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018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体,所述清洗罐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罐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清洗罐体内部设有内罐体,所述内罐体底部与所述清洗罐体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内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清洗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之间设有若干存放架,且所述清洗罐体的上端设有清洗水进管和药液进管,所述清洗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离线清洗多个膜元件,利用超声波清洗器和搅拌杆、搅拌桨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清洗的效果,且存放架使用方便。

A kind of testing and cleaning device for nanofiltration / reverse osmosis single membrane el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洗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水处理的场合也越来越多,其中膜技术在海水淡化、电力、医药、市政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滤/反渗透薄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工艺,安装在压力容器内部的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大分子和交替物质有较好的截留效果。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的小颗粒等会附着在膜元件上,影响膜元件的分离效果,膜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膜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膜污染的问题,必需得对膜元件进行清洗以恢复膜的使用性能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清洗装置的清洗效果较差。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体,所述清洗罐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罐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清洗罐体内部设有内罐体,所述内罐体底部与所述清洗罐体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内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清洗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之间设有若干存放架,且所述清洗罐体的上端设有清洗水进管和药液进管,所述清洗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所述清洗罐体通过法兰连接,或所述顶盖与所述清洗罐体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存放架包括圆环形的存放网板,所述存放网板顶部设有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内隔板和所述外隔板之间形成膜元件的存放区,所述存放网板底部的边缘环形设有若干支撑柱。优选的,所述外隔板上设有若干环形均匀分布的固定槽,位于上方的所述存放架的所述支撑柱放置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存放架的所述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清洗罐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也设有所述固定槽,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存放架的所述支撑柱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所述固定槽内。优选的,所述清洗水进管依次与水泵和储水箱相连。优选的,所述药液进管依次与药液泵和药液箱相连。优选的,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清洗水进管之间还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过滤箱和循环泵。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位于所述连接柱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离线清洗多个膜元件,利用超声波清洗器和搅拌杆、搅拌桨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清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内罐体和清洗罐体之间设有用于存放膜元件的若干存放架,且存放架之间可以相互拆卸,使用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罐体上还设有循环管、循环泵和过滤箱,可以使得清洗罐体内的清洗溶液进行循环,有助于提高对膜元件的清洗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清洗罐体;2、超声波发生器;3、顶盖;4、内罐体;5、通孔;6、搅拌杆;7、搅拌桨;8、搅拌电机;9、存放架;10、清洗水进管;11、药液进管;12、排液管;13、存放网板;14、内隔板;15、外隔板;16、存放区;17、支撑柱;18、固定槽;19、固定柱;20、水泵;21、储水箱;22、药液泵;23、药液箱;24、循环管;25、循环泵;26、过滤箱;27、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罐体1,清洗罐体1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2,清洗罐体1顶部设有顶盖3,顶盖3与清洗罐体1通过法兰连接。清洗罐体1内部设有内罐体4,内罐体4与清洗罐体1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柱27,超声波发生器2位于连接柱27之间,内罐体4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5,内罐体4内设有搅拌杆6,搅拌杆6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桨7,搅拌杆6与搅拌电机8相连,搅拌电机8设于顶盖3的上方。搅拌电机8带动搅拌杆6旋转,从而带动搅拌桨7旋转,有助于提高清洗效果,且不会破坏膜元件,安全性较高。清洗罐体1和内罐体4之间设有若干存放架9,存放架9包括圆环形的存放网板13,存放网板13顶部设有内隔板14和外隔板15,内隔板14和外隔板15之间形成膜元件的存放区16,存放网板13底部的边缘环形设有若干支撑柱17,外隔板15上设有若干环形均匀分布的固定槽18,位于上方的存放架9的支撑柱17放置于位于下方的存放架9的固定槽18内,清洗罐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固定柱19,固定柱19上也设有固定槽18,位于最下方的存放架9的支撑柱17放置于固定柱19的固定槽18内。该存放架9用于放置膜元件,且相邻的存放架9可拆卸,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内罐体4置于存放网板13之间,内隔板14与内罐体的外壁接触,外隔板15与清洗罐体1的内壁接触。清洗罐体1的上端设有清洗水进管10和药液进管11,清洗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液管12,清洗水进管10依次与水泵20和储水箱21相连,药液进管11依次与药液泵22和药液箱23相连,排液管12与清洗水进管10之间还连接有循环管24,循环管24上设有过滤箱26和循环泵25。若膜元件的污染程度较小时,可利用水泵20将储水箱21内的清洗水注入到清洗罐体1内,若膜元件的污染程度较大时,利用药液泵22将药液箱23内的清洗药液注入到清洗罐体1内,在使用过程中,清洗罐体1内的液体可通过过滤箱26进行过滤后,经循环泵25输入到清洗罐体1内,实现清洗溶液的循环,也有助于提高膜元件的清洗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离线清洗多个膜元件,利用超声波清洗器和搅拌杆6、搅拌桨7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清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内罐体4和清洗罐体1之间设有用于存放膜元件的若干存放架9,且存放架9之间可以相互拆卸,使用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清洗罐体1上还设有循环管24、循环泵25和过滤箱26,可以使得清洗罐体1内的清洗溶液进行循环,有助于提高对膜元件的清洗效果。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罐体,所述清洗罐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罐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清洗罐体内部设有内罐体,所述内罐体底部与所述清洗罐体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内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清洗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之间设有若干存放架,且所述清洗罐体的上端设有清洗水进管和药液进管,所述清洗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罐体,所述清洗罐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清洗罐体顶部设有顶盖,所述清洗罐体内部设有内罐体,所述内罐体底部与所述清洗罐体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内罐体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内罐体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螺旋状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相连,所述搅拌电机设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清洗罐体和所述内罐体之间设有若干存放架,且所述清洗罐体的上端设有清洗水进管和药液进管,所述清洗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清洗罐体通过法兰连接,或所述顶盖与所述清洗罐体通过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纳滤/反渗透单支膜元件检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包括圆环形的存放网板,所述存放网板顶部设有内隔板和外隔板,所述内隔板和所述外隔板之间形成膜元件的存放区,所述存放网板底部的边缘环形设有若干支撑柱。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蛟邓婕周波黄力平姜双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