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0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包括风枪主体、设于风枪主体前端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电组件。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该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容置腔,容置腔与壳体的内顶面形成上层通风道、容置腔与壳体的内底面形成下层通风道,上层通风道与所述下层通风道相连通。发电组件包括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以及发电马达;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电马达设于所述下层通风道内且发电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风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压气体推动电机运转使其产生电能,再经过变压器输出高压电压给电发生组件上的离子针放电,减少工作人员操作时高压操作,容易触电的危险。

A New Ion Air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离子风枪
本技术涉及风枪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离子风枪。
技术介绍
离子风枪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团,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现有的离子风枪采用手枪式结构,在枪体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和气流喷嘴,在枪体的手柄末端设置有气源风管和电源拖线,气源风管和电源拖线分别与外界的气源和外界电源对应连接,当扣动手柄上的扳机时,电源被接通。然而,由于离子风枪的工作原理所致,静电发生组件需要与高压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外界的电源电压一般在4600V左右,工作人员操作时,容易接触到高压电源拖线,这样的高压操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现场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携带、使用方便,无需外接外部电源,且可通过发电组件供电的新型离子风枪新型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包括风枪主体、设于风枪主体前端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电组件;所述风枪主体内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一端与壳体连通,供气管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该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壳体的内顶面形成上层通风道、容置腔与壳体的内底面形成下层通风道,所述上层通风道与所述下层通风道相连通;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以及发电马达;其中,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电马达设于所述下层通风道内且发电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风叶;所述主控板与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发电马达以及静电发生组件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板上设有滤波整流电路,发电马达的输出端经过滤波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板输出端与变压器电性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静电发生组件电性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由前壳以及后壳相互拼接扣合而成、且壳体前端形成有一安装口;所述静电发生组件包括离子针以及离子针固定件,所述离子针固定件固设于安装口,离子针固定件中心轴心位置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插口,所述离子针插设于所述插口。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前端具有设有枪头盖。上述结构中,所述壳体后端部还设有枪体连接件,壳体通过枪体连接件与所述风枪主体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无需外接外部电源,通过高压气体推动电机运转使其产生电能,再经过变压器输出高压电压给电发生组件上的离子针放电,减少工作人员操作时高压操作,容易触电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壳体1、风枪主体2、发电组件3、静电发生组件4、枪头盖5、枪体连接件6、容置腔10、上层通风道11、下层通风道12、安装口13、主控板30、电源管理电路板31、变压器32、发电马达33、马达风叶34、离子针40、离子针固定件41、插口41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包括风枪主体2、设于风枪主体2前端的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发电组件3。风枪主体2内设有供气管(图未示),供气管一端与壳体1连通,供气管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接。具体地,壳体1为中空长方形结构且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4,该壳体1内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容置腔10,其中,容置腔10与壳体1的内顶面形成上层通风道11、容置腔10与壳体1的内底面形成下层通风道12,上层通风道11与下层通风道12相连通。进一步地,发电组件3包括主控板31、电源管理电路板31、变压器32以及发电马达33;其中,主控板30、电源管理电路板31、变压器32设于容置腔10内,发电马达33设于下层通风道12内且发电马达33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风叶34。电源管理电路板31上设有滤波整流电路,发电马达33的输出端经过滤波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电路板31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板31输出端与变压器32电性连接,变压器32的输出端与壳体的前端的静电发生组件4电性连接。也就是说,当外部气源的高压气体经风枪主体2进入到壳体1时,一部分高压气体通过上层通风道11吹向静电发生组件4,其余高压气体进入下层通风道12内并推动发电马达33上的马达风叶34高速旋转,从而使得发电马达33发电,即发电马达33中转子绕定子转动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电源管理电路板31上滤波整流电路滤波整流稳压以后输出到变压器32,再由变压器32输出高压电压给电发生组件4上的离子针40放电,离子针40放电在空气中产生电离,从而达到放电的目的。由于电源管理电路板31以及发电马达33的发电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一一累叙。优选地,壳体1由前壳(图未示)以及后壳(图未示)相互拼接扣合而成、且壳体1前端形成有一安装口13。静电发生组件4包括离子针40以及离子针固定件41,离子针固定件41固设于安装口13,离子针固定件41中心轴心位置设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插口411,离子针10插设于该插口411内,并且,离子针固定件41位于插口411的四周还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上述圆形通孔与壳体1内部连通。优选地,壳体1前端具有设有枪头盖5,枪头盖5装设于离子针固定件41外侧且枪头盖5开设有供离子针穿出的通孔。优选地,壳体1后端部还设有枪体连接件6,壳体1通过枪体连接件6与风枪主体2连接。本技术无需外接外部电源,通过高压气体推动电机运转使其产生电能,再经过变压器输出高压电压给电发生组件上的离子针放电,减少工作人员操作时高压操作,容易触电的危险。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优选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专利范围,凡是利用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枪主体、设于风枪主体前端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电组件;所述风枪主体内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一端与壳体连通,供气管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该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壳体的内顶面形成上层通风道、容置腔与壳体的内底面形成下层通风道,所述上层通风道与所述下层通风道相连通;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以及发电马达;其中,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电马达设于所述下层通风道内且发电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风叶;所述主控板与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发电马达以及静电发生组件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板上设有滤波整流电路,发电马达的输出端经过滤波整流电路与电源管理电路板电性连接,电源管理电路板输出端与变压器电性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静电发生组件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离子风枪,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枪主体、设于风枪主体前端的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发电组件;所述风枪主体内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一端与壳体连通,供气管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壳体为中空结构且壳体的前端设置有静电发生组件,该壳体内的中间位置具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壳体的内顶面形成上层通风道、容置腔与壳体的内底面形成下层通风道,所述上层通风道与所述下层通风道相连通;所述发电组件包括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以及发电马达;其中,主控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发电马达设于所述下层通风道内且发电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马达风叶;所述主控板与电源管理电路板、变压器、发电马达以及静电发生组件电性连接,电源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罕默德沙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阿美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