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能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83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能管,包括管片、连接件、底部封盖和顶部封盖;管片截面为圆弧状,两个管片直线段扣合组成一节管道;连接件第一支撑段为圆管状;两个第一连接段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段外周面两侧,均向第一支撑段外侧延伸;第一限位段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一限位段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连接;两节相邻管道通过连接件连通,管片伸入第一限位段和第一支撑段之间,两节相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连接件沿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被第一连接段隔开,形成缝隙,聚能管截面为圆形;聚能管两端分别通过底部封盖和顶部封盖扣合。提高了爆破切割能力,能够控制爆破轮廓,减少超挖和欠挖量,减少后期喷浆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能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爆破领域,涉及一种聚能管。
技术介绍
在进行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的开挖山体,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一般采用炸药爆破山体,使山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被炸开形成空洞,但是在没有使用聚能管的情况下,炸药爆破效果差,围岩超挖和欠挖量过大,洞室开挖轮廓线不规则,造成后期喷浆量增多,增加成本,浪费资源。因此,就有了爆破装药聚能管装置。现有的爆破聚能管是一种由PVC制成的装药管道,长度在一米左右,两侧水平开有V形聚能槽。因其两侧开有V形聚能槽,利用聚能槽的聚能效应可以更好地对山体岩石进行破坏。其破坏原理是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波通过聚能管的聚能槽,将炸药的动能与势能转换成高压、高速、高能的射流,从而切割岩石。但现有爆破聚能管的V形聚能槽聚能切割能力不够好,并且现有聚能管装药麻烦,需要先将炸药装进装药枪,装药枪再利用高压空气将炸药射入聚能管内,这个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耽误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聚能管,提高了爆破切割能力,能够控制爆破轮廓,减少超挖和欠挖量,减少后期喷浆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聚能管,包括管片、连接件、底部封盖和顶部封盖;管片截面为圆弧状,两个管片直线段扣合组成一节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支撑段、两个第一连接段和两个第一限位段,第一支撑段为圆管状,外径不大于管片的内径;两个第一连接段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段外周面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段共面,均向第一支撑段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的厚度;第一限位段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一限位段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段与第一支撑段同轴;两节相邻管道通过连接件连通,管片伸入第一限位段和第一支撑段之间,两节相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连接件沿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被第一连接段隔开,形成缝隙,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和两个第一连接段构成截面为圆形;若干节管道连接形成聚能管,聚能管两端分别通过底部封盖和顶部封盖扣合。优选的,底部封盖包括第一圆板和两个第二限位段,第一圆板直径与管片外径相同,第一圆板圆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限位段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二限位段内圆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圆板周面两侧,两个第二限位段与第一圆板同轴;两个管片扣合缝隙处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段中心部位。优选的,顶部封盖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段和两个第二连接段,第二支撑段两侧为圆弧,圆弧直径不大于管片的内径,第二支撑段设置在第二圆板内侧,与第二圆板同轴,第二支撑段上的圆心部位设置有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贯穿第二支撑段和第二圆板;两个第二连接段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段两侧的圆弧部位,两个第二连接段共面,均向第二支撑段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的厚度,第三限位段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三限位段内圆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二圆板周面两侧,且两个第三限位段内圆中部分别于两个第二连接段连接,两个第三限位段与第二圆板同轴。进一步,第二圆板外侧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两端与两个第三限位段的中心部位位置对应。优选的,采用三节管道依次连接组成。优选的,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间隙为1-2mm。优选的,管片的长度为50-100cm,管片内径为16-17mm,管片外径为17-18mm,管片的厚度为1-2mm。优选的,封盖、管片和连接件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聚能管管道由两个管片组成,可以直接在其中一个管片上装药,然后将另一个管片利用连接件和封盖与其扣合在一起,装药简便、快捷,节省施工时间。并且,该装置是由多个管片,多段连接在一起,在长度上设置灵活,可以应对多种情况,更加实用。聚能管的两个管片被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段隔开,呈间隙设置,可以让爆炸产生的爆轰波主要沿着缝隙传播,更加有利于切割岩体。进一步,在顶部封盖外侧设置凹槽,能够通过凹槽的指向指示缝隙指向,在多个孔眼内布置聚能管时,使凹槽连接起来大致呈隧道内轮廓线的形状,如此一来,便能够使多个孔眼处的爆炸连在一起,形成沿着隧道内轮廓线的爆炸,更能够控制爆炸轮廓,减少超挖和欠挖量,减少后期喷浆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聚能管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管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底部封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顶部封盖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聚能管组合示意图。其中:1-管片;2-连接件;3-第一支撑段;4-第一连接段;5-第一限位段;6-底部封盖;7-第一圆板;8-第二限位段;9-第一通孔;10-顶部封盖;11-第二圆板;12-第二支撑段;13-第二连接段;14-第三限位段;15-第二通孔;16-炸药;17-导爆索;18-导爆管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聚能管,包括底部封盖6、顶部封盖10、管片1和连接件2。如图2所示,管片1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片,两端截面为圆弧状,两个管片1组成一个管道,管片1内径等于炸药16直径。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1间隙为1-2mm,管片1的长度为50-100cm,管片1内径为16-17mm,管片1外径为17-18mm,管片1的厚度为1-2mm;底部封盖6和顶部封盖10、管片1和连接件2均采用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优选的采用PVC材质制成。如图3所示,连接件2包括第一支撑段3、两个第一连接段4和两个第一限位段5,第一支撑段3为圆管状,外径不大于管片1的内径,第一支撑段3的厚度为2-3mm;两个第一连接段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段3外周面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段4共面,均向第一支撑段3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1的厚度;第一限位段5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一限位段5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4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段5与第一支撑段3同轴。如图4所示,底部封盖6包括第一圆板7和两个第二限位段8,第一圆板7直径与管片1外径相同,第一圆板7圆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直径不小于导爆索17和导爆管雷管18的直径之和;第二限位段8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二限位段8内圆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圆板7周面两侧,两个第二限位段8与第一圆板7同轴。如图5所示,顶部封盖10包括第二圆板11、第二支撑段12、两个第二连接段13和两个第三限位段14,第二圆板11直径与管片1外径相同;第二支撑段12两侧为圆弧,圆弧直径不大于管片1的内径,第二支撑段12设置在第二圆板11内侧,与第二圆板11同轴,第二支撑段12上的圆心部位设置有同轴的第二通孔15,第二通孔15与第二圆板11同轴,第二通孔15直径不小于导爆索17和导爆管雷管18的直径之和,第二通孔15贯穿第二支撑段12和第二圆板11;两个第二连接段13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段12两侧的圆弧部位,两个第二连接段13共面,均向第二支撑段12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1的厚度;第三限位段14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三限位段14分别设置在第二圆板11周面两侧,且两个第三限位段14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段13连接,两个第三限位段14与第二圆板11同轴;第二圆板11外侧表面上设有凹槽,凹槽两端与两个第三限位段14的中心部位位置对应。如图1和图6所示,两个管片1的直线段相互扣合,形成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能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1)、连接件(2)、底部封盖(6)和顶部封盖(10);管片(1)截面为圆弧状,两个管片(1)直线段扣合组成一节管道;连接件(2)包括第一支撑段(3)、两个第一连接段(4)和两个第一限位段(5),第一支撑段(3)为圆管状,外径不大于管片(1)的内径;两个第一连接段(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段(3)外周面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段(4)共面,均向第一支撑段(3)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1)的厚度;第一限位段(5)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一限位段(5)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4)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段(5)与第一支撑段(3)同轴;两节相邻管道通过连接件(2)连通,管片(1)伸入第一限位段(5)和第一支撑段(3)之间,两节相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连接件(2)沿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1)被第一连接段(4)隔开,形成缝隙,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1)和两个第一连接段(4)构成截面为圆形;若干节管道连接形成聚能管,聚能管两端分别通过底部封盖(6)和顶部封盖(10)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1)、连接件(2)、底部封盖(6)和顶部封盖(10);管片(1)截面为圆弧状,两个管片(1)直线段扣合组成一节管道;连接件(2)包括第一支撑段(3)、两个第一连接段(4)和两个第一限位段(5),第一支撑段(3)为圆管状,外径不大于管片(1)的内径;两个第一连接段(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段(3)外周面两侧,两个第一连接段(4)共面,均向第一支撑段(3)外侧延伸,延伸距离不小于管片(1)的厚度;第一限位段(5)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一限位段(5)内圆中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段(4)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段(5)与第一支撑段(3)同轴;两节相邻管道通过连接件(2)连通,管片(1)伸入第一限位段(5)和第一支撑段(3)之间,两节相邻管道的连接处位于连接件(2)沿轴线方向的中心位置,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1)被第一连接段(4)隔开,形成缝隙,每节管道的两个管片(1)和两个第一连接段(4)构成截面为圆形;若干节管道连接形成聚能管,聚能管两端分别通过底部封盖(6)和顶部封盖(10)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能管,其特征在于,底部封盖(6)包括第一圆板(7)和两个第二限位段(8),第一圆板(7)直径与管片(1)外径相同,第一圆板(7)圆心处设置有第一通孔(9);第二限位段(8)为绕其中心线弯曲的圆弧板,两个第二限位段(8)内圆端部分别设置在第一圆板(7)周面两侧,两个第二限位段(8)与第一圆板(7)同轴;两个管片(1)扣合缝隙处位于两个第二限位段(8)中心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刚于归徐志学潘少康旷华江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