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2599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所述大豆蛋白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介质70~80份、脱脂豆蛋白粉20~35份、变性剂0.5~2份、乳化剂1~2份、增强剂1~5份、引发剂0.02~0.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胶粘剂各组分间良好协同,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对脱脂豆蛋白粉进行变性处理,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增强剂,解决了普通豆蛋白胶粘剂耐水性差以及工艺繁琐的问题,能够满足胶合板用胶粘剂的耐水使用要求,保证了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实用性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胶粘剂制备的胶合板达到国家标准中II类胶合板要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大豆蛋白胶合板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材加工
,涉及一种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胶合板的豆蛋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木材胶粘剂的发展是影响木材加工行业与衡量木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的人工造林、速丰林、经济林、商品林均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这极大地增加了木材加工业的木材需求量,推动了我国木材加工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进对木材胶粘剂的需求。目前木材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胶粘剂是甲醛系合成树脂,主要是脲醛树脂及其改性产品。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人造板胶粘剂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造板及其制品环保特性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不少企业生产的人造板及其制品(家具、木地板、室内木质装饰材料等)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甲醛释放问题,是室内空气污染中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甲醛系合成树脂及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甲醛,不仅造成空气污染,破坏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不可再生能源逐渐枯竭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研究开发具有可再生性的环境友好型木材用胶粘剂是木材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醛基胶粘剂的原料大多源自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大豆蛋白胶粘剂凭借来源广泛、无毒无害、可再生等优点获得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但其也存在着胶接强度低、耐水性差、固体含量低、固化温度高、固化时间长等诸多缺点,严重制约了其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如何让通过进一步的改性处理,克服以上缺点,使其成为满足工业生产需要的木材胶粘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结合前期生产试验探索,化学复合交联改性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我国木材行业的发展现状,开发新型无醛大豆蛋白胶粘剂对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提升我国木材制品的整体品质以及引导木制品加工的新方向等,具有重大意义。此外,中国申请201410511107.2公开了一种木材胶粘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氯化铵2.5~4.2份、丙烯酰胺0.8~1.6份、铝酸盐防水剂1~1.8份、土豆淀粉3~8份、硅藻土3~8份、4~壬酚0.5~1.6份、聚酰胺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2.8~4.6份和柠檬酸三辛酯1.2~3.6份。所述木材胶粘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保证了木材胶黏剂的低成本和清洁无污染,制得的淀粉基木材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和耐水性不仅可以与三醛胶相媲美,而且解决了现有木质品粘接使用的三醛胶带来的醛类有毒化合物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技术缺陷。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其组分复杂,具体生产不便,实用性较差,因此,仍有待提出一种实用的环保且性能优良的环保胶粘剂。中国申请200810032289.x公开了一种新型木材胶粘剂,该胶粘剂包括以下组分:水:100重量份;含蛋白质的原料:3~45重量份;酸度调节剂:0.01~15重量份,芳香族化合物:0.01~15重量份;固化剂:0.01~15重量份;防腐剂:0.01~15重量份;粘度调节剂:0~15重量份;填料:0~10重量份;催干剂:0~15重量份。所述新型木材胶粘剂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几乎无甲醛释放,此外,其具有较高的耐水性。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其组分复杂,且相互间的协同作用不明显,导致其稳定性及粘度不够理想,实用性较差,因此,仍有待提出一种环保且性能优良的豆蛋白胶粘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胶合板用胶粘剂,所述胶粘剂不含甲醛,是一种环保型胶合板用胶粘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胶合板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推广应用。为实现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大豆蛋白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介质70~80份、脱脂豆蛋白粉20~35份、变性剂0.5~2份、乳化剂1~2份、增强剂1~5份、引发剂0.02~0.1份。上述胶粘剂以脱脂豆蛋白粉作为主体制备而成,豆蛋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有助于解决常规胶合板胶粘剂中使用合成化石原料的枯竭问题,符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且大豆蛋白来源丰富,可以大批量稳定生产,具有很大的优势。所述豆蛋白胶粘剂是利用脱脂豆蛋白粉加工100目及以上而成,有效的利用了大豆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资源,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其中,上述脱脂豆蛋白粉作为常用的一种大豆加工剩余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与容易获取的,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特别限定。其中,优选所述胶粘剂按重量份计,包括:分散介质72~76份、脱脂豆蛋白粉25~30份、变性剂0.6~1.6份、乳化剂1.1~1.8份、增强剂2~4份、引发剂0.03~0.08份。上述乳化剂至少包括却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在保证乳化剂同时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加入其它有效乳化剂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具体的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为了简化胶粘剂的组成,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仅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乳化剂,并进一步发现,当所述乳化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的重量份配比为:1~2∶1~2时,能够更好地促成乳化反应,最终得到高质量胶粘剂,其中更优选乳化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的重量份配比为:1.2~1.8∶1.2~1.8。配制乳化剂时,只需准确称量各组方,然后将其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质量浓度为98%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工业品或化学纯药品作为增强剂,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作为变性剂,采用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解决了普通豆蛋白胶粘剂耐水性差以及工艺繁琐的问题,能够满足胶合板用胶粘剂的耐水要求,保证了豆蛋白胶粘剂的实用性能,并且由本专利技术的胶粘剂制备的胶合板达到国家标准中II类胶合板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述胶粘剂中,所述的分散介质为水,优选为软化水。本专利技术对豆蛋白进行处理后作为胶合板用胶粘剂,不含有游离甲醛,胶接的胶合板不存在甲醛释放问题,彻底解决人造板带来的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污染问题。专利技术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采用现有技术习用的其他乳化剂与增强剂及引发剂取代本专利技术所述助剂所得胶粘剂,或不加入任何助剂的豆蛋白粘液也具有一定粘性,但在实验测试中发现,上述胶粘剂的稳定性及胶合强度远远不能达标,同时粘度很大,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推广。而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胶粘剂各组分及其用量设计科学合理,相互之间形成了最佳的协同效应,因此,胶粘剂的其耐水性与强度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此外,为实现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述大豆蛋白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脂豆蛋白粉与变性剂加入分散介质中,搅拌均匀,得混合物;(2)向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加入乳化剂,搅拌均匀;(3)继续加入增强剂与引发剂,搅拌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脱脂豆蛋白粉与变性剂加入分散介质中,搅拌均匀后在温度35~75℃,保温2~5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降温至室温后加入乳化剂,并搅拌均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加入增强剂与引发剂,搅拌均匀后在温度20~60℃,保温0.5~3小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脱脂豆蛋白粉与变性剂加入分散介质中,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介质70‑80份、脱脂豆蛋白粉20‑35份、变性剂0.5‑2份、乳化剂1‑2份、增强剂1‑5份、引发剂0.02‑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合板用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介质70-80份、脱脂豆蛋白粉20-35份、变性剂0.5-2份、乳化剂1-2份、增强剂1-5份、引发剂0.02-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蛋白胶粘剂按重量份计,由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分散介质72-76份、脱脂豆蛋白粉25-30份、变性剂0.6-1.6份、乳化剂1.1-1.8份、增强剂2-4份、引发剂0.04-0.0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介质为软化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性剂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至少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之间的重量份配比为:1-2∶1-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为质量浓度98%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蛋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志永冯小琼张一甫高伟李宁廖木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