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0274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剪刀箱机体、智能锁装置以及固定夹具,所述的智能锁装置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剪刀通过链条连接到固定夹具上。通过上述,本发明专利技术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适用于监狱等特殊场合,防止使用者盗走剪刀,保证了人身安全,剪刀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固定连接不被丢失,在不使用时使剪刀锁在剪刀箱机体内,不能随意被拿出,同时剪刀槽采用上下两层存放结构,大大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大大节约了空间,成本,增加了实用性,具有结构牢固,更具安全性,尺寸更小,更具实用性等优点。

An intelligent control device for scissor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工具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控制剪刀安全使用的工具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工具越来越受到生产管理人员的青睐,在监狱生产系统中为了保护生产管理者以及生产者的人身安全,剪刀智能控制箱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剪刀智能控制箱结构单一,实用率低。现有的剪刀智能控制箱多采用的是一种塑料外壳,泡沫卡槽的单层结构,其不但牢固性,安全性较差;而且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适用于监狱等特殊场合,防止使用者盗走剪刀,保证了人身安全,剪刀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固定连接不被丢失,在不使用时使剪刀锁在剪刀箱机体内,不能随意被拿出,且具有结构牢固,更具安全性,尺寸更小,更具实用性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剪刀箱机体、智能锁装置以及固定夹具,所述的智能锁装置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剪刀通过链条连接到固定夹具上。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剪刀箱机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铰链相连。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限制剪刀移动的圆柱条。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盖内设置有上层剪刀卡槽和下层剪刀卡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锁装置包括锁扣,电池锁舌和感应器,所述锁扣固定在上盖的底部,所述电池锁舌固定在下盖内,所述感应器固定在下盖的一侧边。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夹具焊接固定在下盖的底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采用指纹授权、手环感应授权或人脸识别授权进行控制打开智能锁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指纹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01、通过指纹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1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1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用手环感应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手环感应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201、通过手环感应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2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2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用人脸识别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301、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3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3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适用于监狱等特殊场合,防止使用者盗走剪刀,保证了人身安全,剪刀在使用的过程中,被固定连接不被丢失,在不使用时使剪刀锁在剪刀箱机体内,不能随意被拿出,同时剪刀槽采用上下两层存放结构,大大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大大节约了空间,成本,增加了实用性,具有结构牢固,更具安全性,尺寸更小,更具实用性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剪刀智能控制设备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剪刀箱机体,2、智能锁装置,3、固定夹具,11、上盖,12、下盖,13、圆柱条,14、上层剪刀卡槽,15、下层剪刀卡槽,21、锁扣,22、电池锁舌,23、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包括剪刀箱机体1、智能锁装置2以及固定夹具3,所述的智能锁装置2固定在剪刀箱机体1上,所述的固定夹具3固定在剪刀箱机体1上,剪刀通过链条连接到固定夹具3上。上述中,所述剪刀箱机体1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所述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铰链相连。其中,所述上盖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限制剪刀移动的圆柱条13,圆柱条13放在上盖11使开合时更加方便。所述下盖12内设置有上层剪刀卡槽14和下层剪刀卡槽15,剪刀槽采用上下两层存放结构,大大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大大节约了空间和成本,使剪刀箱机体体积更小,使用更方便,增加了实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锁装置2包括锁扣21、电池锁舌22和感应器23,所述锁扣21固定在上盖11的底部,所述电池锁舌22固定在下盖12内,所述感应器23固定在下盖12的一侧边。其中,电池锁舌22的周围也完全用金属板封住,大大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固定夹具3通过焊接的工艺焊接固定在下盖12的底部,连接牢固,不易脱落。工作原理:把剪刀插入上层剪刀卡槽14和下层剪刀卡槽15中,合上上盖11即可关闭。使用剪刀时打开智能锁装置2,打开上盖11拿出剪刀即可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采用指纹授权、手环感应授权或人脸识别授权进行控制打开智能锁装置。实施例1:采用指纹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01、通过指纹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1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1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实施例2:采用手环感应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手环感应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201、通过手环感应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2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2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实施例3:所述采用人脸识别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人脸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301、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识别;S302、当使用者身份识别成功后,由智能锁装置的感应器传递信号将电池锁舌收入锁扣内,实现智能锁装置控制上盖的自动打开;S303、使用者完成上盖的打开操作并将上盖关闭后,电池锁舌将弹出锁扣,实现锁门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剪刀智能控制箱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剪刀箱体卡槽抛弃了传统的内置泡沫eva设计,全箱体采用金属钣金制作,在上盖板用圆柱条直接对剪刀进行限位,不仅大大增加了使用安全性,而且减少了生产工序和制作成本;2、剪刀箱体下盖卡槽采用了上下两层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刀箱机体、智能锁装置以及固定夹具,所述的智能锁装置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剪刀通过链条连接到固定夹具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刀箱机体、智能锁装置以及固定夹具,所述的智能锁装置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在剪刀箱机体上,剪刀通过链条连接到固定夹具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箱机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铰链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底部还设置有两个限制剪刀移动的圆柱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设置有上层剪刀卡槽和下层剪刀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锁装置包括锁扣,电池锁舌和感应器,所述锁扣固定在上盖的底部,所述电池锁舌固定在下盖内,所述感应器固定在下盖的一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焊接固定在下盖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指纹授权、手环感应授权或人脸识别授权进行控制打开智能锁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剪刀智能控制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指纹授权进行控制时,使用指纹识别装置,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池久节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