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47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4:00
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一光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沿着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及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元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具有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第九表面和第十表面,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第十一表面和第十二表面,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D/TTL>1.32,D/L>1.22,其中,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成像圆直径,TTL为第一表面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L为第十二表面的出光面有效直径。

Opti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特别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飞速发展和普及,大多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均内置相机而实现摄像功能。如此,使得光学镜头在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电子产品自身发展来看,电子产品的设计逐渐趋向轻薄化,使得所述光学镜头必须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小的出光面直径才能更好的与轻薄化电子产品搭配使用。进一步地,从消费者来看,搭载在电子产品中的光学镜头需要具有高解析度以实现较高的成像品质,所述光学镜头需要更广泛的视角以拍摄较多的景物,以及所述光学镜头需要大光圈以满足在弱光环境下的拍照需求等。然而,目前的大多数光学镜头来说,难以满足在较小尺寸的条件下实现广角成像和较高的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尺寸较小、成像品质较高的、广角的光学镜头。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一光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沿着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及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元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具有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第九表面和第十表面,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第十一表面和第十二表面,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D/TTL>1.32,D/L>1.22,0.017>|Z/Y|≧0,8.35>D/(2*Y)>8.09,其中,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成像圆直径,TTL为第一表面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L为第十二表面的出光面有效直径,Z为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水平距离,Y是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与所述物侧面之间的光圈、以及位于所述第六透镜元件与所述像平面之间且间隔设置的滤光片,所述光圈位于所述光轴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滤光片具有一前表面以及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为朝向物侧方向凸伸的凸曲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朝向所述像侧凹曲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凸曲面,所述第四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凹曲面,所述第五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六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七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八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九表面边缘为平面,所述第九表面中部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表面为朝向所述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十一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二表面中部为朝向像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二表面边缘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进一步地,第一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元件、所述第三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负屈光度。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0.67>|G4R1/F4|>|G1R1/F1|>|G2R2/F2|>0.27,3.84>|G4R2/F4|>|G1R2/F1|>|G2R1/F2|>0.73,其中,G1R1为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G1R2为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G2R1为第三表面的曲率半径,G2R2为第四表面的曲率半径,G4R1为第七表面的曲率半径,G4R2为第八表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元件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元件的焦距,F4为第四透镜元件的焦距。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G5R1/F5<G6R2/F6,|G5R2/F5|<|G6R1/F6|,其中,G5R1为第九表面的曲率半径,G5R2为第十表面的曲率半径,F5为第五透镜元件的焦距,F6为第六透镜元件的焦距。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G1R1/F1>0.33,G1R2/F1<2.05,G2R1/F2<-0.73,G2R2/F2<-0.27。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G4R1/F4<0.67,G4R2/F4>3.55,G5R1/F5<-13.70,G5R2/F5<-0.42。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8.70>G6R1/F6>-16.58,G6R2/F6<-0.43,其中,F6为第六透镜元件的焦距。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Vd1>42,Vd3>42,Vd5>42,Vd6>42,Vd2<33,Vd4<33,其中,Vd1为第一透镜元件的阿贝数,Vd2为第二透镜元件的阿贝数,Vd3为第三透镜元件的阿贝数,Vd4为第四透镜元件的阿贝数,Vd5为第五透镜元件的阿贝数,Vd6为第六透镜元件的阿贝数。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学镜头实现大光圈、广的视角,同时减小了光学镜头的整体尺寸和出光面有效直径,以及提高了光学镜头的成像品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球差分布特性区曲线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的成像场曲特性曲线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畸变特性曲线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的MTF(opticaltransferfunction)特性曲线图。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的球差分布特性曲线图。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场曲特性曲线图。图9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畸变特性曲线图。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对可见光成像的MTF特性曲线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词“第一”、“第二”均是以使用时所述第一基板的位置定义,而并不限定。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100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10、第二透镜元件20、第三透镜元件30、第四透镜元件40、第五透镜元件50以及第六透镜元件60、滤光片70以及像平面80。所述光学镜头100具有一光轴110。所述第一透镜元件10、第二透镜元件20、第三透镜元件30、第四透镜元件40、第五透镜元件50以及所述第六透镜元件60均关于所述光轴110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透镜元件10具有正屈光度,其具有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所述第一表面101为朝向物侧方向凸伸的凸曲面。所述第二表面102为朝向所述像侧凹曲面。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一光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沿着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及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元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具有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第九表面和第十表面,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第十一表面和第十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D/TTL>1.32,D/L>1.22,0.017>|Z/Y|≧0,8.35>D/(2*Y)>8.09,其中,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成像圆直径,TTL为第一表面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L为第十二表面的出光面有效直径,Z为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水平距离,Y是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30 US 62/6510631.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一光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从物侧朝向像侧沿着所述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及像平面,所述第一透镜元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镜元件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透镜元件具有第五表面和第六表面,所述第四透镜元件具有第七表面和第八表面,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第九表面和第十表面,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第十一表面和第十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如下关系式:D/TTL>1.32,D/L>1.22,0.017>|Z/Y|≧0,8.35>D/(2*Y)>8.09,其中,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成像圆直径,TTL为第一表面到成像面之间的距离,L为第十二表面的出光面有效直径,Z为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水平距离,Y是第九表面有效径曲面凹陷最低点到第九表面中心的垂直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元件与所述物侧面之间的光圈、以及位于所述第六透镜元件与所述像平面之间且间隔设置的滤光片,所述光圈位于所述光轴上且靠近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滤光片具有一前表面以及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朝向物侧方向凸伸的凸曲面,所述第二表面为朝向所述像侧凹曲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凸曲面,所述第四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凹曲面,所述第五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六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七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八表面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九表面边缘为平面,所述第九表面中部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表面为朝向所述像方的凸曲面,所述第十一表面为朝向物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二表面中部为朝向像方的凹曲面,所述第十二表面边缘为朝向像方的凸曲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五透镜元件具有正屈光度,第二透镜元件、所述第三透镜元件以及所述第六透镜元件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骏程李明燐
申请(专利权)人: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