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668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包括将调速输入信号与强电进行隔离的隔离模块、进行间隔丢波处理的控制模块和为交流风机供电的驱动模块;调速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对交流风机进行调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模块通过对风机的供电工频交流电压进行间隔的丢波处理来实现交流风机调速,当丢波时风机依靠惯性转动,能够有效地节省功耗,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电路结构精简,所使用元器件数量少,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实现方式;隔离模块能够将强弱电进行隔离,使调速信号免受强电干扰,提高了整体工作的稳定性。

A Speed Regulating Circuit for AC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
本技术涉及到风机调速
,尤其涉及到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大部分是通过调整风机的供电电压来达到风机调速的目的。该种方案调整电压是通过自耦变压器抽头的变化或者专门的电源变换电路来实现,其缺点是:1.实现方式过于复杂,元器件较多,成本高;2.无论自耦变压器还是电源变换电路都会有损耗,整体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解决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包括将调速输入信号与强电进行隔离的隔离模块、进行间隔丢波处理的控制模块和为交流风机供电的驱动模块;调速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对交流风机进行调速。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1-R2、电容C1、二极管D1和集成电路U1。优选的技术方案,直流电源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管脚连接;用于输出调速信号的单片机控制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管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DC12V;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W。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MOC306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R4、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Q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第一阳极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型号为BAT16-600。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5、电容C2-C3、熔断丝F1和端子P1。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熔断丝F1的第二端与所述端子P1连接;所述熔断丝F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市电的零线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控制模块通过对风机的供电工频交流电压进行间隔的丢波处理来实现交流风机调速,当丢波时风机依靠惯性转动,能够有效地节省功耗,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电路结构精简,所使用元器件数量少,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实现方式;隔离模块能够将强弱电进行隔离,使调速信号免受强电干扰,提高了整体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包括将调速输入信号与强电进行隔离的隔离模块、进行间隔丢波处理的控制模块和为交流风机供电的驱动模块;调速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对交流风机进行调速。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1-R2、电容C1、二极管D1和集成电路U1;直流电源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管脚连接;用于输出调速信号的单片机控制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管脚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DC12V;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W;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MOC3061。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3-R4、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Q1;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4、6管脚依次分别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交流风机并联于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第一、二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Q1的型号为BAT16-600。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5、电容C2-C3、熔断丝F1和端子P1;所述端子P1用于连接市电火线;所述熔断丝F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C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熔断丝F1的第二端与所述端子P1连接;所述熔断丝F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市电的零线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集成电路U1-MOC3061为交流市电电压过零导通,当FAN_CONTR1_H为低电平时MOC3061控制双向可控硅BAT16-600交流市电电压过零时导通,P1接220V交流市电火线直接和交流风机相连,交流风机两端有电压转动,当FAN_CONTR1_H为高电平时MOC3061控制双向可控硅BAT16-600交流市电流过零时自然关断,P1接220V交流市电火线直接和交流风机不相连,交流风机两端无电压,风机由于惯性转动。其中光耦应为交流市电电压过零导通型光耦,这样保证风机两端从零电压开始有电,避免对风机造成冲击延长风机使用寿命。单片机通过采样交流市电,得到交流市电的周期,控制FAN_CONTR1_H脚在若干个交流市电周期中间隔的给出几个周期的高电平从而到达控制风机调速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调速输入信号与强电进行隔离的隔离模块、进行间隔丢波处理的控制模块和为交流风机供电的驱动模块;调速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对交流风机进行调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调速输入信号与强电进行隔离的隔离模块、进行间隔丢波处理的控制模块和为交流风机供电的驱动模块;调速信号依次通过隔离模块、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对交流风机进行调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模块包括电阻R1-R2、电容C1、二极管D1和集成电路U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直流电源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1管脚连接;用于输出调速信号的单片机控制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2管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电压为DC12V;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IN4148W。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流风机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峰吴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冠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