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72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包括油管和接头,所述的油管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连接头,相应的,所述的接头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的第一连接头插接安装在第二连接头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头一侧的第二连接头内设有可防止燃油回流的单向阀组件,所述的单向阀组件为伞面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置单向阀结构发动机回油管,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现了回油管对燃油的单向运输,有效防止然后倒流的问题,降低发动机难起动的故障率,具有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和稳定性、拆装方便的特点。

An engine oil return pipe with built-in one-way val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回油管,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
技术介绍
发动机回油管的主要作用是在燃油泵供油给发动机,除了正常给燃油喷嘴喷油后,将剩余的燃油通过回油管回流至油箱或者柴油滤清器,起到排解燃油压力和减少油耗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时,一旦回油管堵塞,将造成发动机因油压过高而怠速过高,燃烧不足乃至动力不足,油耗增大的问题。因此回油管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发动机回油管主要是与燃油分配器连接,将多余的柴油通过回油管回流至油箱或柴油滤清器。但是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进气提前角与排气延迟角,致使回油管路中混杂着空气,而含空气的柴油在压力不稳定时存在倒流现象,从而致使喷油器中柴油进入空气,最后导致发动机出现难起动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内置单向阀结构发动机回油管,实现了回油管对燃油的单向运输,有效防止然后倒流的问题,降低发动机难起动的故障率,具有占用空间小、可靠性和稳定性、拆装方便的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包括油管(1)和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1)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连接头(3),相应的,所述的接头(2)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头(4),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插接安装在第二连接头(4)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头(3)一侧的第二连接头(4)内设有可防止燃油回流的单向阀组件,所述的单向阀组件为伞面式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包括油管(1)和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管(1)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连接头(3),相应的,所述的接头(2)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中空结构的第二连接头(4),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插接安装在第二连接头(4)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头(3)一侧的第二连接头(4)内设有可防止燃油回流的单向阀组件,所述的单向阀组件为伞面式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设有外螺纹,相应的,所述的第二连接头(4)设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通过螺纹旋接安装在第二连接头(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与第二连接头(4)之间设有密封垫圈(5),所述的第一连接头(3)外围设有可将密封垫圈(5)压紧的压紧法兰(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内置单向阀结构的发动机回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阀座(7)和阀芯(8),所述的阀芯(8)由插杆(8a)和具有弹性的伞面封板(8b)构成,所述的阀座(7)安装在第二连接头(4)内,所述的插杆(8a)插接在阀座(7)的中心处,所述的伞面封板(8b)安装在插杆(8a)的一端,且所述伞面封板(8b)的直线面与阀座(7)的过油面贴合,所述的插杆(8a)上设有可将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芩易祥众黄坚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