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卷帘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70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卷帘窗,具有窗框;窗框的内外均固定设有玻璃,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中空腔;窗框内部的上端转动设有卷帘组件;所述卷帘组件包括卷轴、帘布和帘布底梁;卷轴上配设有用于控制其收、放卷的收放装置;所述帘布通过卷轴的收卷和放卷在中空腔内上下移动;所述窗框包括上横梁、左侧梁、右侧梁、下底梁、上插件和下插件;上横梁的两端通过上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上端、右侧梁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底梁的两端通过下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下端、右侧梁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上插件上设有轴承安装座;所述卷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轴承安装座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紧凑,卷帘收放效果好,不易脱布。

A kind of built-in roll up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卷帘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帘窗,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卷帘窗。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发展,现在中空玻璃窗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防凝霜等已经被普遍使用。同时为了私密性和遮光性,人们都需要给玻璃窗配合窗帘。传统的窗帘都存在空间占用和后期清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中空玻璃内设计了百叶窗、风琴帘等具有遮阳窗帘。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内置遮阳窗帘的中空玻璃窗,经常遇到的就是遮阳窗帘无法实现升降、帘布脱轨、漏光等问题。由于遮阳窗帘采用内置设计,因此后期维修十分不方便。即使专业维修人员也需要将窗户进行艰难的拆解,因此后期维护成本高昂,这也是内置遮阳窗无法在居民房屋普遍应用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帘布收放卷效果好,帘布不易脱轨的内置卷帘窗。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窗框;窗框的内外均固定设有玻璃,两层玻璃之间形成中空腔;窗框内部的上端转动设有卷帘组件;所述卷帘组件包括卷轴、帘布和帘布底梁;帘布的上端固定在卷轴上,帘布的下端与帘布底梁固定连接;卷轴上配设有用于控制其收、放卷的收放装置;所述帘布通过卷轴的收卷和放卷在中空腔内上下移动;所述窗框包括上横梁、左侧梁、右侧梁、下底梁、上插件和下插件;上横梁的两端通过上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上端、右侧梁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底梁的两端通过下插件分别与左侧梁的下端、右侧梁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上插件上设有轴承安装座;所述卷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轴承安装座内。所述卷轴采用大口径铝合金轴,所述轴承采用静音铜轴承;卷轴的两端直接与轴承配合连接,免去了塑料连接件。上述上插件上设有可与上横梁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一插块,以及可与左侧梁或右侧梁的上端插槽配合的第二插块;下插件上设有可与下底梁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三插块,以及可与左侧梁或右侧梁的下端插槽配合的第四插块。上述左侧梁和右侧梁上均设有导轨;帘布的两侧边缘滑动设置在对应侧的导轨内。上述上插件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之间形成可供帘布穿过的通道;限位块沿卷轴的延伸方向延伸。上横梁的内外两侧还设有挡布条;挡布条的两端设有嵌槽;各限位块上设有沿限位块延伸方向延伸的卡块;各挡布条的两端的嵌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上的卡块配合。上横梁的内外两侧均设有沿上横梁延伸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上横梁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盖板;盖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卡装条;盖板的上侧的卡装条卡设在对应侧上横梁的卡槽内,盖板的下侧的卡装条卡装在挡布条与左侧梁、右侧梁之间的间隙内;盖板包设在对应侧挡布条的外部。下底梁位于中空腔内且正对帘布底梁的表面设有内凹且可供帘布底梁放入的圆弧形凹槽。上述帘布底梁包括主梁体;主梁体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限制嵌槽和插入槽;所述帘布的下端卡设在限制嵌槽内,插入槽的两端插设有封头;所述封头包括插入主体,插入主体的一端设有引导片,插入主体与引导片连接处设有可封堵限制嵌槽两端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上设有可供帘布的两侧边缘伸出的缝隙;所述引导片滑动设置在导轨内。所述插入主体上均布有可有效防止其脱离插入槽的倒齿。上述收放装置包括外侧移动磁盒、内侧磁盒、配重和牵拉绳;所述左侧梁上设有滑槽;所述两个限位块上均设有贯穿孔;内侧磁盒的上端转动设有滚轮,内侧磁盒上设有配重;牵拉绳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限位块上的贯穿孔并系在该限位块上;牵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另外一个限位块上的贯穿孔,接着绕过滚轮后卷绕在卷轴上,并与卷轴固定连接;所述内侧磁盒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外侧移动磁盒设置在滑槽的外部且吸附住内侧磁盒。作为优化,述上插件上设有可插设在导轨的上端的第五插块。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省去了传统的卷帘箱体,将卷帘组件集成在窗框内,使其结构更加紧凑;(2)本技术中上插件不仅可以用于上横梁与左侧梁、右侧梁的连接,还能用于卷轴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3)本技术通过导轨的设计,将帘布的边缘进行隐藏,不仅避免了边缘透光,而且使其整体更加美观;(4)本技术通过限位块可以对帘布底梁进行限制,有效防止帘布的脱轨;(5)本技术通过挡布条对帘布底梁进一步进行限制,使得帘布更加不容易脱轨;(6)本技术通过盖板使得整体性和美观性更好;(7)本技术中帘布底梁与下底梁的圆弧形凹槽配合,使得光线不容易从帘布底梁和下底梁接触的位置透入,进一步提高遮光性;(8)本技术中封头的引导片能保证帘布的边缘始终处于导轨内,保证遮光性;(9)本技术新中封堵部上的缝隙可让帘布继续向两侧延伸,从而让更多的帘布边缘进入导轨内,降低帘布脱离导轨的风险;(10)本技术中第五插块能够对引导片进行限位,进一步保证帘布的脱轨;(11)本技术中卷轴采用大口径铝合金轴,卷轴与轴承受力接触面增大,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现有市场上内置卷帘轴承连接的塑料件由于长期暴晒及受力,而老化导致轴与轴承连接断裂频频出现故障。采用大口径空心轴(10mm以上),配合大号轴承,使得收卷帘布更加省力。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横梁、左侧梁和卷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底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下底梁与帘布底梁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上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帘布、帘布底梁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帘布底梁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封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见图1至图9,本技术具有窗框1;窗框的内外均固定设有玻璃2,两层玻璃2之间形成中空腔;窗框内部的上端转动设有卷帘组件3;所述卷帘组件3包括卷轴31、帘布32和帘布底梁33;帘布32的上端固定在卷轴31上,帘布32的下端与帘布底梁33固定连接;卷轴31上配设有用于控制其收、放卷的收放装置4;所述帘布32通过卷轴31的收卷和放卷在中空腔内上下移动;所述窗框1包括上横梁11、左侧梁12、右侧梁13、下底梁14、上插件15和下插件16;上插件15上设有轴承安装座151;所述卷轴3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轴承安装座151内;所述左侧梁12和右侧梁13上均设有导轨;所述上插件15上设有可与上横梁11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一插块152,以及可与左侧梁12或右侧梁13的上端插槽配合的第二插块153;下插件16上设有可与下底梁14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三插块,以及可与左侧梁12或右侧梁13的下端插槽配合的第四插块;所述上插件15上设有可插设在导轨的上端的第五插块156;上横梁11的两端通过上插件15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上端、右侧梁13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底梁14的两端通过下插件16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下端、右侧梁13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帘布32的两侧边缘滑动设置在对应侧的导轨内。所述上插件15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块154;两个限位块154之间形成可供帘布32穿过的通道;限位块154沿卷轴31的延伸方向延伸。上横梁11的内外两侧还设有挡布条5;挡布条5的两端设有嵌槽;各限位块154上设有沿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卷帘窗,具有窗框(1);窗框的内外均固定设有玻璃(2),两层玻璃(2)之间形成中空腔;窗框内部的上端转动设有卷帘组件(3);所述卷帘组件(3)包括卷轴(31)、帘布(32)和帘布底梁(33);帘布(32)的上端固定在卷轴(31)上,帘布(32)的下端与帘布底梁(33)固定连接;卷轴(31)上配设有用于控制其收、放卷的收放装置(4);所述帘布(32)通过卷轴(31)的收卷和放卷在中空腔内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包括上横梁(11)、左侧梁(12)、右侧梁(13)、下底梁(14)、上插件(15)和下插件(16);上横梁(11)的两端通过上插件(15)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上端、右侧梁(13)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底梁(14)的两端通过下插件(16)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下端、右侧梁(13)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上插件(15)上设有轴承安装座(151);所述卷轴(3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轴承安装座(15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卷帘窗,具有窗框(1);窗框的内外均固定设有玻璃(2),两层玻璃(2)之间形成中空腔;窗框内部的上端转动设有卷帘组件(3);所述卷帘组件(3)包括卷轴(31)、帘布(32)和帘布底梁(33);帘布(32)的上端固定在卷轴(31)上,帘布(32)的下端与帘布底梁(33)固定连接;卷轴(31)上配设有用于控制其收、放卷的收放装置(4);所述帘布(32)通过卷轴(31)的收卷和放卷在中空腔内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包括上横梁(11)、左侧梁(12)、右侧梁(13)、下底梁(14)、上插件(15)和下插件(16);上横梁(11)的两端通过上插件(15)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上端、右侧梁(13)的上端连接在一起;下底梁(14)的两端通过下插件(16)分别与左侧梁(12)的下端、右侧梁(13)的下端连接在一起;上插件(15)上设有轴承安装座(151);所述卷轴(3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对应侧的轴承安装座(15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件(15)上设有可与上横梁(11)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一插块(152),以及可与左侧梁(12)或右侧梁(13)的上端插槽配合的第二插块(153);下插件(16)上设有可与下底梁(14)的左端插槽或右端插槽配合的第三插块,以及可与左侧梁(12)或右侧梁(13)的下端插槽配合的第四插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12)和右侧梁(13)上均设有导轨;帘布(32)的两侧边缘滑动设置在对应侧的导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件(15)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限位块(154);两个限位块(154)之间形成可供帘布(32)穿过的通道;限位块(154)沿卷轴(31)的延伸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卷帘窗,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1)的内外两侧还设有挡布条(5);挡布条(5)的两端设有嵌槽;各限位块(154)上设有沿限位块延伸方向延伸的卡块(155);各挡布条(5)的两端的嵌槽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块(154)上的卡块(155)配合。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青周雄张瑞生胡广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经清江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