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310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上,静置后烘干,然后依次经焙烧、冷却后,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最后对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该方法制得的电极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和导电性较好;此外,该电极具有较好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多的氢,钌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使电池的低温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Ruthenium nickel composite electrode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SOFC电极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钌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因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以传统碳基化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氢能因其清洁、单位质量能量密度高、来源广泛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化石燃料的替代性能源。伴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逐步产业化,氢能的高效、无碳利用也将得以实现。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难题是高效、安全的储氢技术。氨不仅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其作为氢载体也具有独特的优势。氨易于液化,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燃且低浓度下无毒害、储氢密度高、生产储运技术成熟,并且制氢过程中无碳排放,是一种高效、清洁和安全的储氢载体。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能够直接将氨转化为稳定的电能,但由于传统SOFC阳极采用镍基材料,非贵金属镍在低温下的氨催化活性显著降低,导致直接氨SOFC在低温(600℃)以下的电化学性能显著降低。钌具有较高的氨分解低温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但其氨催化活性与载体、助剂和制备方法密切相关。中国专利文献CN103422116A中公开了一种多孔镍基钌氧化物复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先对镍基底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多孔镍基前驱体电极,在该电极上沉积氯化钌、氨基乙酸和硝酸钠的电解液,从而制备得到多孔镍基钌氧化物复合电极,但是该电极未对氨活化进行针对性设计;直接氨SOFC阳极是镍与固体氧化物离子导体材料混合的金属陶瓷电极,需要开发相应的制备方法实现钌的稳定负载和高氨催化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直接氨SOFC电极中的氨催化活性差、低温电化学性能差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钌镍复合氨分解制氢电极的制备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静置后,烘干;(2)对镍基电极本体依次进行焙烧和冷却,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3)称量并计算所述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中钌的含量,重复步骤(1)和(2)直至所述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4)对步骤(3)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所述镍基电极本体包括电极片及设置其上的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钡基钙钛矿、氧化锆基稀土金属氧化物、氧化铈基稀土金属氧化物、镓酸镧基钙钛矿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材料为镍源;所述氧化锆基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或氧化钪稳定氧化锆;所述氧化铈基稀土金属氧化物为钆掺杂的氧化铈或锶掺杂的氧化铈;所述钡基钙钛矿为锆钇掺杂铈酸钡、锆钇镱掺杂铈酸钡或钇掺杂锆酸钡;所述镓酸镧基钙钛矿为锆、锶和镁掺杂的镓酸镧。所述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质量比为3:7-6:4。所述钌的前驱体溶液中的前驱体为氯化钌、硝酸钌、醋酸钌或乙酰丙酮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钌的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水或乙醇;所述钌的前驱体溶液中前驱体的质量分数为3-15%。进一步地,所述静置的时间为0.5-1.5h;所述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0.4-1.2h。所述焙烧的温度为400-500℃,所述焙烧的时间为15-30min。进一步地,在所述焙烧之前,还包括以1-1.5℃/min的升温速率将所述镍基电极本体升温至400-500℃的步骤。所述还原是将步骤(3)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置于氢气氛围下进行的,所述还原的温度为600-800℃、时间为0.5-2h。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钌镍复合电极,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钌镍复合电极或上述的钌镍复合电极在直接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上,静置后烘干,然后依次经焙烧、冷却后,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最后对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该方法制得的电极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和导电性较好,这是因为钌为亚微米级尺度,可以提供更多的催化和电化学活性点位,提高了反应界面,使电极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氧化反应速率提升,同时钌可以在电极上形成亚微米级的颗粒层,为SOFC电极提供新的电子传导路径,从而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此外,该电极具有较好的氨分解催化活性,可以为电池提供更多的氢,钌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使电池的低温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提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载体既可以作为电极本体的离子导体材料,可以进一步丰富电化学反应的三相界面,促进电化学反应的发生;该载体也可以作为钌负载的载体,且负载稳定性较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通过限定电极制备过程中升温速率、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可以使钌的负载量和分散度提升,增强钌和离子导体载体见的负载稳定性和催化活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钌镍复合电极,该电极具有较好的氨催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在直接氨SOFC中的应用,该电极可以作为直接氨SOFC的阳极,提升直接氨SOFC的氨催化活性和整体电化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镍基电极本体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按照其质量比混合均匀球磨后,在6~15MPa下干压成型,再在200~300MPa下冷等静压,然后空气条件下,在500~600℃下预烧5~10h后制得镍基电极本体;在以下实施例中,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按照其质量比混合均匀球磨后,在10MPa下干压成型,再在200MPa下冷等静压,然后空气条件下,在550℃下预烧10h后制得镍基电极本体。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本实施例用到的镍基电极本体(质量为m1)包括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第一材料为YSZ,第二材料为氧化镍,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质量比为4:6;钌镍复合电极中钌的含量为1wt%;制备方法包括,(1)称取5wt%的硝酸钌溶液0.3g,加入0.3g无水乙醇轻微摇匀后作为钌的前驱体溶液备用,然后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到镍基电极本体,静置1h,然后在100℃下烘干1h;(2)以1.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进行焙烧,焙烧20min后降至室温,得到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在焙烧过程中钌的前驱体溶液会生成氧化钌(RuO2);(3)称量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质量为m2,计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中钌的含量,重复步骤(1)和(2)直至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1wt%,即满足式Ⅰ:(4)通入氢气,在800℃下将RuO2和NiO分别还原为Ru和Ni,还原时间为30min,得到所述钌镍复合电极;本实施例还提供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静置后,烘干;(2)对镍基电极本体依次进行焙烧和冷却,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3)称量并计算所述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中钌的含量,重复步骤(1)和(2)直至所述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4)对步骤(3)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钌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钌的前驱体溶液滴涂至镍基电极本体,静置后,烘干;(2)对镍基电极本体依次进行焙烧和冷却,制得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3)称量并计算所述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中钌的含量,重复步骤(1)和(2)直至所述镍基电极本体中钌的含量为0.5-3wt%;(4)对步骤(3)处理后的钌氧化物镍基复合电极进行还原,制得钌镍复合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电极本体包括电极片及设置其上的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包括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为钡基钙钛矿、氧化锆基稀土金属氧化物、氧化铈基稀土金属氧化物、镓酸镧基钙钛矿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材料为镍源;所述氧化锆基稀土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或氧化钪稳定氧化锆;所述氧化铈基稀土金属氧化物为钆掺杂的氧化铈或锶掺杂的氧化铈;所述钡基钙钛矿为锆钇掺杂铈酸钡、锆钇镱掺杂铈酸钡或钇掺杂锆酸钡;所述镓酸镧基钙钛矿为锆、锶和镁掺杂的镓酸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的质量比为3:7-6:4。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江莉龙陈崇启詹瑛瑛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