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98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包括耳塞外套、中空管与金属丝,耳塞外套设计为螺旋叶片状,呈锥形,完全包裹中空管,中空管内嵌入金属丝,金属丝呈与耳塞外套一致的锥形螺旋管状。耳塞外套与中空管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金属丝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可变形金属材料制成,三种结构组合为一体,形成配套耳机使用的耳塞。利用耳塞外套的螺旋叶片起到密封和通气作用,利用中空管可以配套耳机,利用金属丝的弹性、顺应性以及支撑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外耳道形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机应用了上述自适应耳道式耳塞,适用性强。

Adaptive ear canal earplug and its headpho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
本技术涉及听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
技术介绍
人的外耳道呈弯曲的管道状,不同的人耳道的直径大小不同,有些耳道还不规则或扁平。日常耳机、助听器等
中使用的非定制式耳塞多为柱状或锥状结构直接塞入耳道中,或者是前端安装有软性的胶体圆头套与耳道内壁贴合实现密封。但由于不同人的外耳道状态不一,这些耳塞对于不同的使用者可出现诸多问题,如耳塞太大,堵塞耳朵后有明显的耳闷堵感;耳塞太小,与耳道内壁的接触不够导致漏音情况等。可见常规的耳塞并不能适应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塞入耳道后,可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耳道状态,可以刚好贴合耳道内壁,不容易出现漏音情况的同时起到较好的透气效果,防止耳闷堵感的出现,以及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应用了上述自适应耳道式耳塞,适用性强,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包括耳塞外套、中空管和金属丝,耳塞外套的一端伸入外耳道内,另一端伸出外耳道外,耳塞外套为与外耳道相配合的可塑弹性件,耳塞外套完全包裹中空管,金属丝内置于中空管,金属丝的两端部与中空管连接,金属丝为具有弹性和可塑性的螺旋管状金属丝;耳塞外套呈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螺旋叶片状。由此,本技术的耳塞外套的外形呈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锥形的螺旋叶片,刚好与耳道相匹配,其所绕的圈数可依据生产工艺而定,圈数越多越可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金属丝由具有一定弹性且可变形的金属材料制成,耳塞外套、中空管和金属丝三种结构组合为一体,形成配套耳机使用的耳塞。利用耳塞外套的螺旋叶片起到密封和通气的作用,利用中空管可以配套耳机,利用金属丝的弹性、顺应性以及支撑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外耳道形态。佩戴时,直径小的一端先伸入耳道内,当遇到耳道直径大小不一的使用者,只要伸入不同的深度,直到直径吻合的叶片边缘与使用者的外耳道壁相贴合即达到密封状态,适用性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塞外套为硅胶耳塞外套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耳塞外套。由此,耳塞外套可以由硅胶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其能够变形与使用者的外耳道壁相贴合即达到密封状态,高弹性聚酯材料可以为高弹性聚酯橡胶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空管为弹性件。由此,中空管为弹性件,既可以起到支撑耳塞外套的作用,又不会因为材质太硬造成耳道不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空管为硅胶中空管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中空管。由此,中空管的材质与耳塞外套的材质相同,可以由硅胶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高弹性聚酯材料可以为高弹性聚酯橡胶等。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上述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还包括麦克风组件、喇叭和DSP芯片,麦克风组件、喇叭和DSP芯片均设置于中空管内,麦克风组件、喇叭与金属丝靠近外耳道的一端连接,DSP芯片分别与麦克风组件、喇叭电性连接,喇叭用于播放声音,麦克风组件用于接收声音,DSP芯片用于对喇叭和麦克风组件进行控制以及对喇叭和麦克风组件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由此,本技术的麦克风组件、喇叭和DSP芯片与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共同组合成带耳塞结构的耳机,通过喇叭可以发出声音使得使用者听到,通过麦克风组件可以接收使用者耳道内的声音并反馈到DSP芯片,方便进行进一步处理。该耳机应用了上述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具有适用性强的优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还包括壳体,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安装于壳体,中空管远离外耳道的一端与壳体连接。由此,壳体用于支撑和固定整个自适应耳道式耳塞,达到美观的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与耳甲腔相匹配的可塑弹性件。由此,壳体为与使用者的耳甲腔相匹配的可塑弹性件,便于佩戴,舒适性高,同时能够更好的固定住壳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耳机还包括音频播放装置,音频播放装置与金属丝的另一端连接,音频播放装置与DSP芯片电性连接。由此,通过音频播放装置控制DSP芯片,使得喇叭播放音频播放装置内相应的声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音频播放装置可以为MP3、MP4、MP5、智能手机、iPad、听力计、助听器或者计算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包括耳塞外套、中空管与金属丝,耳塞外套设计为螺旋叶片状,呈锥形,完全包裹中空管,中空管内嵌入金属丝,金属丝呈与耳塞外套一致的锥形螺旋管状。耳塞外套与中空管采用柔软弹性材料制成,金属丝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可变形金属材料制成,三种结构组合为一体,形成配套耳机使用的耳塞。利用耳塞外套的螺旋叶片起到密封和通气作用,利用中空管可以配套耳机,利用金属丝的弹性、顺应性以及支撑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外耳道形态。本技术的耳机应用了上述自适应耳道式耳塞,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在图1所示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内安装了麦克风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中的附图标记:1-音频播放装置;2-自适应耳道式耳塞;3-麦克风组件;4-壳体;21-耳塞外套;22-中空管;23-金属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如图1所示,该自适应耳道式耳塞2包括耳塞外套21、中空管22和金属丝23。耳塞外套21的一端伸入外耳道内,另一端伸出外耳道外。耳塞外套21为与外耳道相配合的可塑弹性件。耳塞外套21套设于中空管22的外周且完全包覆中空管22。金属丝23内置于中空管22,金属丝23的两端部与中空管22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金属丝23为纤细且具有弹性和可塑性的螺旋管状金属丝23,该金属丝23可以是合金金属丝23。为了更好的支撑中空管和使整个耳塞结构依据耳道形状发生变形,本实施方式的金属丝可以呈与耳塞外套一致的锥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耳塞外套21为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螺旋状叶片套件,耳塞外套21环绕设置于中空管22的外周。耳塞外套21为硅胶制成的螺旋状叶片套件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螺旋状叶片套件。由此,耳塞外套21可以由硅胶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其能够变形与使用者的外耳道壁相贴合即达到密封状态,高弹性聚酯材料可以为高弹性聚酯橡胶等。本实施方式的中空管22为弹性件。由此,中空管22为弹性件,既可以起到支撑耳塞外套21的作用,又不会因为材质太硬造成耳道不适。进一步的,中空管22为硅胶中空管22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中空管22。由此,中空管22的材质与耳塞外套21的材质相同,可以由硅胶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等弹性材料制成,高弹性聚酯材料可以为高弹性聚酯橡胶等。由于金属丝23材质比较硬,强度相对于中空管22和耳塞外套21来说较大,可带动中空管22变形,耳塞外套21起到的是密封和透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的外耳道是弯曲的,因此会对螺旋叶片状的耳塞外套21产生压力,耳塞外套21再将压力作用于中空管22,中空管22再将压力作用于金属丝23,金属丝23受到挤压后会发生变形和倾斜,从而使整个耳塞结构依据耳道形状发生变形。由此,本技术的耳塞外套21为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呈锥形的螺旋状叶片套件,其所绕的圈数可依据生产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外套(21)、中空管(22)和金属丝(23),所述耳塞外套(21)的一端伸入外耳道内,另一端伸出外耳道外,所述耳塞外套(21)为与外耳道相配合的可塑弹性件,所述耳塞外套(21)完全包裹中空管(22),所述金属丝(23)内置于中空管(22),所述金属丝(23)的两端部与中空管(22)连接,所述金属丝(23)为具有弹性和可塑性的螺旋管状金属丝(23);所述耳塞外套(21)呈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螺旋叶片状。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外套(21)、中空管(22)和金属丝(23),所述耳塞外套(21)的一端伸入外耳道内,另一端伸出外耳道外,所述耳塞外套(21)为与外耳道相配合的可塑弹性件,所述耳塞外套(21)完全包裹中空管(22),所述金属丝(23)内置于中空管(22),所述金属丝(23)的两端部与中空管(22)连接,所述金属丝(23)为具有弹性和可塑性的螺旋管状金属丝(23);所述耳塞外套(21)呈从内到外直径依次增大的螺旋叶片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外套(21)为硅胶耳塞外套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耳塞外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22)为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22)为硅胶中空管(22)或者高弹性聚酯材料制成的中空管(22)。5.耳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耳道式耳塞(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克风组件(3)、喇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