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80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变速传动装置,其输入轴有中心齿轮和差动齿轮托架,枢接另一差齿轮托架的传送轴与输入轴同轴,轴销与两托架互联以便同时转动,各轴锁有第一差齿轮啮合中心齿轮,传送轴有控制环形齿轮啮合差动齿轮,各连杆与各托架枢接使之转动。输出轴端接输出环形齿轮与输入轴相枢接,各连杆枢接第二差动齿轮,各连杆的行星齿轮与传送轴的中心齿轮啮合,第一制动机构对控制环形齿轮施加旋转阻力控制其转动从而改变输出环形齿轮的转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变速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依据输出轴的负载无需改变变速杆齿轮就能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变速传动装置。一般来说,传动装置是依据设置在输出轴上的负载转递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现有的传动装置是采用手动变速杆和脚动离合器切断接受发动机动力的输入侧和传动装置之间的动力来完成齿轮换档。自动传动装置是无需脚踏离合器的传动装置。1989年5月5日提出本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号为347,916的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连续自动的传动装置,它能通过由环形齿轮、行星齿轮和中心齿轮组成的差动齿轮组合而无需离合器来转递动力。另外,其他的连续传动装置是采用锥齿轮和蜗轮组合,该装置在Thomas A、W.K.watson的美国专利3,770,879中有全面叙述。但是,这样的传动装置未能提供平稳的传动手段,而且机构复杂。因此,需要研制一种传动装置,以提供性能良好且机械结构相对简单的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效率高且能平稳和无级地将动力传递到输出轴的连续变速传动装置,该结构同时具有机械结构简单的设计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旋转方式把传递到输入轴的旋转驱动力消除的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第一制动机构的传动装置,该第一制动机构能将旋转阻力逐渐地施加到一个控制环形齿轮,使输出轴开始并保持旋转,且在该第一制动机构的进一步作动下使控制环形齿轮停转,致使输出轴的转速进一步加大。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第二制动机构的传动装置,该第二制动机构能将旋转阻力逐渐地施加于高速控制环形齿轮,使输出环形齿轮的转速加大,并在第二制动机构的进一步作动下使高速控制环形齿轮停转,输出轴的转速超过输入轴的转速。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由输入轴驱动的行星齿轮、中心齿轮和环形齿轮的组合体,以变化输出轴的旋转输出。第一和第二制动机构控制各自的环形齿轮的转速,以分别起动并保持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和增大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在使第二制动机构完全啮合和使第一制动机构完全脱开情况下,输出轴能以比输入轴更大的速度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传动装置是通过附加的权利要求和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来限定的。为了概述本专利技术起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变速部件,该变速部件具有一个用来接收汽油机、电动机或类似机械旋转输入的输入轴11,该输入轴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1A,一个中间部分11B和一个第二部分11C。一个输入中心齿轮11G安装在输入轴的中心部分11B和第二部分11C之间,能与输入轴同时旋转。一个差动齿轮托架13是呈旋转式安装的,它能围绕输入轴11的第二部分独立旋转。一个传送轴16,它有一个第一端16A和一个第二端16C,呈旋转式同轴线地安装在输入轴的中间部分,能绕输入轴独立旋转。传送轴16的第一端端接在一个中心齿轮16G上,一个差动齿轮托17安装在传动轴16上,能环绕传送轴16独立旋转。多个轴销20A的每个轴销20是与差动齿轮托架13和差动齿轮托架17固定并互连,能使该托架13和17相对于输入轴同时旋转。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每个齿轮21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多个轴销20A的一个轴销20上。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每个齿轮21与输入中心齿轮11G啮合,即成机械式传递。一个控制环形齿轮18安装在传送轴16上且可旋转。该控制环形齿轮与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每个齿轮21呈机械式传递。多个连杆24A的每个连接杆24与每个差动齿轮托架13和差动齿轮托架17互连并呈旋转式固定,使每个连杆24能绕其轴线旋转和使托架13和17相对于输入轴同时旋转。一个输出轴14是端接在一个输出环形齿轮15上,其输出轴和其上安装的输出环形齿轮15是能绕输入轴的第二部分独立旋转的。多个第二差动齿轮22A的每个齿轮22安装在多个连杆24A的一个连杆24上且可旋转,而每个齿轮22与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一个齿轮21和输出环形齿轮15同时呈机械式传递。多个行星齿轮23A的每个行星齿轮23安装在多个连杆24A的每个连杆24上,每个连杆24还有多个第二差动齿轮22A的其中一个齿轮22,而多个行星齿轮23A的每个行星齿轮23是与中心齿轮16G呈机械式传递。一个第一制动机构19将旋转阻力施加到控制环形齿轮18上,在使用中,当第一制动机构19与该控制环形齿轮18磨擦啮合时,该控制环形齿轮18的转动减慢,从而扭矩被施加到输出轴14上,使输出轴14开始旋转。在第一制动机构的进一步作动下,控制环形齿轮18停转,而输出轴14的转速进一步加大。本传动装置最好有一个空套齿轮12,该空套齿轮12有一个毂12A,安装在输入轴的第二部分,能使其相对于输入轴独立旋转。差动齿轮托架13安装在空套齿轮12的毂上,能相对于该空套齿轮12的毂独立旋转。端接在输出环形齿轮15上的输出轴14安装在毂上,相对于差动齿轮托架13远些,能使输出环形齿轮和输出轴相对于毂独立旋转。由于该空套齿轮为齿轮22提供了利于保持该装置内的各构件准直的支承,因此,这就给出了一种结构上更为稳定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传动装置还可以有一个超速传动部件3。其中,传送轴16的第二端16C端接在中心齿轮19G′上。一个环形板状托架37安装在传送轴16的第二端16C上且可旋转。另一环形板状托架32安装在输入轴11的第一部分11A上且可旋转。多个锁销33A的每个锁销33与环形板状托架37和环形板状托架32固定并互连,使托架32和37能相对于输入轴同时旋转。多个第二行星齿轮35A的每个行星齿轮35安装在多个锁销33A的每个锁销33上且可旋转。中心齿轮16G′是与多个第二行星齿轮35A的每个齿轮35呈机械式传递。一个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安装在传送轴16上且可旋转,环形齿轮36与多个第二行星齿轮35A的每个齿轮35呈机械式传递。输入中心齿轮11G′是安装在输入轴的第一部分11A和中间部分11B之间,能与输入轴同时旋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1A的每个第一行星齿轮31安装在多个锁销33A的一个锁销33上且可旋转。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1A的每个齿轮31与输入中心齿轮11G′呈机械式传递。一个环形齿轮34相对输入轴11是紧靠转动的,且与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1A的每个齿轮31呈机械式传递。一个第二制动机构38将旋转阻力施加到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上,在使用中,当施加于控制环形齿轮18上的旋转阻力消除和该第二制动机构38与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摩擦啮合时,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的旋转速度减小,引起输出轴14的旋转速度增大。在第二制动机构进一步作动下,高速控制环36停转,致使输出轴14的转速超过输入轴的旋转输入。制动机构19,38最好采用机械摩擦力分别控制所述控制环形齿轮18和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的旋转速度,制动机构19。38也可以采用电磁力分别控制所述控制环形齿轮18和高速控制环形齿轮36的旋转速度。在考虑输入中心齿轮11G′和中心齿轮16G′的直径时,输入中心齿轮11G′的直径最好大于中心齿轮16G′的直径。在考虑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1A的齿轮31的直径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35A的齿轮35的直径时,多个第一行星齿轮31A的每个齿轮31的直径最好小于多个第二行星齿轮35A的每个齿轮35的直径。上面已颇为广泛地描述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和重要的特点,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传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接受旋转输入的输入轴11,该输入轴11具有一个第一部分11A、一个中间部分11B和一个第二部分11C;一个输入中心齿轮11G,该中心齿轮11G安装在输入轴11的中间部分11B和第二部分11C之间 ,与输入轴能同时旋转;一个呈旋转式安装的差动齿轮13,它能围绕输入轴11的第二部分独立旋转;一个具有第一端16A和第二端16C并呈旋转式和同轴安装在输入轴中间部分的传送轴16,该传送轴16能围绕输入轴独立旋转,其第一端端接在中心齿轮 16A上;一个安装在传送轴16上的差动齿轮托架17,它能围绕传送轴16独立旋转;多个轴销20A,每个轴销20均与差动齿轮托架13和差动齿轮托架17固定互连,能使托架13和17相对于输入轴同时旋转;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每个齿轮 21均分别呈旋转式安装在多个轴销20A中的一个轴销20上,并且与输入中心齿轮11G呈机械式传递;一个呈旋转式安装在传送轴16上的控制环形齿轮18,该控制环形齿轮与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每个齿轮21呈机械式传递;多个连杆24A,每个 连杆24与每个差动齿轮13和差动齿轮17互连并呈旋传式固定,使每个连杆24能绕其轴线旋转,并使托架13和17能相对输入轴同时旋转;一个端接在输出环形齿轮15上的输出轴14,该输出轴和输出环形齿轮15安装成能使其绕输入轴独立旋转;多个 第二差动齿轮22A,每个齿轮22呈旋转式安装在多个连杆24A的一个连杆24上,并与多个第一差动齿轮21A的一个齿轮21和输出环形齿轮15呈机械式传递;多个行星齿轮23A,每个行星齿轮23安装在多个连杆24A的一个连杆24上,该连杆24上 还有多个第二差动齿轮22A的一个齿轮22,多个行星齿轮23A的一个行星齿轮23与中心齿轮16G呈机械式传递;一个第一制动机构19、它能将旋转阻力施加于控制环形齿轮18上,在使用中,当该第一制动机构19逐渐地与控制环形齿轮18摩擦啮合时, 控制环形齿轮18转动减慢,从而施加于输出轴14上的扭矩使输出轴14开始旋转,并在第一制动机构的近一步作动下,控制环形齿轮18停止转动,输出轴14的转速近一步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钟五林俊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成工程林俊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