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490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对竹篼进行快速清理,将竹篼粉碎在土壤中,可以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对竹篼进行粉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篼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
技术介绍
竹林素有“第二森林资源”的美称,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我国竹林面积和竹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余种,我国拥有37属50余种,竹林总面积720万hm2,其中人工竹林420万hm2,原始高山竹丛300万hm2。年产量1800万吨,我国得天独厚的竹资源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被砍伐后,竹子便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在采伐迹地上迅速长成次生竹林。因此,竹子是理想的天然更新树种。由于竹子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主要力学性能可与硬阔叶树材相当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砍伐后的竹子,其伐后竹篼根系埋在土壤中,在自然条件下需要8~10年才会腐烂,而没有腐烂的伐后竹篼埋在土中,硬如石块,妨碍竹鞭的穿透生长,同时也占据了其他植物生长的空间,吸取着土壤中的养分,无效地占去了大片林地,十分不利于其他新生植物的生长和竹林的更新。据调查,在竹林中,竹鞭所占的面积在1/10左右,挖除伐竹后剩余在土壤中的伐后桩根,不仅可使这部分林地得到利用,而且挖出的竹篼和竹根可做为加工原料再次利用,既抚育竹林,又增加收益,值得大力提倡。目前采用的竹篼清除方式有以下几种:人工挖掘:靠人工用锄头将死掉的竹篼挖出来。而现在,由于人工成本过高,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死掉的竹篼不能及时挖出,竹林因此无法保持正常的生长。因此,目前的竹林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立篼劈裂:在自然条件下,劈裂后的竹篼因破坏了其基本组织,增加了竹篼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可促进其自然腐烂,但腐烂速度仍然较慢,仅适合对更新速度要求不高的竹林,推广应用的范围有限。捣碎:采用类似电钻的工具,配有类似钻头的刀具,以电力驱动,由人工掌握和控制向下钻进,将竹篼捣碎。拔除:采用三角架,配合人力绞车以及类似抓斗一样的夹头,夹住竹篼上部,将竹篼及竹根拔除。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法是目前较为常用清理竹篼的方法,朱才熙研究了碳酸氢铵加盐除竹篼的方法。其是先将竹篼内的竹节全部打通,但不要伤害底部,将碳酸氢铵与食盐按10:1的比例混合后视竹篼大小分别施入其底部,最后用土埋紧封口。半年后竹篼发黑,开始腐烂分解,用锄头一敲即可拔出竹篼。混合物宜选在雨量充沛的4~6月投放,以便于溶解、渗透。7~9月因高温少雨,混合物不但难以溶解,而且其中的碳铵易气化挥发,造成浪费。以上所列方法,都有较大的弊端,主要是效率低下,或者化学药剂会对林地造成污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一种动力机械来进行省时省力且高效的竹篼清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用于竹篼难以清理的问题。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优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外壳、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比较器和数据储存器;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发出高频无线电信号对地面进行探测,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接收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并形成图像,所述数据比较器用将比较探测数据,确定竹篼所在位置;所述数据储存器用于储存数据;所述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储存器、数据比较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部。优选的,所述清理模块包括主液压缸、转动电机、转动盘、第一推拉气缸、第二推拉气缸和粉碎板;所述主液压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液压缸的液压杆为“U”形,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主液压缸液压杆的一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下,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盘下方设置有导轨槽,所述转动盘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对立且横向设置在转动盘的边缘,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粉碎板设置在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粉碎板与转动盘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行走模块包括滚动组件、传动杆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支撑板下部中心位置,发动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下部,滚动组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组件设置为四个,分别均设置在支撑板的四周,所述传动杆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滚动组件连接,传动杆将发动机的转动力输出为滚动组件的滚动动力,发动机与控制模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动轮、第三气缸、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气缸固定连接在减震弹簧下方,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所述滚动轮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控制模块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支撑板、升降气缸、连接板、连接支脚、穿刺气缸、穿刺电机和穿刺杆;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撑板下部,升降气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升降气缸控制活塞杆上下滑动,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活塞杆的下端部,连接板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下设置有3个连接支角,所述3个连接支脚在于固定板螺栓连接,3个连接支脚形成稳定的三角锥结构,所述连接支脚设置为中空结构。优选的,所述穿刺气缸、穿刺电机和穿刺杆均设置在连接支脚的空腔内,所述穿刺气缸设置在连接支脚内腔的顶端,穿刺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所述穿刺气缸与连接支脚固定连接;所述穿刺电机设置在穿刺气缸活塞杆的底部,穿刺电机与穿刺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穿刺气缸控制活塞杆沿连接支脚内腔部径向来回移动,带动穿刺电机在径向来回移动。优选的,所述供能模块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在主液压缸和控制模块之间,蓄电池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优选的,所述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固定模块、供能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可以对竹篼进行自动精准的识别,通过雷达探测,更具竹篼自身的阶段性空腔的结构特性,从而精准的识别出竹篼。2.本技术中可以对竹篼进行快速清理,将竹篼粉碎在土壤中,可以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对竹篼进行粉碎,而且本技术中的清理模块设置有不同的主液压缸控制按钮和转动电机转动调解按钮,可以对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输出力度进行粉碎,减少了输出功率的浪费,节约了能源。3.本技术中设置有滚动组件,滚动组件中设置气缸,可以在不同的坡度下调节气缸的高度,使装置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下进行工作。4.本技术中的穿刺杆的设置,始终使穿刺杆只在当连接支脚接触到地面的时候才会穿刺出连接支脚的空腔中,保证了尖锐的穿刺杆不暴露在外界,防止了尖锐的穿刺杆误伤人员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连接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穿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支脚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粉碎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外壳、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比较器和数据储存器;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发出高频无线电信号对地面进行探测,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接收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并形成图像,所述数据比较器用将比较探测数据,确定竹篼所在位置;所述数据储存器用于储存数据;所述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储存器、数据比较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模块包括主液压缸、转动电机、转动盘、第一推拉气缸、第二推拉气缸和粉碎板;所述主液压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液压缸的液压杆为“U”形,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主液压缸液压杆的一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下,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盘下方设置有导轨槽,所述转动盘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对立且横向设置在转动盘的边缘,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粉碎板设置在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粉碎板与转动盘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模块包括滚动组件、传动杆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支撑板下部中心位置,发动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