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勇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490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对竹篼进行快速清理,将竹篼粉碎在土壤中,可以在不破坏土壤结构的情况下对竹篼进行粉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篼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
技术介绍
竹林素有“第二森林资源”的美称,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类型。我国竹林面积和竹子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余种,我国拥有37属50余种,竹林总面积720万hm2,其中人工竹林420万hm2,原始高山竹丛300万hm2。年产量1800万吨,我国得天独厚的竹资源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被砍伐后,竹子便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在采伐迹地上迅速长成次生竹林。因此,竹子是理想的天然更新树种。由于竹子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主要力学性能可与硬阔叶树材相当等特点,已逐渐成为木材的替代品。砍伐后的竹子,其伐后竹篼根系埋在土壤中,在自然条件下需要8~10年才会腐烂,而没有腐烂的伐后竹篼埋在土中,硬如石块,妨碍竹鞭的穿透生长,同时也占据了其他植物生长的空间,吸取着土壤中的养分,无效地占去了大片林地,十分不利于其他新生植物的生长和竹林的更新。据调查,在竹林中,竹鞭所占的面积在1/10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模块、清理模块、行走模块、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固定模块和支撑板;所述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雷达识别竹篼,所述行走模块用于驱动装置行走,所述清理模块用于将竹篼在地表层对竹篼进行旋转粉碎,所述供能模块用于将为装置提供电力,所述固定模块用于将除竹篼装置固定在山地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外壳、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比较器和数据储存器;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发出高频无线电信号对地面进行探测,所述雷达接收器用于接收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反馈回来的探测数据并形成图像,所述数据比较器用将比较探测数据,确定竹篼所在位置;所述数据储存器用于储存数据;所述雷达发生器、雷达接收器、数据处理器、数据储存器、数据比较器均设置在外壳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模块包括主液压缸、转动电机、转动盘、第一推拉气缸、第二推拉气缸和粉碎板;所述主液压缸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液压缸的液压杆为“U”形,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主液压缸液压杆的一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向下,所述转动盘固定连接在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盘下方设置有导轨槽,所述转动盘为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对立且横向设置在转动盘的边缘,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粉碎板设置在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二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粉碎板与转动盘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螺旋碎竹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模块包括滚动组件、传动杆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在支撑板下部中心位置,发动机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组件设置在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