的坐板与靠背是固定在一起的,旋转时基座不动,靠背和坐板一起转动。这种结构座椅上部旋转时,往往会产生旋转惯性,由此导致坐在上面的老年人产生眩晕感,使老年人很不舒适,有的还会导致老年人跌下座椅,不适合老年人使用。而且由于座椅上部旋转时,靠背是同时旋转,由于靠背比坐板占用的空间大,导致靠背旋转时极易与房间里其它的家具发生干涉、碰撞,也给老年人变换坐姿面对的方向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角靠背转椅,该转椅的靠背为转角形状,且转角靠背为固定式,转动时,只需活动坐板转动即可,转动所占的空间小。而且转动的角度也有限制,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角靠背转椅,其特征在于:转角靠背转椅的基架结构包括三根长立柱、一根短立柱,四根立柱呈菱形分布,分别位于菱形的四角,其中三根长立柱分别为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短立柱为前立柱,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端与后立柱通过扶手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右立柱的中部分别与后立柱通过横拉梁连接固定,所述左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右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设置靠板,由此形成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的转角靠背,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之间通过十字形坐板支承梁连接固定,所述坐板支承梁上设置活动坐板,所述活动坐板通过一旋转盘与坐板支承梁连接,形成活动坐板可相对于基架做水平转动的结构,所述活动坐板后端位于转角靠背的V形开口中,活动坐板与转角靠背留有转动间距,所述活动坐板的前端从前立柱上方延伸出,使活动坐板可做90度的水平转动。所述坐板支承梁与前立柱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旋转盘的斜支承梁。所述前立柱距坐板支承梁的十字交叉点的距离小于后立柱距十字交叉点的距离。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的下部之间通过十字拉梁连接固定。所述扶手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磁铁。所述扶手的前端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持部,该抓持部的宽度大于扶手本体段的宽度。所述转角靠背内壁设置转角靠背垫,所述活动坐板上端面覆盖座垫。所述旋转盘的下部通过螺钉与坐板支承梁连接固定,旋转盘的上部通过螺钉与活动坐板连接固定。所述活动坐板呈蛋形结构,活动坐板后端为小端,活动坐板的前端为大端,该大端切平成直线。所述转角靠背的转角为90°~10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角靠背转椅的基架结构包括三根长立柱、一根短立柱,四根立柱呈菱形分布,分别位于菱形的四角,其中三根长立柱分别为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短立柱为前立柱,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端与后立柱通过扶手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右立柱的中部分别与后立柱通过横拉梁连接固定,所述左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右立柱与后立柱之间分别固定设置靠板,由此形成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的转角靠背,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之间通过十字形坐板支承梁连接固定,所述坐板支承梁上设置活动坐板,所述活动坐板通过一旋转盘与坐板支承梁连接,形成活动坐板可相对于基架做水平转动的结构,所述活动坐板后端位于转角靠背的V形开口中,活动坐板与转角靠背留有转动间距,所述活动坐板的前端从前立柱上方延伸出,使活动坐板可做90度的水平转动。该转椅的靠背为转角形状,且转角靠背与基架为固定连接,人坐在该转椅的坐板上转动更换坐姿朝向的时侯,不需要起立后挪动椅子来改变座椅方向,只需坐在活动坐板上使活动坐板相对基架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转动极其方便,转动时转角靠背固定不动,不会与相邻家具发生干涉、碰撞,转动所需占的空间小。而且,活动坐板转动的角度在90度范围内,避免了活动坐板旋转过大而产生惯性坐者产生眩晕感,尤其适用于老年人,使老年人在变换坐姿方向时更平稳、安全,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该转椅中的旋转盘只支承坐板,减轻了旋转盘旋转时支承的重量,减缓了旋转盘的磨损,延长了转椅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转角靠背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两个依靠面,在活动坐板向左或向右转动45度后,坐在椅子上的人都有依靠,该转椅的使用也舒适。所述坐板支承梁与前立柱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旋转盘的斜支承梁。斜支承梁不仅方便了旋转盘的安装,也使得旋转盘的支承更好,坐板支承梁也更加的牢固、稳定。所述前立柱距坐板支承梁的十字交叉点的距离小于后立柱距十字交叉点的距离。这样更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防止了因前立柱太前而影响脚的放置或移动,转动也更舒适,而且这样设置的转椅也更美观。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左立柱、右立柱的下部之间通过十字拉梁连接固定。十字拉梁可增加基架的牢固性,增加转椅的使用寿命。所述扶手外侧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磁铁。当老人使用该转椅的时候,其使用的拐杖便可通过该磁铁固定在转椅旁,方便了拐杖的拿取,为老人提供了便利。所述扶手的前端设有供手抓握的抓持部,该抓持部的宽度大于扶手本体段的宽度。抓持部主要供使用者在起身、坐下或转动的时候施力抓取,具有辅助的作用,尤其对于老年使用者,使得使用者的起身、坐下或转动能更容易实现。所述转角靠背内壁设置转角靠背垫,所述活动坐板上端面覆盖座垫。靠背垫与座垫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所述旋转盘的下部通过螺钉与坐板支承梁连接固定,旋转盘的上部通过螺钉与活动坐板连接固定。旋转时,旋转盘的下部固定不动,上部与活动坐板一起转动,旋转盘既支承了活动坐板,又实现了活动坐板相对于基架的水平转动。所述活动坐板呈蛋形结构,活动坐板后端为小端,活动坐板的前端为大端,该大端切平成直线。活动坐板后端为蛋形的小端,这样可保证活动坐板旋转时,旋转的最大半径为活动坐板后端端部至旋转中心的距离,这样更便于活动坐板与转角靠背之间转动间距的设计,切平成直线的大端又方便了使用者脚的放置,使用者使用也更舒适,而且蛋形的结构也美观。所述转角靠背的转角为90°~100°,转角在该范围内的转角靠背的依靠更舒适。本转角靠背转椅的靠背为转角形状,且转角靠背与基架为固定连接,转动时只需活动坐板转动即可,避免了转动与其他家具发生干涉的情况,转动极其方便,转动所占空间也小。而且活动坐板转动的角度在90度范围内,避免了活动坐板旋转过大而产生惯性坐者产生眩晕感,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老年人在变换坐姿方向时也更平稳、安全。同时,转角靠背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两个依靠面,坐在椅子上的人在转动更换方向后均有很好的依靠,该转椅的使用舒适,其结构也稳定牢固。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基架上安装靠板的示意图。附图中,1为前立柱,2为活动坐板,3为左立柱,4为扶手,4-1为抓持部,5为磁铁,6为靠板,7为横拉梁,8为右立柱,9为后立柱,10为十字拉梁,11为靠背垫,12为坐板支承梁,13为旋转盘,14为斜支承梁,15为座垫。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一种转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靠背转椅,其特征在于:转角靠背转椅的基架结构包括三根长立柱、一根短立柱,四根立柱呈菱形分布,分别位于菱形的四角,其中三根长立柱分别为后立柱(9)、左立柱(3)、右立柱(8),短立柱为前立柱(1),所述左立柱(3)、右立柱(8)上端与后立柱(9)通过扶手(4)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3)、右立柱(8)的中部分别与后立柱(9)通过横拉梁(7)连接固定,所述左立柱(3)与后立柱(9)之间,右立柱(8)与后立柱(9)之间分别固定设置靠板(6),由此形成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的转角靠背,所述前立柱(1)、后立柱(9)、左立柱(3)、右立柱(8)之间通过十字形坐板支承梁(12)连接固定,所述坐板支承梁(12)上设置活动坐板(2),所述活动坐板(2)通过一旋转盘(13)与坐板支承梁(12)连接,形成活动坐板(2)可相对于基架做水平转动的结构,所述活动坐板(2)后端位于转角靠背的V形开口中,活动坐板(2)与转角靠背留有转动间距,所述活动坐板(2)的前端从前立柱(1)上方延伸出,使活动坐板(2)可做90度的水平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靠背转椅,其特征在于:转角靠背转椅的基架结构包括三根长立柱、一根短立柱,四根立柱呈菱形分布,分别位于菱形的四角,其中三根长立柱分别为后立柱(9)、左立柱(3)、右立柱(8),短立柱为前立柱(1),所述左立柱(3)、右立柱(8)上端与后立柱(9)通过扶手(4)固定连接,所述左立柱(3)、右立柱(8)的中部分别与后立柱(9)通过横拉梁(7)连接固定,所述左立柱(3)与后立柱(9)之间,右立柱(8)与后立柱(9)之间分别固定设置靠板(6),由此形成具有左部靠背和右部靠背的转角靠背,所述前立柱(1)、后立柱(9)、左立柱(3)、右立柱(8)之间通过十字形坐板支承梁(12)连接固定,所述坐板支承梁(12)上设置活动坐板(2),所述活动坐板(2)通过一旋转盘(13)与坐板支承梁(12)连接,形成活动坐板(2)可相对于基架做水平转动的结构,所述活动坐板(2)后端位于转角靠背的V形开口中,活动坐板(2)与转角靠背留有转动间距,所述活动坐板(2)的前端从前立柱(1)上方延伸出,使活动坐板(2)可做90度的水平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靠背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支承梁(12)与前立柱(1)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固定旋转盘(13)的斜支承梁(14)。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渝南李尚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齐力家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