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专利>正文

用于行星传动的新型均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51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行星传动的均载机构是动轴线齿轮行星传动机构的新设计,由叉杆,穿孔螺钉组成的n边形通过抬杆和导杆对行星轮轴具有拉扯牵引作用,在四个以上行星轮的NGP型齿轮行星传动装置能实现均载功能。(*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用于行星传动的新型均载机构是动轴线齿轮传动中的新设计,可以广泛用于矿山、冶金、起重运输、工程机械、机床、电工机械、仪表、化工、轻工、农业以及国防工业等重型机械传动。按组成传动机构的齿轮啮合方式,行星齿轮传动可分为NGW、NW、NNWW、NGWN和N等类型。其中NGW型星型传动装置是一种最基本的动轴线齿轮行星传动装置,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载荷在各行星轮间不能均匀分配,以致影响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为此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需装备均载机构。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均载机构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弹性件的均载机构,杠杆连动的均载机构。属于杠杆连动均载机构的有两行星轮、三行星轮、四行星轮连动机构,对于多于四个行星轮行星传动装置,目前还没有一种实用的均载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设计实现一种适用于具有四个以上行星轮的NGW型齿轮行星传动装置的均载机构。附图是用于行星传动的新型均载机构的结构简图n个行星轮(1)装配在n个行星轮轴(7)上,n个行星轮轴均匀地装配在行星架(8)上。一个抬杆(6)和(n-1)个导架(3)的一端大径孔顺序装配在n个行星轮上,并被卡柱(2)卡死,抬杆(6)和导杆(3)的另一端小径孔分别被叉杆(5)叉接相连,并由穿孔螺钉(4)连接,形成以叉杆(5)为边长的n边形,抬杆(6)和导杆(3)的小长径孔的穿孔螺钉(4)分别位于n边形的n个顶点位置,并有相应于小长径孔的位移量,各行星轮轴(7)上所承受的不均匀负荷,将通过由抬杆(6)、导杆(3)、叉杆(5)和穿孔螺钉(4)所组成的正多边形的拉扯调剂作用而趋向平衡,从而起到均载作用。本技术的均载机构,可用于任意多个行星轮的NGW型行星传动装置,该均载机构是将各行星轮用抬杠、导杆、叉杆和穿孔螺杆连接成n边形整体,通过各n边形边长杆在导杆一端小长径孔内的位移起到自动调整作用,使载荷均匀地分布在各行星轮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行星传动的新型均载机构,其特征是装有行星轮(1)的n个行星轮轴(7)均匀地装配在行星架(8)上,一个抬杆(6)和(n-1)个导杆(3)的大径孔顺序装配在n个行星轮上,并被卡柱(2)卡死,抬杆(6)和导杆(3)的小径孔分别被叉杆(5)叉接,并由穿孔螺钉(4)连接,导杆(3)的小径孔呈长条径孔。专利摘要用于行星传动的均载机构是动轴线齿轮行星传动机构的新设计,由叉杆,穿孔螺钉组成的n边形通过抬杆和导杆对行星轮轴具有拉扯牵引作用,在四个以上行星轮的NGP型齿轮行星传动装置能实现均载功能。文档编号F16H1/28GK2065698SQ8920789公开日1990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宏, 夏仁清 申请人:张宏, 夏仁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行星传动的新型均载机构,其特征是装有行星轮(1)和n个行星轮轴(7)均匀地装配在行星架(8)上,一个抬杆(6)和(n-1)个导杆(3)的大径孔顺序装配在n个行星轮上,并被卡柱(2)卡死,抬杆(6)和导杆(3)的小径孔分别被叉杆(5)叉接,并由穿孔螺钉(4)连接,导杆(3)的小径孔呈长条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夏仁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夏仁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