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206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传感器模块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用于根据电压值控制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时监控水产养殖环境因素,同时也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养殖也逐渐抛弃落后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手段,向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水产养殖主要依靠人力进行种植和生产,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因此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也限制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另外,传统养殖技术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生产效率较低,无法对水域进行系统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水产养殖环境因素,同时也更加节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进一步,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包括比较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或门、NPN型三极管、晶闸管和继电器,所述比较器的正相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端并联耦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的输入端,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并联接入晶闸管和继电器,所述晶闸管和继电器的另一端接入电源。进一步,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包括pH值触发启动模块、液位触发启动模块、溶解氧触发启动模块、水温触发启动模块、水流量触发启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pH值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水流量传感器,所述pH值触发启动模块的比较器与所述pH值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液位触发启动模块的比较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溶解氧触发启动模块的比较器与所述溶解氧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水温触发启动模块的比较器与所述水温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水流量触发启动模块的比较器与所述水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进一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型号为ADS8341EB的模数转换芯片,所述模数转换芯片通过I2C总线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Zigbee无线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本专利技术可以实时监控水产养殖环境因素,同时也更加节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的电路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以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100、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电源模块300、模数转换模块400、无线通信模块500和增氧泵600;所述传感器模块100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300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400、无线通信模块500和增氧泵600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400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500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100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400用于将所述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使用时,将传感器模块100分布设置于水产养殖的多个水域位置,传感器模块100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接收传感器模块100生成的电压值,当所述电压值大于阈值时,触发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控制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电路接通,从而通过所述电源模块300给所述模数转换模块400、无线通信模块500和增氧泵600供电。当传感器模块100探测的水质数据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所述电源模块300只给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供电。其中,所述阈值根据水产养殖的水质需求预先设定,具体地,通过对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的电路进行设置而生成。本实施例提供的模数转换模块400可以将数据进行模数转换,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模块500可以与监控平台远程交互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增氧泵600可以根据根据需求启动工作,从而便于进行人工监控和干预,保障水产养殖系统的水质满足水产类生长需要,确保整个养殖系统的安全运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监控水产养殖环境因素,只有当水质数据达到一定阈值时才触发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供电,因此也更加节能。参考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200包括比较器210,第一电阻211、第二电阻212、或门213、NPN型三极管214、晶闸管215和继电器216,所述比较器210的正相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210的反相端并联耦接第一电阻211、第二电阻212,所述第一电阻211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二电阻2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210的输出端连接或门213的输入端,所述或门213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214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21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NPN型三极管214的发射极并联接入晶闸管215和继电器216,所述晶闸管215和继电器216的另一端接入电源。使用时,通过将比较器210的正相端与反相端的电压进行比较,判断传感器模块100生成的电压值是否超过阈值,当所述传感器模块100生成的电压值超过阈值时,则或门213产生高电平信号,所述高电平信号输入晶闸管215,触发继电器216通电,继电器216控制电源模块300的输出端电路接通,从而通过所述电源模块300给所述模数转换模块400、无线通信模块500和增氧泵600供电。其中,所述阈值通过对第一电阻211、第二电阻212的大小进行设置,从而获取对应的电压值,该电压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模块、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电源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所述传感器模块输出端与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入端电相连,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增氧泵的电路输入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根据探测的水质数据生成相应的电压值,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路通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水质数据进行模数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触发启动模块包括比较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或门、NPN型三极管、晶闸管和继电器,所述比较器的正相端与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端并联耦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的输入端,所述或门的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博陈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