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改珍专利>正文

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89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其结构包括控制屏、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乳胶枕和挤压机构和第一防脱位机构等,挤压机构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发明专利技术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在过水时无法高效的将乳胶枕内部的糖分、碱分子和其他微小的杂质去除,特别是乳胶枕的顶部,人头部躺靠时有会一定的影响,并且过水后,乳胶枕内存在游离水无法及时排出,设计了挤压机构、第一、二防脱位机构和第一、二节能过水机构,使用时通过挤压机构传动乳胶枕移动和挤压同时联动第一、二防脱位机构限高乳胶枕,利用第一、二节能过水机构过水和辅助除杂,实现了双重挤压去杂和节能过水的效果。

A Surface Treatment Mechanism for Latex Pillow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胶
,特别涉及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
技术介绍
乳胶枕由橡胶树的汁液做成,目前无法做到100%纯乳胶做成的乳胶枕,市面上乳胶枕的乳胶含量只有80%-93%,因为纯乳胶无法达到凝固和蓬松效果,需要人工添加安全材料发酵而成,工艺简单的说,可以分为采集--制模具--烘烤---过水,纯天然的乳胶枕,因为橡胶树的汁液原因,天然具有防螨抑菌的功效,现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在过水时无法高效的将乳胶枕内部的糖分、碱分子和其他微小的杂质去除,特别是乳胶枕的顶部,人头部躺靠时有会一定的影响,并且过水后,乳胶枕内存在游离水无法及时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在过水时无法高效的将乳胶枕内部的糖分、碱分子和其他微小的杂质去除,特别是乳胶枕的顶部,人头部躺靠时有会一定的影响,并且过水后,乳胶枕内存在游离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达到了双重挤压去杂和节能过水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包括控制屏、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乳胶枕、挤压机构、第一防脱位机构、第二防脱位机构、第一节能过水机构和第二节能过水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前端底部与第一挡板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前端顶部与第二挡板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中部右侧放置有乳胶枕,所述挤压机构前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一防脱位机构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前端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防脱位机构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防脱位机构内中部设置有第一节能过水机构,所述第二防脱位机构内中部设置有第二节能过水机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传动带、第一异形护板、第二异形护板、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所述传动带顶部设置有第一异形护板,所述传动带底部设置有第二异形护板,所述第一异形护板顶端右侧通过支撑架与电机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顶端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内中底部通过转轴与第一挤压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内中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二挤压辊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前端中右侧与乳胶枕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前端顶部与第二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顶端中部与第一防脱位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顶端左侧与第二防脱位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前端底部与第一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底端右侧与控制屏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底端中部与第一防脱位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底端左侧与第二防脱位机构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防脱位机构包括龙门架、电动推杆、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轴承座、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压板,所述龙门架右中部上方与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轴承座进行螺栓连接,所述龙门架底端中右侧设置有第四传动轮,所述龙门架底端中左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电动推杆外表面右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插接,所述电动推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一锥齿轮进行插接,所述轴承座中部前侧与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锥齿轮前端右侧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轴承座后端中后侧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传动轮后中部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而且第四传动轮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底端设置有压板,并且压板顶端中右侧设置有第二传动杆,所述龙门架内底部与挤压机构相连接,所述龙门架内中部与第一节能过水机构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节能过水机构包括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传动杆、齿片、滑块、滑轨、固定杆、底板和高压喷头,所述第五传动轮外表面底部通过传送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轮中部与传动杆进行插接,所述传动杆外表面中左侧与齿片进行插接,所述齿片底部与滑块相互啮合,所述滑块外表面右侧与滑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底端与底板进行焊接,所述滑轨右端与固定杆进行焊接,所述底板底端左侧与高压喷头进行插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块左端中部设置有多个圆杆,并且圆杆与齿片相互卡位啮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压喷头共设置有十二个,并且每六个为一排分别安装在底板底端的前后两侧,并且安装的角度前排和后排两侧分别向外倾四十五度。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带为多个传动辊环绕组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异形护板和第二异形护板均呈横向轴线向内设置有两个凸块,呈S形状,并且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均呈S形安装在第一异形护板和第二异形护板内。(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在过水时无法高效的将乳胶枕内部的糖分、碱分子和其他微小的杂质去除,特别是乳胶枕的顶部,人头部躺靠时有会一定的影响,并且过水后,乳胶枕内存在游离水无法及时排出,设计了挤压机构、第一、二防脱位机构和第一、二节能过水机构,使用时通过挤压机构传动乳胶枕移动和挤压同时联动第一、二防脱位机构限高乳胶枕,利用第一、二节能过水机构过水和辅助除杂,实现了双重挤压去杂和节能过水的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防脱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节能过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防脱位机构和第一节能过水机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齿片、滑块和滑轨组合45度左视图;图中:挤压机构-1、控制屏-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乳胶枕-5、第一防脱位机构-6、第二防脱位机构-7、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传动带-101、第一异形护板-102、第二异形护板-103、电机-104、第一传动轮-105、第一挤压辊-106、第二挤压辊-107、龙门架-601、电动推杆-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一锥齿轮-604、轴承座-605、第二锥齿轮-606、第三传动轮-607、第四传动轮-608、第一传动杆-609、第二传动杆-6010、压板-6011、第五传动轮-801、第六传动轮-802、传动杆-803、齿片-804、滑块-805、滑轨-806、固定杆-807、底板-808、高压喷头-80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挤压机构-1、第一防脱位机构-6、第二防脱位机构-7、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传动带-101、第一异形护板-102、第二异形护板-103、电机-104、第一传动轮-105、第一挤压辊-106、第二挤压辊-107、龙门架-601、电动推杆-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一锥齿轮-604、轴承座-605、第二锥齿轮-606、第三传动轮-607、第四传动轮-608、第一传动杆-609、第二传动杆-6010、压板-6011、第五传动轮-801、第六传动轮-802、传动杆-803、齿片-804、滑块-805、滑轨-806、固定杆-807、底板-808、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包括控制屏(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和乳胶枕(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机构(1)、第一防脱位机构(6)、第二防脱位机构(7)、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和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所述挤压机构(1)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底部与第一挡板(3)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顶部与第二挡板(4)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1)中部右侧放置有乳胶枕(5),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一防脱位机构(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防脱位机构(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防脱位机构(6)内中部设置有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所述第二防脱位机构(7)内中部设置有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包括控制屏(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和乳胶枕(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机构(1)、第一防脱位机构(6)、第二防脱位机构(7)、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和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所述挤压机构(1)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控制屏(2)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底部与第一挡板(3)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顶部与第二挡板(4)进行焊接,所述挤压机构(1)中部右侧放置有乳胶枕(5),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一防脱位机构(6)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挤压机构(1)前端左侧通过螺母与第二防脱位机构(7)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防脱位机构(6)内中部设置有第一节能过水机构(8),所述第二防脱位机构(7)内中部设置有第二节能过水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1)包括传动带(101)、第一异形护板(102)、第二异形护板(103)、电机(104)、第一传动轮(105)、第一挤压辊(106)和第二挤压辊(107),所述传动带(101)顶部设置有第一异形护板(102),所述传动带(101)底部设置有第二异形护板(103),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顶端右侧通过支撑架与电机(104)进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顶端左侧通过转轴与第一传动轮(10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内中底部通过转轴与第一挤压辊(106)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103)内中顶部通过转轴与第二挤压辊(10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带(101)前端中右侧与乳胶枕(5)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前端顶部与第二挡板(4)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顶端中部与第一防脱位机构(6)相连接,所述第一异形护板(102)顶端左侧与第二防脱位机构(7)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103)前端底部与第一挡板(3)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103)底端右侧与控制屏(2)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103)底端中部与第一防脱位机构(6)相连接,所述第二异形护板(103)底端左侧与第二防脱位机构(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胶枕成品表层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脱位机构(6)包括龙门架(601)、电动推杆(602)、第二传动轮(603)、第一锥齿轮(604)、轴承座(605)、第二锥齿轮(606)、第三传动轮(607)、第四传动轮(608)、第一传动杆(609)、第二传动杆(6010)和压板(6011),所述龙门架(601)右中部上方与电动推杆(602)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601)底端右侧通过螺母与轴承座(605)进行螺栓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改珍
申请(专利权)人:夏改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