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奇芳专利>正文

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540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包括文胸罩体,肩带、侧比、后比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文胸罩体内侧,所述文胸罩体、侧比和后比一体成型,所述内罩体包括内下托体、两个内上托体和两个与内下托体一体成型的两个内三角受乳体,所述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之间形成有哺乳窗;所述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之间通过针线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和侧比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角。其特点在于:减少缝制工序同时减少针线缝制造成的不平整,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One piece cross breast-feeding b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
本技术属于文胸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
技术介绍
哺乳文胸特指产妇在哺乳期佩戴的文胸,现在的产妇一般佩戴以下两种文胸:1.全开口式哺乳开口,其特点为罩杯仅以钩环钩于肩带上,要哺乳时罩杯可以完全向下掀开,露出整个乳房;二、开孔式哺乳开口,其特点为罩杯掀开时,只露乳头、乳晕及其周围隐蔽性较高。上述两种传统哺乳文胸一般为单层结构,但是产妇在哺乳期一般会出现涨奶而导致乳房膨胀,传统的文胸由于尺寸大小固定不变会出现挤压乳房的情况,同时文胸罩体、侧比和后比通过针线缝制相连势必会造成连接处的不平整导致产妇佩戴不舒适、难受,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它具有减少缝制工序同时减少针线缝制造成的不平整,提高佩戴的舒适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包括文胸罩体,肩带、侧比、后比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文胸罩体内侧,所述文胸罩体、侧比和后比一体成型,所述内罩体包括内下托体、两个内上托体和两个与内下托体一体成型的两个内三角受乳体,所述内上托体、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之间形成有哺乳窗;所述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之间通过针线形成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和侧比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角。进一步地,所述内下托体的外侧端悬空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侧比和后比上设有褶皱纹。进一步地,包括下扒、比弯、母连接扣和公连接扣;所述内下托体的底端和下扒通过针线相连,所述内下托体的顶端通过母连接扣与肩带相连,所述文胸罩体的顶端通过母连接扣与公连接扣的配合与肩带相连,所述文胸罩体的下端与下托通过针线相连,两个所述内上托体的一端均与两个内三角受乳体的内侧端通过针线相连,两个所述内上托体的另一端交叉位于内下托体中部,所述内下托体的外侧端与比弯通过针线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下托的宽度不小于四分之一侧比宽度且下托的宽度小于四分之二侧比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文胸罩体内通过针线连接有带开口的衬布层。进一步地,所述文胸罩体与衬布层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防溢垫。进一步地,所述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的横截面呈U字型。进一步地,所述文胸罩体、侧比和后比均采用高弹全棉。进一步地,所述内上托体为弹性透气网纱。进一步地,所述文胸罩体的外周沿和比弯处通过针线均设有蕾丝边。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文胸罩体、侧比和后比一体成型且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也一体成型,这样能减少缝制工序同时减少针线提高光滑度更加舒适。2.本技术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之间通过针线形成有加强筋,其中加强筋和侧比之间形成的交角小于90°角,这样能增大加强筋的长度进而增大面积从而提高内下托体对乳房的承托作用,能更好的起到防下垂的作用。3.本技术侧比和后比上设有褶皱纹,这样能扩大侧比和后比的有效长度进而能适应更广尺寸胸围,提高使用范围。4.本技术内下托体和内三角受乳体的横截面呈U字型更好的符合人体力学,更好的起到承托效果。5.本技术的文胸罩体内通过针线连接有带开口的衬布层,文胸罩体与衬布层之间设有空腔,这样可以根据选用通过开口向空腔内放置防溢避免文胸罩体被奶水浸湿,避免尴尬,更加人性化。6.本技术的内罩体和文胸罩体的下端均与下托相连,其中下托的宽度不小于四分之一胶骨宽度且下托的宽度小于四分之二胶骨宽度,且下托包括松紧袋体,在松紧袋体内设有扁松紧带,能提高弹性、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舒适度同时也避免下托的宽度过宽导致透气性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初始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后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7.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包括文胸罩体10,肩带20、侧比30、后比40、内罩体;其中内罩体位于文胸罩体10内侧,其中文胸罩体10、侧比30和后比40一体成型,其中内罩体包括内下托体51、两个内上托体52和两个与内下托体51一体成型的两个内三角受乳体53,在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通过针线设有加强筋54,其中加强筋54和侧比30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角,这样能增大加强筋54的长度进而增大面积从而提高内下托体51对乳房的承托作用,能更好的起到防下垂的作用。进一步地,内上托体52、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形成有哺乳窗60;其中文胸罩体10内侧通过针线连接有带开口的衬布层11,其中开口靠近内下托体51的外侧端,在文胸罩体10与衬布层11之间设有空腔,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开口向空腔内放置防溢避免文胸罩体被奶水浸湿,避免尴尬,更加人性化。进一步地,包括下扒80,其中内下托体51的底端和文胸罩体10的下端均与下扒80通过针线相连,这样下扒80可以选用与文胸罩体10不同的布料,因此能选用弹性更佳的布料,且下扒80的宽度不小于四分之一侧比30宽度且下扒80的宽度小于四分之二侧比30宽度,采用上述结构下扒80能提高对因涨奶导致的乳房重量增大起到更好的承重作用从而能更好的预防下垂。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母连接扣91和公连接扣92,其中内下托体51的顶端通过母连接扣91与肩带20相连,其中文胸罩体10的顶端通过与母连接扣91配合的公连接扣92和肩带20相连,这样便于通过分离母连接扣91和公连接扣92使得哺乳窗60外露便于喂乳,同时文胸罩体10包括两个在鸡心处交叉相连的外罩杯,这样在不分离母连接扣91和公连接扣92的情况下,也能任意翻折其中一个外罩杯将对应位置的哺乳窗60外露即可实现哺乳,并且在外面哺乳时,当完成哺乳动作后,手离开文胸罩体10时,文胸罩体10能马上恢复到初始状态,进而减少尴尬,更加人性化。进一步地,两个内上托体52的一端均与两个内三角受乳体53的内侧端通过针线相连,两个内上托体52的另一端交叉位于内下托体51中部,其中内下托体51的外侧端与比弯100通过针线相连。进一步地,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的横截面呈U字型,能更好的符合人体力学,更好的起到承托效果。进一步地,文胸罩体10、侧比30和后比40均采用高弹全棉,更加亲肤。进一步地,内上托体52为弹性透气网纱,提高透气性更加舒适。进一步地,在文胸罩体10的外周沿和比弯100处通过针线均设有蕾丝边110,不仅能增加美感且更加性感并能更好的起遮挡作用。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包括文胸罩体(10),肩带(20)、侧比(30)、后比(40)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文胸罩体(10)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罩体(10)、侧比(30)和后比(40)一体成型,所述内罩体包括内下托体(51)、两个内上托体(52)和两个与内下托体(51)一体成型的两个内三角受乳体(53),所述内上托体(52)、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形成有哺乳窗(60);所述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通过针线形成有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和侧比(30)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包括文胸罩体(10),肩带(20)、侧比(30)、后比(40)和内罩体;所述内罩体位于文胸罩体(10)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罩体(10)、侧比(30)和后比(40)一体成型,所述内罩体包括内下托体(51)、两个内上托体(52)和两个与内下托体(51)一体成型的两个内三角受乳体(53),所述内上托体(52)、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形成有哺乳窗(60);所述内下托体(51)和内三角受乳体(53)之间通过针线形成有加强筋(54),所述加强筋(54)和侧比(30)之间形成的夹角小于90°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比(30)和后比(40)上设有褶皱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托体(51)的外侧端悬空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交叉式哺乳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扒(80)、比弯(100)、母连接扣(91)和公连接扣(92);所述内下托体(51)的底端和下扒(80)通过针线相连,所述内下托体(51)的顶端通过母连接扣(91)与肩带(20)相连,所述文胸罩体(10)的顶端通过母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奇芳
申请(专利权)人:易奇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