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23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包括:盒体、第一刷头、滑动板和杆体,所述盒体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刷头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下端,所述滑动板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其右侧设有第二刷头,所述滑动板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盒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动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第二刷头伸出所述盒体外,或收回盒体内,并将所述滑动板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杆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左端,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清洁刷,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A multifunctional cleaning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清洁刷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清洁刷。
技术介绍
清洁刷是日常家居打扫卫生时有利的清洁工具,其可方便对房间内的污渍进行清洁。但是现有的清洁刷在使用过程,对角落或地缝等位置,由于刷体太大,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且由于清洁刷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当待清理的位置比较高时,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才能方便清洁刷的使用,因此,现有的清洁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清洁刷,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包括:盒体、第一刷头、滑动板和杆体,所述盒体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刷头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下端,所述滑动板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其右侧设有第二刷头,所述滑动板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盒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动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第二刷头伸出所述盒体外,或收回盒体内,并将所述滑动板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杆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左端,并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和限位柱,所述固定板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并通过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固定板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驱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滑动板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限位柱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壁和所述限位柱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柱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盒体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复位弹簧驱动所述限位柱沿前后方向移动至所述凹槽内,或伸出所述凹槽并穿过所述盒体上的任一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对所述固定板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有多个,并分别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均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长方体形,且所述第一杆体的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体的左端,所述第二杆体的右端伸入所述第一杆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杆体滑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杆体可在所述第一杆体内沿左右方向滑动,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第一杆体的上端设有多个上下贯穿其侧壁的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杆体上竖直设有第二螺纹孔,当所述第二杆体沿左右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二螺纹孔可移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并形成可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道,所述螺栓设置在所述通道内,通过拧紧所述螺栓,可将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杆体还包括两根支杆组成,所述支杆为长方体形,两根所述支杆均与所述第一杆体平行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杆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一侧开有与所述第一杆体相匹配的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沿左右方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杆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嵌入对应的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支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杆体体转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两根所述支杆的右端均可绕所述第一杆体180°转动,以使其左端相互靠近或远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通过设置两个刷头,以实现对房间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达到无死角的清洁效果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包括:盒体10、第一刷头20、滑动板30和杆体,所述盒体10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刷头20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下端,所述滑动板30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10内,其右侧设有第二刷头21,所述滑动板30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盒体10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动板30沿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第二刷头21伸出所述盒体10外,或收回盒体10内,并将所述滑动板30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杆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左端,并与所述盒体10固定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使用清洁刷进行清洁时,对第一刷头20可轻易接触和清理的部位,则使用第一刷头20进行清洁,当需要清洁角落或地缝等比较细窄的位置时,可启动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刷头21伸出盒体10外,利用第二刷头21进行清理。其中,第一刷头20和第二刷头21可为由清洁钢丝球制成,且第二刷头21的规格小于第一刷头20的规格,以方便对细窄的角落进行清理。滑动板30的侧边均延伸至与盒体10对应的内侧壁相贴合,并可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盒体10内沿左右方向滑动。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通过设置两种规格的刷头,以实现对房间的各个角落进行清理,达到无死角的清洁效果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40、第一复位弹簧41、第二复位弹簧42和限位柱43,所述固定板4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滑动板30的左侧,并通过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44与所述滑动板30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内侧壁和所述固定板40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4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盒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1驱动所述固定板40和所述滑动板3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板40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凹槽45,所述限位柱43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凹槽45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设置在所述凹槽45的底壁和所述限位柱43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凹槽45的底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柱4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0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4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46,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6沿所述盒体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驱动所述限位柱43沿前后方向移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第一刷头(20)、滑动板(30)和杆体,所述盒体(10)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刷头(20)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下端,所述滑动板(30)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10)内,其右侧设有第二刷头(21),所述滑动板(30)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盒体(10)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动板(30)沿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第二刷头(21)伸出所述盒体(10)外,或收回盒体(10)内,并将所述滑动板(30)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杆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左端,并与所述盒体(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第一刷头(20)、滑动板(30)和杆体,所述盒体(10)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形,其内部中空且右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刷头(20)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下端,所述滑动板(30)沿前后方向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10)内,其右侧设有第二刷头(21),所述滑动板(30)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盒体(10)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动板(30)沿左右方向滑动至所述第二刷头(21)伸出所述盒体(10)外,或收回盒体(10)内,并将所述滑动板(30)固定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所述杆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左端,并与所述盒体(1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40)、第一复位弹簧(41)、第二复位弹簧(42)和限位柱(43),所述固定板(4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滑动板(30)的左侧,并通过一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连接杆(44)与所述滑动板(30)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0)的内侧壁和所述固定板(40)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40)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盒体(10)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1)驱动所述固定板(40)和所述滑动板(30)沿左右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板(40)的一端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凹槽(45),所述限位柱(43)和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均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凹槽(45)内,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设置在所述凹槽(45)的底壁和所述限位柱(43)之间,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凹槽(45)的底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柱(4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0)的一侧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43)相匹配的第一通孔(46),两个所述第一通孔(46)沿所述盒体(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复位弹簧(42)驱动所述限位柱(43)沿前后方向移动至所述凹槽(45)内,或伸出所述凹槽(45)并穿过所述盒体(10)上的任一所述第一通孔(46)内,以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琛胡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