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118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蔓系统,包括:移动部、驱动电机、放线器;放线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柱体结构;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三柱体结构分别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固定设置在移动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放蔓系统采用放线器进行放线,藤蔓线的一端固定在放线器上,放线器随着移动部移动,藤蔓线受到拉力,当受到的拉力大于预定值时,放线器进行放线,进而完成放蔓工作,采用本系统进行放蔓,工作人员仅需控制电机旋转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放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放蔓效率。

A vin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蔓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蔓系统。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因其产量高、生长可控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保证生长在藤蔓上的蔬菜或水果正常生长,需要在藤蔓的生长过程中进行放蔓,对藤蔓进行及时的放蔓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进而提高植物的质量和产量。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对藤蔓进行放蔓,工作人员手动将绳子加长,然后重新将绳子挂在藤蔓架上,完成放蔓过程。在藤蔓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株植物藤蔓进行3-5次放蔓,才可满足藤蔓植物的生长需求。采用现有的人工操作的方法对藤蔓进行放蔓时,由于每一株藤蔓植物均需要人工放蔓,且每一株藤蔓植物生长过程中均需进行多次放蔓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蔓系统。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蔓系统,包括:移动部、驱动电机、放线器;所述放线器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柱体结构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柱体结构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转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三柱体结构既未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也未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均与所述移动部的移动路线垂直;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线器还包括卡线结构,所述卡线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或者所述第二固定部上;所述卡线结构的进线口朝向所述第三柱体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柱体结构为圆柱体,且所述第三柱体结构的两端直径小于中间直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柱体结构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三柱体结构另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柱体结构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三柱体结构的轴线不平行。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放线绳,所述放线绳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柱体结构。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滚动柱,所述电机通过各所述滚动柱带动所述移动部运动。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放线器,各所述放线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放蔓系统采用放线器进行放线,藤蔓线的一端固定在放线器上,放线器随着移动部移动,藤蔓线受到拉力,当受到的拉力大于预定值时,放线器会进行放线,进而完成放蔓工作,采用本系统对藤蔓进行放蔓,工作人员仅需控制电机旋转即可,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放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放蔓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放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放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放线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卡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放蔓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椭圆形移动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放线器,101-第一固定部,102-第三柱体结构,103-第二固定部,2-驱动电机,3-滚动柱,4-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6-第三通孔,7-皮带,8-移动部,9-卡线结构,10-支架,11-出线口,12-卡线片,13-进线口、14-放线绳、15-无土栽培架、16-放蔓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放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放蔓系统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蔓系统,包括:移动部8、驱动电机2、放线器1;所述放线器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第二固定部103和第三柱体结构102,请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放线器1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部101为圆柱体结构或棱柱体结构,第二固定部103的形状与第一固定部101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固定部101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有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转动,第三柱体结构102可以以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4为支撑进行旋转动作;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既未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也未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部8上,且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均与所述移动部8的移动路线垂直;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8,驱动电机2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电机2为移动部8提供动力,移动部8为直线形传送带或转弯传送带。进一步的,请参见图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卡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放线器1还包括卡线结构9,卡线结构9包括进线口13、出线口11和至少两根卡线片12,所述卡线片12的材质为工具钢或塑料,各所述卡线片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结构上,上述各卡线片12连接的一端为进线口13,该进线口13的孔径大于放线绳14的直径,各卡线片12的另一端组成的环形结构为出线口11,出线口11的直径小于放线绳14的直径,用于保证在放线绳14在受到的力小于预设值时,卡线结构9可以限制放线绳14的位移,当放线绳14受到的力大于预设值时,放线器1解除对放线绳14的限制,放线绳14相对放线器1进行移动,其中,预设值为放线器1出线口11与放线绳14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述卡线结构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01或第二固定部103上,固定方式为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所述卡线结构9的进线口13朝向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方便将放线绳14通过卡线结构9的进线口13穿入卡线结构9内部,放线绳14通过出线口11穿出卡线结构9。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为圆柱体,且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的两端直径小于中间直径。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5的孔径,相差范围为1-5mm;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另一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4的孔径,相差范围为1-5mm,第三柱体结构102的一端插入第一通孔5中,将第三柱体结构102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4中,第三柱体结构102以第一固定部101和第二固定部103为支撑进行旋转。进一步的,请参见图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放蔓原理图。无土栽培架15的整体形状为直线形时,移动部8的运行轨迹为直线形,移动部8的长度大于无土栽培架15的长度,且相差的范围是5-10m,用于保证在放蔓过程中,拥有足够的放蔓距离16,放蔓距离16为保证植株藤蔓可以顺利生长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柱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8)、驱动电机(2)、放线器(1);所述放线器(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第二固定部(103)和第三柱体结构(102);所述第一固定部(101)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二固定部(103)设置有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转动;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既未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也未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部(8)上,且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均与所述移动部(8)的移动路线垂直;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部(8)、驱动电机(2)、放线器(1);所述放线器(1)包括第一固定部(101)、第二固定部(103)和第三柱体结构(102);所述第一固定部(101)设置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二固定部(103)设置有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分别贯穿所述第一通孔(5)和所述第二通孔(4);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转动;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之间,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三柱体结构(102)既未贯穿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也未贯穿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03)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1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03)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部(8)上,且所述第一通孔(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4)的轴线均与所述移动部(8)的移动路线垂直;所述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器(1)还包括卡线结构(9),所述卡线结构(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