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2015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配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包括火线主线、零线主线、智能驱动模块、负载、无线按键模块、载波按键模块、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智能驱动模块通过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智能驱动模块的多个驱动输出口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载波按键模块通过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载波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连接,无线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载波按键模块与智能驱动模块电力载波通信,无线按键模块与智能驱动模块无线通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线简便,工程量和线材耗费量少,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An intelligent load wi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
本技术属于输配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
技术介绍
电气布线是家庭装修中的一项基础工程,为达到既安全又美观,传统的布线方式一般都采用在墙上开槽埋线的办法,在布线时,先在地面或墙面开槽,并将线管埋于地面或墙面的开槽内,然后使用水泥砂浆填补开槽。线缆穿设在线管内,从而便于以后线路的更换。现有的照明灯具安装时,每个单独控制的照明灯具都是采用独立一根火线,火线从入户电表的配电箱出线,经过开关后再连接到照明灯具,这样就会使得布线杂乱,且耗费的线材多,需要对地面或墙面的开槽也多,工程量大,成本高。公开专利:CN207542689U,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控制系统的布线结构,采用电力载波进行控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其只有单一的有线开关控制方式,当要控制负载时,需要使用者走到墙上的开关位置才能进行控制,使用不够灵活方便,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包括火线主线、零线主线、智能驱动模块、负载、无线按键模块、载波按键模块、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智能驱动模块通过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智能驱动模块的多个驱动输出口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通过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连接,所述无线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接收第二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电力载波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所述无线按键模块接收第一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通讯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智能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按键信息控制相应的驱动输出口给负载供电与否。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按键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和第一按键输入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和第一按键输入模块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按键输入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与智能驱动模块的无线接收模块无线通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采用射频无线通信模块、蓝牙通讯模块或WIFI通讯模块来实现。进一步的,所述载波按键模块包括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第二处理器和第二按键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载波通讯模块和第二按键输入模块分别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按键输入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连接,所述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用于与智能驱动模块的第二载波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负载为照明灯具。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驱动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无线按键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载波按键模块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分别通过T接端子或主分支连接端子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分别通过T接端子或主分支连接端子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穿设在天花板内。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驱动模块通过快速连接端子与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通过快速连接端子与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以电力载波通讯控制为核心,结合无线通讯控制构成混合组网控制,不仅使得线路结构简单,布线快捷,对地面或墙面的开槽少,施工简单,工程量和线材耗费量少,成本低,且使用灵活方便。本技术不改变传统使用习惯,老人、小孩均会使用;单控、多控可随时更改,可与网关、智能音箱等配合,实现远程控制和语音控制。采用T接端子或主分支连接端子以及快速连接端子来进行线路连接,接线简单快速,便于安装和维护,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无线按键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载波按键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智能驱动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包括火线主线11、零线主线12、智能驱动模块2、负载3、无线按键模块6、载波按键模块4、第一按键7和第二按键5,本具体实施例中,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的数量各为一根,穿设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细说。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优选采用2.5mm2单股铜芯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的材质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智能驱动模块2通过第一火线支线21和第一零线支线22分别与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连接,所述智能驱动模块2的多个驱动输出口分别与多个负载3连接,本具体实施中,负载3为照明灯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负载3也可以是其它用电设备,如吊扇、电动窗帘等。智能驱动模块2优选安装于天花板离照明灯具3较近的位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智能驱动模块2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不再细说。本具体实施例中,智能驱动模块2的数量为2个,每个智能驱动模块2的驱动输出接口为3个,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智能驱动模块2的数量以及每个智能驱动模块2的驱动输出口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具体实施例中,智能驱动模块2包括第三处理器23以及分别与第三处理器23连接的第二载波通讯模块24、无线接收模块25和驱动模块26,第三处理器23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或MCU处理器来实现,驱动模块26用于驱动照明灯具3,第二载波通讯模块24、无线接收模块25和驱动模块26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不再细说。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三处理器23、第二载波通讯模块24和无线接收模块25可以采用一个芯片来实现,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火线支线21和第一零线支线22分别通过T接端子或主分支连接端子与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连接,便于安装和维护,效率高,所述智能驱动模块2通过快速连接端子与第一火线支线21和第一零线支线22连接,便于安装和维护,效率高。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火线支线21和第一零线支线22采用1.5mm2单股铜芯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火线支线21和第一零线支线22的材质和规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载波按键模块4通过第二火线支线41和第二零线支线42分别与火线主线11和零线主线12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4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5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载波按键模块4包括第二处理器44以及分别与第二处理器44连接的第一载波通讯模块43和第二按键输入模块45,所述第一载波通讯模块43用于与第二载波通讯模块24电力载波通讯,第二按键输入模块45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5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按键5的按键信息并传输给第二处理器44。第二处理器44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或MCU处理器来实现,第二处理器44、第一载波通讯模块43和第二按键输入模块45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不再细说。优选的,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44、第一载波通讯模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主线、零线主线、智能驱动模块、负载、无线按键模块、载波按键模块、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智能驱动模块通过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智能驱动模块的多个驱动输出口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通过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连接,所述无线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接收第二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电力载波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所述无线按键模块接收第一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通讯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智能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按键信息控制相应的驱动输出口给负载供电与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主线、零线主线、智能驱动模块、负载、无线按键模块、载波按键模块、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智能驱动模块通过第一火线支线和第一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智能驱动模块的多个驱动输出口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通过第二火线支线和第二零线支线分别与火线主线和零线主线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二按键连接,所述无线按键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所述载波按键模块接收第二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电力载波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所述无线按键模块接收第一按键的信息并将其通过无线通讯传输给智能驱动模块,智能驱动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按键信息控制相应的驱动输出口给负载供电与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按键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无线发射模块和第一按键输入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和第一按键输入模块分别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按键输入模块的多个输入口分别与多个第一按键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与智能驱动模块的无线接收模块无线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负载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采用射频无线通信模块、蓝牙通讯模块或WI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玉成徐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能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