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54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包括用于在电缆表面包绕绕包带的绕包机、和绕包机下游的用于调节电缆的内部张力的张力轮组、张力轮组下游用于将绕包后的电缆收卷至绕线轮上的排线成圈机。张力轮组包括通过转轴连接的、可相对转动的一根竖杆和一根横杆;转轴将横杆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竖杆上可旋转地设置一个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外端设置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缆绕包生产线,首先通过绕包机在裸露的电缆缆芯外包覆至少一层、由外层材料制成的绕包带,经过所述张力轮组对电缆中张力的释放后,再经过排线成圈机收卷至绕线轮上,可以全程自动化进行,极大地减轻了人工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A cable wind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
技术介绍
工业用的电缆,包括电缆缆芯,一般在裸露的电缆缆芯外会包覆一层或多层的外层材料(例如绝缘层、包覆层、保护层等),以起到绝缘耐火的作用,增加电缆的安全性。对于普通电力电缆来讲,可以通过挤出机将聚合物外层挤出并包裹在电缆缆芯外层,但是对于通讯电缆来讲,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采用挤出的方式生产的包层电缆,由于热应力或弯曲产生的侧应力等影响,很容易导致外层开裂。并且,尤其是同轴电缆,由在同一轴线上的内外两个导线组成回路,这对包覆的外层材料的精度要求更高,故传统电力电缆常用的挤出生产工艺不再适用。而在现在相关工业中,通常都是在电缆缆芯外卷绕包覆一层或多层的外层材料制作的绕包带来完成包覆外层材料,即采用绕包的方式,当所述电缆缆芯匀速前进时,在裸露的电缆缆芯外包覆一层或多层的由所述外层材料制作的绕包带。绕包好的包层电缆在收卷成圈的时候,通常是由排线成圈机的转动拉动所述包层电缆前行,但是,因为通常所述排线成圈机的转速恒定,但是,随着包层电缆的卷绕进程,卷绕后所生成的包层电缆圈的半径增加,导致所述包层电缆的前进速度也相应增加,而由于绕包机中绕包带的绕包速度不变,就会使得所述电缆上的绕包层的厚度降低。并且,绕包后的包层电缆中总是会存在着一定的内应力,也需要在后续的流程中,在收卷成圈之前,加以释放。因此,现有的电缆绕包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电缆绕包生产线,以自动完成在裸露的电缆缆芯外绕包外层材料、收卷成圈的操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包括用于在电缆表面包绕绕包带的绕包机、和绕包机下游的用于调节电缆的内部张力的张力轮组、张力轮组下游用于将绕包后的电缆收卷至绕线轮上的排线成圈机;其中:所述绕包机包括中空厢体和绕包机构,所述中空厢体侧壁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其中第二穿孔正对第一穿孔;所述绕包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厢体的内部,包括一根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穿孔的周围;所述导向管的中心设置一个沿轴向的中心空洞;所述中心空洞与所述第一穿孔连通,与所述第二穿孔正对;所述绕包机构还包括一个垂直于所述导向管的绕包轮,所述绕包轮的圆心处设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与所述导向管的自由端通过一个旋转轴承、可相对旋转地连接;至少一根连接杆将所述中心筒与所述绕包轮的环体连接;用于放置绕包带的绕包带盘沿轴向套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外侧;所述排线成圈机包括水平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一个可水平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一个水平的旋转轴;所述支架还包括一个水平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丝杠可绕轴向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一个支柱,所述支柱包括一个旋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旋孔,所述丝杠的外螺纹与所述旋孔的内螺纹啮合;所述张力轮组设置于所述绕包机和所述排线成圈机之间;所述张力轮组包括通过一根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一根竖杆和一根横杆;所述竖杆上可旋转地设置一个第一滑轮;以所述转轴为界将所述横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外端设置配重;一个第二滑轮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部分。优选地,在所述排线成圈机与所述张力轮组之间,和/或在所述张力轮组与所述绕包机之间,还设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方向设置的导向轮。优选地,所述排线成圈机还包括一个排线导向轮,所述支柱的上端设有两个竖直支撑部,所述排线导向轮通过一根中心转轴、设置于所述两个竖直支撑部之间,所述中心转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至少为两根,绕所述中心筒放射状排布。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两根,相互合成一条直径。更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供绕包带通过的滑轮优选地,所述旋转轴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用于夹持一个绕线轮。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基座的两个侧支架和一个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与所述旋转轴平行,所述侧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后支架的相对的两条侧边;所述丝杠平行于所述后支架;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固定于两个所述侧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根上下方向的垂直柱,至少一块丝杠固定块通过滑竿或滑槽、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垂直柱上;所述丝杠可旋转地水平穿过所述丝杠固定块;所述排线成圈机还包括一个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驱动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汽缸,通过一个气管充放气。优选地,所述支架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脚轮或可上下分合的滑槽滑轨机构,所述脚轮的旋转方向或所述滑槽滑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丝杠的轴向一致。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通过沿着电缆设置的绕包机和排线成圈机,首先通过所述绕包机在裸露的电缆缆芯外包覆至少一层、由外层材料制成的绕包带,经过所述张力轮组对电缆中张力的释放后,再经过所述排线成圈机收卷至绕线轮上。所述电缆绕包生产线,可以全程自动化进行,极大地减轻了人工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绕包机中绕线机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绕包机中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张力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导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排线成圈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绕包机、110.中空厢体、120.第一穿孔、130.第二穿孔、121.导向管、150.绕包轮、160.中心筒、165.绕包带盘、170.旋转轴承、180.连接杆、190.滑轮、200.排线成圈机、210.基座、221.侧支架、222.后支架、223.垂直柱、230.滑轨、240.横板、250.旋转轴、251.绕线轮、260.丝杠、261.丝杠固定块、262.旋转装置、270.支柱、271.旋孔、290.汽缸、291.滑竿、292.气管、300.电缆、310.导向轮、400.张力轮组、420.横杆、410.竖杆、411.第一滑轮、421.第二滑轮、422.配重、430.转轴、500.排线导向轮、510.竖直支撑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包括沿电缆300设置的绕包机100和排线成圈机200,其中,所述绕包机100用于在电缆300的表面绕包至少一层由外层材料制成的绕包带,所述外层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绝缘层、包覆层、保护层等。而所述排线成圈机200用于将绕包后的电缆300收卷至绕线轮251上。其中,所述绕包机10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基本结构和具体工作流程简述如下:所述绕包机100包括中空厢体110,和设置在所述中空厢体110内部的绕包机构,其中,所述中空厢体110的侧壁设有第一穿孔120和第二穿孔130,其中第二穿孔130正对第一穿孔120。待绕包的电缆300则由所述第一穿孔120进入所述中空厢体110内部,接受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电缆表面包绕绕包带的绕包机、和绕包机下游的用于调节电缆的内部张力的张力轮组、张力轮组下游用于将绕包后的电缆收卷至绕线轮上的排线成圈机绕包带;其中:所述绕包机包括中空厢体和绕包机构,所述中空厢体侧壁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其中第二穿孔正对第一穿孔;所述绕包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厢体的内部,包括一根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穿孔的周围;所述导向管的中心设置一个沿轴向的中心空洞;所述中心空洞与所述第一穿孔连通,与所述第二穿孔正对;所述绕包机构还包括一个垂直于所述导向管的转环,所述转环的圆心处设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与所述导向管的自由端通过一个旋转轴承、可相对旋转地连接;至少一根连接杆将所述中心筒与所述转环的环体连接;用于放置所述绕包带的绕包带盘、沿轴向套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外侧;所述排线成圈机包括水平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一个可水平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一个水平的旋转轴;所述支架还包括一个水平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丝杠可绕轴向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一个支柱,所述支柱包括一个旋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旋孔,所述丝杠的外螺纹与所述旋孔的内螺纹啮合;所述张力轮组包括通过一根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一根竖杆和一根横杆;所述竖杆上可旋转地设置一个第一滑轮;所述转轴将所述横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外端设置配重;一个第二滑轮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绕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在电缆表面包绕绕包带的绕包机、和绕包机下游的用于调节电缆的内部张力的张力轮组、张力轮组下游用于将绕包后的电缆收卷至绕线轮上的排线成圈机绕包带;其中:所述绕包机包括中空厢体和绕包机构,所述中空厢体侧壁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其中第二穿孔正对第一穿孔;所述绕包机构设置于所述中空厢体的内部,包括一根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穿孔的周围;所述导向管的中心设置一个沿轴向的中心空洞;所述中心空洞与所述第一穿孔连通,与所述第二穿孔正对;所述绕包机构还包括一个垂直于所述导向管的转环,所述转环的圆心处设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与所述导向管的自由端通过一个旋转轴承、可相对旋转地连接;至少一根连接杆将所述中心筒与所述转环的环体连接;用于放置所述绕包带的绕包带盘、沿轴向套设于所述导向管的外侧;所述排线成圈机包括水平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一个可水平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一个水平的旋转轴;所述支架还包括一个水平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平行于所述旋转轴;所述丝杠可绕轴向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一个支柱,所述支柱包括一个旋孔,所述丝杠穿过所述旋孔,所述丝杠的外螺纹与所述旋孔的内螺纹啮合;所述张力轮组包括通过一根转轴、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一根竖杆和一根横杆;所述竖杆上可旋转地设置一个第一滑轮;所述转轴将所述横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外端设置配重;一个第二滑轮可旋转地设置于第二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绕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线成圈机与所述张力轮组之间,和/或在所述张力轮组与所述绕包机之间,还设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方向设置的导向轮。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涛王柏然邓舜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