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94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马达以及驱动组件所带动,使该传动组作线性的伸缩运动,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结构包含有:    一管件,其管内壁具有突起状的挡部,且该管件的一端缘具有可向内弯折的压合部;    一螺杆,其受该马达以及驱动组件带动,而可转动地组设于该管件内部;    一主螺帽,令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该主螺帽定位于该管件的内部并螺设于该螺杆,且其第一端面抵靠于该管件的挡部;    一定位环,令其一端缘向内成形有环形肩部,另一端缘具有一抵靠面,该定位环定位于该管件的内部并对应于该螺杆,且其抵靠面抵靠于该主螺帽的第二端面;    一副螺帽,其螺设于该螺杆,且定位于该定位环的内部;    据此,该主螺帽、副螺帽以及定位环依序组设于该管件内部,该定位环的环肩部受弯折后的管件的压合部所压抵,以使该主螺帽、副螺帽以及定位环结合固定于该管件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性传动机构,特别是指一种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
技术介绍
如图12所示,是显示已有线性传动机构的剖面图,其传动组80主要是通过马达81以及驱动组件82等所带动,使该传动组80得以作线性的伸缩运动。而该传动组80在长期的传动过程中,会因为其金属制作的导螺杆83与塑胶制造的螺帽84材质的不同,而造成两者有脱牙的现象,最后使传动组80无法负担原先承载的负荷,而有瞬间下沉的情形,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据此,如图13所示,是显示线性传动机构的螺帽组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主要是通过螺设于该导螺杆91上并可沿其轴向作线性位移的主螺帽92与安全螺帽93来解决上述的缺失,通过主螺帽92于脱牙时,可透过该安全螺帽93取代主螺帽92原先承载负荷的功能,加上两者具有弹性跳脱的设计,因此可让使用者轻易察觉该线性传动机构的损坏,藉以确保该线性传动机构使用上的安全性。但是此常用技艺于实际使用情形仍具有需立即改善的缺陷由于该主螺帽92与安全螺帽93之间是以弹力扣合的方式连结彼此,且其所藉助的弹性夹具94仅以径向扣合该主螺帽92与安全螺帽93,因此,该主螺帽92与安全螺帽93之间存在有轴向脱离的可能,而其脱离的原因可能由作动时震动的因素所造成,或者该安全螺帽93所承载原先的负荷大于该安全螺帽93与主螺帽92的径向扣合力…等等,皆会造成该主螺帽92与安全螺帽93两者轴向的脱离,据此,常用技艺仅作为告知使用者该线性传动机构已损坏,而无法真正确保使用者使用上的安全,且一但该线性传动机构损坏,则无法再进行线性的伸缩运动。因此,显见上述常用线性传动机构实有进一步改良精进的必要。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主要提高该线性传动机构的便用安全性。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主要使该传动组的主螺帽损坏后,仍可进行线性的伸缩运动。因此,本技术为达上述的目的所提供的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马达以及驱动组件所带动,使该传动组作线性的伸缩运动,该传动组结构主要是由一管件、一螺杆、一主螺帽、一定位环以及一副螺帽所组成,其中该管件的管内壁具有突起状的挡部,且该管件的一端缘具有可向内弯折的压合部;该螺杆是受该马达以及驱动组件带动,而可转动地组设于该管件内部;该主螺帽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该主螺帽定位于该管件的内部并螺设于该螺杆,且其第一端面抵靠于该管件的挡部;该定位环一端缘向内成形有环形肩部,另一端缘具有一抵靠面,该定位环定位于该管件的内部并对应于该螺杆,且其抵靠面抵靠于该主螺帽的第二端面;该副螺帽螺设于该螺杆,且定位于该定位环的内部;据此,该主螺帽、副螺帽以及定位环依序组设于该管件内部,该定位环的环肩部受弯折后的管件的压合部所压抵,使该主螺帽、副螺帽以及定位环结合固定于该管件内。另外,本技术为达上述的目的所提供的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该动组结构的主螺帽、副螺帽以及定位环亦可以颠倒次序的方式组设于该管件内部,更祥而言之,即该定位环的环形肩部抵靠于该管件的挡部,该副螺帽定位于该定位环内部,该主螺帽的第一端面抵靠在该定位环的抵靠面,且其第二端面受弯折后的管件的压合部所压抵,藉以使该定位环、副螺帽以及主螺帽结合固定于该管件内,而同样达成上述的目的。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的功效,兹举六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他优点,当可具体了解。但是,此六实施例及附图,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于定位环内部增设二止推片。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于定位环内部增设二盘形弹片。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图10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于定位环内部增设二止推片。图11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显示于定位环内部增设二盘形弹片。图12已有线性传动机构的剖面图。图13为已有线性传动机构的螺帽组配结构的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马达以及驱动组件所带动(图上未示),使该传动组作线性的伸缩运动,该传动组结构主要由一管件10、一螺杆20、一主螺帽30、一定位环以40及一副螺帽50所组成,其中该管件10,其为一中空状的杆体,该管件10的管内壁具有对称且呈突起状的二挡部11,且该管件10的一端缘具有对称且可向内弯折的二压合部12。该螺杆20,其为一具外螺纹的杆体,该螺杆20受该马达以及驱动组件带动,而可转动地组设于该管件10内部。该主螺帽30,其具内螺纹且由塑胶材质所制成,令该主螺帽30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31与第二端面32,该主螺帽30不可转动地定位于该管件10的内部并螺设于该螺杆20,且主螺帽30的第一端面31抵靠于该管件10的挡部11。而本实施例中,于该管件10的挡部11与主螺帽30的第一端面31之间设有一环形垫片33,藉以增加该主螺帽30与管件10相互抵靠的强度。该定位环40,其为一中空状的环形体,令定位环40一端缘向内成形有环形肩部41,另一端缘具有一抵靠面42,该定位环40不可转动地位于该管件10的内合并对应于该螺杆20,且其抵靠面42抵靠于该主螺帽30的第二端面32。该副螺帽50,其具内螺纹且由金属材质所制成,该副螺帽50螺设于该螺杆20,且不可转动地定位于该定位环40的内部。据此,该主螺帽30、副螺帽50以及定位环40依序组设于该管件10内部,该定位环40的环肩部40受弯折后的管件10的压合部12所压抵,使该主螺帽30、副螺帽50以及定位环40结合固定于该管件10内。以上所述即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各主要结构的相互关系位置。至于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与功效,同样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当螺杆20与主螺帽30在长时间磨耗的状态下,造成主螺帽30产生脱牙现象时,可通过该副螺帽50取代主螺帽30原先承载负荷的功能,因此,本技术不致使传动组有瞬间下沉的情事,而得以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本技术得以提高该线性传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除此之外,由于该主螺帽30、副螺帽50以及定位环40结合固定于该管件10内,且各构件的轴向位移受该管件10的挡部11以及压合部12所限止住,因此,该副螺帽50不会于管件10内部脱离出,而当该螺杆20持续转动时,该副螺帽50仍然可以沿着该螺杆20的轴向位移,进而带动该管件10伸缩移动,因此,本技术当该传动组的主螺帽30损坏后,仍可进行线性的伸缩运动。如图4、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提供一种线性传动机构的传动组结构,其同样是通过马达以及驱动组件所带动(图上未示),使该传动组作线性的伸缩运动,且该传动组结构同样是由管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敏
申请(专利权)人:捷世达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