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五档连体后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055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在桥体上依次装有Ⅰ轴、Ⅱ轴、Ⅲ轴、Ⅳ轴和差速器总成,Ⅰ轴依次装有Ⅲ、Ⅳ档滑动齿轮、主动齿轮,Ⅱ轴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Ⅰ、Ⅱ档滑动齿轮、被动齿轮,Ⅲ轴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Ⅱ档被动齿轮、Ⅰ档被动齿轮,Ⅳ轴上依次装有Ⅳ轴常啮合齿轮、Ⅳ档被动齿轮、终传小齿轮,Ⅰ轴上的主动齿轮与Ⅱ轴上的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Ⅲ轴上的主动齿轮与Ⅳ轴上的常啮合齿轮相啮合,述Ⅳ轴上的终传小齿轮与差速器总成上的齿轮相啮合。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强度大,刚性好,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承载能力大,能解决低速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受重载荷的冲击齿轮的早期磨损和齿轮轴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脱档问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低速汽车(原农用运输车)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
技术介绍
随着低速汽车(原农用运输车)的快速发展,农民用户对农用运输车的整机性能和承载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适应用户多拉快跑的需要。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在低速汽车(原农用运输车)上的五档连体后桥,其传动结构存在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齿轮中心距小,轴的刚度小,低速汽车(原农用运输车)在重载情况下,受冲击力和重载荷的影响,齿轮早期的磨损和轴的弯曲变形,极易造成行车脱档,大大的加大了整车的三包维修费用,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的影响了整车的生产销售和用户的正常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传动路线先进,各档速比间隔合理,换档灵活,传动刚强可靠。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由桥体、齿轮轴及啮合齿轮等组成,桥体上依次装有I轴、II轴、III轴、IV轴和差速器总成,I轴依次装有III、IV档滑动齿轮、主动齿轮,II轴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I、II档滑动齿轮、被动齿轮,III轴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II档被动齿轮、I档被动齿轮,IV轴上依次装有IV轴常啮合齿轮、IV档被动齿轮、终传小齿轮,所述I轴上的主动齿轮与II轴上的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III轴上的主动齿轮与IV轴上的常啮合齿轮相啮合,所述IV轴上的终传小齿轮与差速器总成上的齿轮相啮合。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强度大,刚性好,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承载能力大,试验结果表明,能彻底解决低速汽车(原农用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受重载荷的冲击齿轮的早期磨损和齿轮轴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脱档问题,深受用户欢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A-A向展开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的新型五档连体后桥,由桥体、齿轮轴及啮合齿轮等组成,桥体17上依次装有I轴15、II轴2、III轴12、IV轴10和差速器总成8,I轴15依次装有III、IV档滑动齿轮16、主动齿轮1,II轴2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14、I、II档滑动齿轮3、被动齿轮4,III轴12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13、II档被动齿轮11、I档被动齿轮5,IV轴10上依次装有IV轴常啮合齿轮9、IV档被动齿轮7、终传小齿轮6,所述I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2上的被动齿轮4相啮合,所述III轴12上的主动齿轮13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所述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当车辆在I档行驶时,动力通过I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2上的被动齿轮4的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I轴2,由II轴2上的I、II档滑动齿轮3与III轴12上的I档被动齿轮5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II轴12,由III轴12上的主动齿轮13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V轴10,由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经半轴带动车轮转动。当车辆在II档行驶时,动力通过I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2上的被动齿轮2的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I轴2,由II轴2上的I、II档滑动齿轮3与III轴12上的II档被动齿轮11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II轴12,由III轴12上的主动齿轮13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V轴10,由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经半轴带动车轮转动。当车辆在III档行驶时,动力通过I轴15上的III、IV档滑动齿轮16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V轴10,由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经半轴带动车轮转动。当车辆在IV档行驶时,动力通过I轴15上的III、IV档滑动齿轮16与IV轴10上的IV档被动齿轮7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V轴10,由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7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经半轴带动车轮转动。当车辆在倒档驶时,动力通过I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2上的被动齿轮2的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I轴2,由II轴2上的倒档滑动齿轮14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将动力传送给IV轴10,由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经半轴带动车轮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由桥体、齿轮轴及啮合齿轮等组成,桥体(17)上依次装有I轴(15)、II轴(2)、III轴(12)、IV轴(10)和差速器总成(8),其特征是I轴(15)依次装有III、IV档滑动齿轮(16)、主动齿轮(1),II轴(2)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14)、I、II档滑动齿轮(3)、被动齿轮(4),III轴(12)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13)、II档被动齿轮(11)、I档被动齿轮(5),IV轴(10)上依次装有IV轴常啮合齿轮(9)、IV档被动齿轮(7)、终传小齿轮(6),所述I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II轴(2)上的被动齿轮(3)相啮合,所述III轴(12)上的主动齿轮(13)与IV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所述IV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在桥体上依次装有I轴、II轴、III轴、IV轴和差速器总成,I轴依次装有III、IV档滑动齿轮、主动齿轮,II轴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I、II档滑动齿轮、被动齿轮,III轴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II档被动齿轮、I档被动齿轮,IV轴上依次装有IV轴常啮合齿轮、IV档被动齿轮、终传小齿轮,I轴上的主动齿轮与II轴上的被动齿轮相啮合,所述III轴上的主动齿轮与IV轴上的常啮合齿轮相啮合,述IV轴上的终传小齿轮与差速器总成上的齿轮相啮合。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强度大,刚性好,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承载能力大,能解决低速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受重载荷的冲击齿轮的早期磨损和齿轮轴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脱档问题。文档编号F16H1/22GK2856586SQ20052003256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刚守堂 申请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五档连体后桥,由桥体、齿轮轴及啮合齿轮等组成,桥体(17)上依次装有Ⅰ轴(15)、Ⅱ轴(2)、Ⅲ轴(12)、Ⅳ轴(10)和差速器总成(8),其特征是:Ⅰ轴(15)依次装有Ⅲ、Ⅳ档滑动齿轮(16)、主动齿轮(1),Ⅱ轴(2)上依次装有倒档滑动齿轮(14)、Ⅰ、Ⅱ档滑动齿轮(3)、被动齿轮(4),Ⅲ轴(12)上依次装有主动齿轮(13)、Ⅱ档被动齿轮(11)、Ⅰ档被动齿轮(5),Ⅳ轴(10)上依次装有Ⅳ轴常啮合齿轮(9)、Ⅳ档被动齿轮(7)、终传小齿轮(6),所述Ⅰ轴(15)上的主动齿轮(1)与Ⅱ轴(2)上的被动齿轮(3)相啮合,所述Ⅲ轴(12)上的主动齿轮(13)与Ⅳ轴(10)上的常啮合齿轮(9)相啮合,所述Ⅳ轴(10)上的终传小齿轮(6)与差速器总成(8)上的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刚守堂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